做強綠色食品大産業激發富民振興新活力
仲夏時節,小雨剛過,正是水稻秧苗的生長旺盛期。在齊齊哈爾市鐵鋒區扎龍鎮查罕諾村千畝有機水稻種植基地,村黨總支書記王佰義挽起褲腿,下到稻田裏查看水稻生長情況。他一邊仔細觀察秧苗長勢,一邊考慮著下一步田間管理,盤算著今年的有機稻米收成,臉上不時露出喜悅的笑容。這個場景不僅定格在鐵鋒區廣袤的綠色大地上,也是鐵鋒區持續發展綠色食品生産的一個縮影。
齊齊哈爾市鐵鋒區多年來一直堅持發展綠色農業、效益農業。鐵鋒區區委區政府通過持續不斷發展綠色食品,壯大了以稻米、畜牧、蔬菜、瓜果和農副産品深加工為主導的五大綠色食品産業,綠色食品呈現出蓬勃健康發展態勢。2018年全區農村經濟總收入9.53億元,綠色食品的貢獻率佔到63%。綠色食品生産不僅改變了農民的思想觀念、生産方式,還極大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2018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49元;2019年上半年預計達到11502.6元,比上年增長18%。
鐵鋒區按照“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發展要求,緊緊圍繞城郊型農業特點的總體定位,全力推進綠色食品建設。充分發揮自然生態良好、綠色食品生産基礎雄厚、農民組織化程度高、産業調整進度快、生産要素充足、物流電商發展快捷等優勢,在綠色食品産業發展上,穩步推進基地建設,培育龍頭企業,發展合作社經濟,促進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全面抓好農産品市場行銷,使綠色食品即産得好又賣得好,綠色食品生産各個環節嚴格把關,良性循環,全區綠色食品産業邁入發展快車道。
鐵鋒區委區政府在解放思想推動高品質發展大討論中,針對鐵鋒區城郊型農業對中心城區市場供給開發不足、綠色食品産銷量不大、優質農産品市場需求矛盾突出、綠色食品銷售渠道單一、時常出現賣難等問題,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新發展理念對標對表。圍繞創建綠色食品之都,緊扣鐵鋒區農業實際,積極制定措施,補齊短板,既要留住碧水藍天,又要加快新舊思路轉換,全面做好綠色食品大文章,全力推進綠色食品大發展。區委十二屆四次全會作出決定,以優化産業結構、提升現代農業為引領,向農業産業振興和綠色食品發展聚焦發力。一場由綠色食品生産開篇,産業優化升級為主線,農業全面振興為主導的攻堅戰在鐵鋒區全面開啟。
旺鶴牧場種牛
綠色食品加工企業廣集源
長溝村東官地屯大棚蔬菜育苗
查罕諾冬捕
盧屯笨雞蛋在綠博會上銷售火爆。
棚室果樹
查罕諾大米走俏市場
有機稻田不斷發展擴大
突出特色夯實綠色食品基地
鐵鋒區採取多種措施鼓勵支持推進綠色食品基地建設。一是通過土地向專業合作社入股、土地置換、村屯土地小流轉等多種方式,為發展綠色食品基地開放綠燈、創造條件。二是積極推廣合作制、股份制和保底收購、保底分紅、利潤返還等分配方式,完善産業發展與農民利益聯結機制,增加農戶參與産業融合、與現代農業對接的能力。三是鼓勵引導投資商、經營者加大綠色食品投入,發展蔬菜育苗溫室、蔬菜種植小區、規模養殖、設施農業等産業。引進投資商新建旺鶴肉牛養殖基地,採用飼育澳大利亞繁育肉種牛2500頭,成為全市“兩牛一豬”重點産業龍頭企業。四是制定村屯“一村一品”産業發展規劃,從各村資源稟賦、區位特點、生態條件等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發展綠色食品經濟,有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哈拉烏蘇村新特菜的秋葵、荷蘭豆,邊屯的扣棚韭菜、查罕諾村的有機野生魚、東官地的香瓜成為遠近聞名的特色品牌。