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孫吳縣:特色産業強內生動力關注民生提百姓福祉

2020-02-11 13:17:50|來源:東北網|編輯:劉才星|責編:孫東臨

  黑河市孫吳縣紮實開展興邊富民行動,推動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經濟社會發展穩中向好。2019年,預計地區生産總值、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增長7.1%、8%、10.2%和8%;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長8%。

  以做大做強“一主三輔”特色産業為引領,圍繞提質增效,轉方式、抓融合、提品質,不斷增強高品質發展內生動力。2019年,孫吳全縣種植漢麻13.2萬畝,連續四年全國面積最大。試點開設漢麻種植保險,受災賠付全部到位;成立全國首家漢麻交易中心和省級漢麻産業研發中心,新建漢麻博物生活館,“中國漢麻之鄉”影響力和知名度明顯提升;天之草漢麻纖維加工項目竣工投産、板材綜合加工項目開工建設,浙江金鷹、湖北精華、上海一曜等加工項目簽約,漢麻産業化發展實現新突破。

  培育沙棘繁育基地1500畝、園式化管護面積4萬畝。長樂山大果沙棘公司在全市率先成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增沙棘茶等5種産品,沙棘産品總産值實現3400多萬元。

  建設食品大豆標準化種植示範基地50萬畝,帶動全縣種植大豆120萬畝。引進景潤生物等加工企業,産業鏈條進一步延伸;完成大豆交割庫建設,以孫吳大豆品質為標準的食品大豆2020年5月將在期貨市場掛牌交易。安格斯牛養殖合作社發展到23個,存欄安格斯牛7750頭。

  農業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全域實現,全縣175.6萬畝耕地全部實現綠色種植。嚴格執行投入品使用標準和生産操作規程,應用“三減”技術面積達到100%,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到90%。落實綠色科技示範園區17個,綠色認證品種34個,綠色認證面積達到110萬畝。紮實推進全國綠色有機示範縣創建工作,16家企業、1.7萬畝土地順利通過第三方認證驗收。

  農産品小微加工主體發展到380多家,規模加工企業發展到19家,取得綠色或有機認證8家,形成了小規模、大群體的發展局面。建立了《孫吳功能性物産名錄》,19個産品納入“極境寒養”公用品牌,在珠海市鬥門區7個門店銷售孫吳農産品。每個村都培養了至少1名“電商能人”,北緯49、黑河山水、格潤生物等企業與小康龍江、生態孫吳、大米網等電商平臺合作,全縣農産品網上銷售額達到1800多萬元。

  工業經濟發展動能不斷增強,規上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28%。新建續建項目48個、完成投資7.2億元,其中,列入省市百大項目10個、完成投資3.48億元。實施招商引資“虎躍計劃”,落地項目10個,到位資金3.5億元。推進園區建設,投資5600萬元完成污水處理廠主體框架,工業示範基地晉陞為黑龍江孫吳經濟開發區,健康産業園區獲批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

  以抓實基本民生、保障底線民生、關注熱點民生為根本工作出發點,千方百計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優先發展教育,完成了第二中學教學綜合樓主體工程建設和部分中小學基礎設施維修改造,完成了二中與民中、三小與四小集團化辦學改革,辦學條件不斷優化,辦學模式更加科學。持續推進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實現藥品零差率銷售,人民醫院通過二級甲等綜合醫院復審,中醫院成功創建二級甲等中醫醫院,婦兒中心建設順利完成,醫療衛生服務條件不斷改善。

  大力發展文化體育事業,縣圖書館榮獲全省十佳閱讀推廣基地稱號,《何世環滿族説部》進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評審階段;縣科技館投入使用,新建公共休閒體育場田徑跑道和足球場,第二中學足球隊獲全國青少年五人足球城市聯賽和全省青少年雪地足球聯賽總冠軍。

  擴大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社會救助覆蓋面,企業、機關事業養老保險發放率均達到100%,醫療保險參保率達到98%,發放社會救助資金近3000萬元。更加重視就業工作,城鎮新增就業1590人。

  孫吳縣還加快推進城鄉建設,改善人居環境。投資3500多萬元,實施了通城路道路拓寬、南環路綠化美化、秀河清淤維護治理、建華橋公園建設、路燈改造新裝等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品位有效提升。投資6300多萬元,推進集中供熱管網改造、民用燃氣、凈水廠提升泵站工程等民生項目建設,城市功能日趨完善。籌資3900多萬元,改造農村路網9.2公里,硬化通村公路3.3公里,新建改造農村危橋15座,實施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0條、處理隱患59.4公里,實現農村公路養護工作全省先進“七連冠”。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清理垃圾3000多噸,拆除廢棄建(構)築物170多處,新增綠化面積110多公頃。所有村都建立了保潔制度,設專職保潔員,長效機制不斷健全。(記者 宮玉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