五是充分利用農戶庭院、房前屋後空地,種植特色經濟作物,打造“微田園、微菜園、微果園”,培育壯大無公害、自家産的“小院經濟”。長溝村舉辦了兩屆“採摘節”,查罕諾村組織帶動三家子、哈拉馬等周邊村屯農民160多戶,發展自家産果類菜、莖葉菜,吸引城市居民遠道坐車前來購買。六是以生態旅遊促進綠色食品全方位發展。依託扎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扎龍村滿族風情、近郊親水遊、農家樂等旅遊資源,力推擴展綠色食品覆蓋面。扎龍村借助遊人參觀環保烈士徐秀娟故居、手工人藝坊,重點推銷本村特色粘豆包、扎龍湖野生魚;邊屯村首次亮相荷花展,帶動全村食用菌、滷水豆腐、山野菜等綠色食品銷售19萬元;查罕諾村精心管理天然水面月牙湖,目前已投放6000千尾魚苗,野生魚品種達17種。2018年舉辦第四屆冬捕節,收穫捕魚産量3萬斤,全部銷售一空;查罕諾村通過改善人居環境,旅遊立村,直接推動綠色食品基地壯大發展,2018年全年接待旅遊人數21萬人,實現旅遊收入660萬元。
認真落實全市“兩牛一豬”高品質發展實施方案,有序推進畜牧業規範化養殖,全區已發展規模養殖場10家,其中:肉牛養殖場1家,存欄2250頭;生豬養殖場7家,年存欄1.3萬頭,出欄2.3萬頭;蛋雞養殖場1家,存欄7000隻;肉雞養殖場1家,存欄7000隻,年出欄50000隻。抓住市場向好、政策利好的機遇,扶持生豬養殖擴欄提效,穩定基礎存欄,幫助企業抵禦市場風險。不斷加強科技服務,全面推廣生豬優良品種改良、母豬生産配套技術,推行標準化飼養技術,糞污按環保要求100%還田利用,確保畜牧業健康良性發展。2018年全區農業總産值3.16億元,畜牧業産值達1.79億元,真正成為農業經濟的“半壁江山”。
示範引領培育龍頭骨幹企業
龍頭企業是推進發展綠色食品的重要引擎和孵化器,示範帶動作用十分突出。鐵鋒區因勢利導,大力培育壯大綠色食品生産龍頭骨幹企業,帶動全區綠色食品産業提檔升級,全面推進。市級以上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已發展到5戶,規模以上家庭農場3戶,企業帶動基地面積達4.3萬畝。查罕諾米業、碩果家庭農場加入到全市水稻産業化聯盟,旺鶴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哈爾濱義利畜牧公司以及宏偉肉雞、永勝蛋雞、新興、向陽等大型養殖場示範帶動效應顯著,帶動全區散養戶380余戶,畜禽飼養量達10.1萬頭/只以上。碩果家庭農場成為擁有土地3000畝以上的規模化新型經營主體,年産優質大米1100噸,採取線上抖音直播、專頁推廣,線下輪番參展、門店專賣銷售近1000噸,已遠銷到海南等全國22個地區。通過龍頭企業規模化經營,産業拉動,農戶參與産業化增收220萬元,轉移富餘勞動力和安排就業870人。
創建品牌發展更多名優品種
認真抓好優質品種推廣應用。鐵鋒區農業農村局針對鐵鋒區生産實際和積溫情況,適時調整種植養殖結構,科學合理確定主栽品種和主推技術,引導農民選用優良品種、適區種植,杜絕盲目引進、越區種植,為農民優選增收把關示範。按照名牌+綠標的發展思路,積極探索鐵鋒·扎龍地方品牌系列産品+綠色食品開發模式。在推出具有鐵鋒特色的品牌認證過程中,堅持嚴格把關,精挑細選,不達標準絕不申報,確保品牌叫響過硬。全區有3家食品加工企業獲得綠色食品標識産品,“金吉豆瓣醬”被評為第五屆中俄貿易博覽會“龍江特色産品”,官地香專業合作社主打産品——東官地香瓜獲齊齊哈爾市第十八屆綠博會市民體驗優質品牌,“扎龍碩果”牌系列大米被齊齊哈爾市商務局、市電子商務領導小組評定為第二屆“鶴城好網貨”。查罕諾有機水稻被授予國家有機食品標誌,查罕諾養魚場野生魚也獲批有機魚標識。
嚴格把關堅持綠色有機標準
確保嚴控超量使用化肥農藥,是保障綠色食品健康發展的治本關鍵。為此,鐵鋒區採取最嚴格的措施,全面推廣“三減”(嚴格控制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每年按5%遞減)行動方案。一是每年根據地類肥力養分,推進精準施肥。目前已推廣測土配方精準平衡施肥6萬畝。二是調整化肥使用結構,改進施肥方式,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三是推行綠色防控,科學用藥,推廣新型藥械,有效減少農藥、除草劑使用量。健全配套服務體系和病蟲害監測網絡。與此同時,鐵鋒區貫徹落實山水林田湖是生命共同體理念,構築生態體系,堅持保護與利用相結合,改善土地設施條件,從根本上提升土地品質,為生産優質農産品夯實基礎。農業農村局組織黨員工作隊和科技人員到田間地頭,宣講土地保護重大意義,現場示範操作規程,指導科學選育品種,開展輪作施肥,鼓勵使用農家肥、有機複合肥、有機無機復混肥等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全區綠色食品生産技術規程到位率達到87%以上。通過限肥控藥,從源頭上把住了綠色食品生産標準,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持續提升。
開展培訓普及先進科學技術
發展綠色食品産業,農民是主體,科技是關鍵。鐵鋒區由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牽頭,組織市區農業專家、老科技協會工作者、區鄉鎮專職技術人員,從提高廣大農民對綠色食品認知入手,開展科技之冬、知識講座和專門培訓,培訓內容達5大類、近10多項具體課程。2018年全區接受各類培訓農民達2559人次。進一步擴大水稻智慧化浸種催芽、旱育稀植,大力推行膜下滴灌和高臺覆膜等新技術。採用推廣“龍陽11”“綏粳18”等水稻優良品種,全區綠色水稻種植面積上升至76%,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8%。區政府出臺了8項綠色食品生産保證措施,制定了《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産技術規範》《綠色食品標準化生産加工操作規範》,為綠色食品基地建設提供了可遵循、可操作、可監控的制度性規範,有力保障了全區綠色食品産業長效健康發展。
強化銷售電商物流全面推進
為促進綠色農産品既種得好又賣得好,鐵鋒區充分發揮東都匯、扎龍旅遊集散中心兩個漸成規模的電子商務平臺優勢,加盟到黑龍江大米網、市級“東北黑土”平臺,積極與京東網、綠谷網、慧聰網及全國農産品銷售聯盟等第三方網絡平臺協網並進,織密綠色食品市場行銷網絡,帶動全區鄉鎮12個村57個電商網點,線上線下重點宣傳推介鐵鋒區綠色食品和優質農産品,多角度提升本地品牌影響力。不斷拓展鐵鋒物流園輻射功能,聯合順豐、圓通等快遞企業,開展全産業鏈服務,實現鐵鋒區綠色食品一天內周邊跨省送達。積極拓展訂單銷售,與大型商超緊密對接,實現龍頭企業、綠色食品基地與超市點對店派送。2018年以來,全區已累計通過電商平臺銷售有機綠色食品和優質農産品1330萬公斤,物流轉運各類綠色食品1140萬公斤,實現銷售收入1.4億元。(劉一博 記者 姚建平)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