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大數據+網格化大戰“疫”

2020-02-19 13:28:11|來源:綏化新聞網|編輯:劉才星|責編:孫東臨

  2月18日上午,明水縣明源街道辦事處興工社區富貴園小區居民們進出小區可直接掃二維碼便實現登記,信息同時輸入到全縣數據庫。居民和社區工作人員都非常開心:“真是太方便了。”這是明水公安局治安大隊15日成功研發並推廣使用的大數據+網格化排查軟體的一個應用。

  而此刻在北林區福馨園小區、地稅花園、富貴園的居民出入不再用手寫筆錄,直接掃碼即可。下沉這三個小區的是市審計局,正在引導進出居民掃碼的電子數據審計科長王大鵬告訴記者:“我們經過研究發現微信裏有一款小程式適合掃碼登記,在下沉的小區實行,避免人員交叉感染,非常受歡迎。”

  面對疫情,我市積極運用大數據技術,讓數據為我所有,依託網格化,將大數據應用於疫情防控,出入掃碼、居家填寫電子信息等“秒處理”,小區居民的疫情防控信息大數據可第一時間提取、上傳和綜合分析,極大提升了社區治理能力和效率,通過啟動“大數據+網格化”排查模式,借助僅用兩天時間就研發成功的“綏化新冠肺炎疫情關注人群排查管控平臺”,用最短時間核查24552名疫情關注人員,實現了排查工作的快速、高效、精準,為我市全面打響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大排查

  ——匯集精準數據抗“疫”源頭活水

  精準的數據來自基層社區工作人員們不停的腳步,一個個電話、一次敲門、一遍遍詢問。我市各鄉鎮、村,各街道辦事處、社區組織人員對轄區內所有住戶進行地毯式排查,及時發現武漢市流入人員、湖北省其他地區流入人員、其他省(市)流入人員和發熱人員、居家醫學觀察人員,逐人填寫《疫情防控網格化入戶排查登記表》,實行臺帳式管理。

  北林區在2月3日的排查中發現,區某衛生院職工孫某某的女兒外地上學返綏時乘車經停武漢,到家後有發熱現象,一家三口馬上實施居家隔離,並且將這一信息及時記錄。

綏化:大數據+網格化大戰“疫”

明水縣通泉鄉卡口進行掃碼進城。

  明水採用社區+各單位包保責任制度,對人員的排查,明水採用省廳大數據推送+社區網格化摸排,對全縣居民進行地毯式排查。全縣15個基層派出所一線人員,不分晝夜,挨家挨戶的進行核查,對於涉及武漢、湖北人員採用人盯人的方式,嚴格落實包保責任人,嚴防死守。自1月27日以來,以15天(潛伏期)為一週期,對縣涉武人員進行新的一輪核查,確保不留遺漏,同時對於信息變動的人員及時更改校正數據,確保數據的實時性。

  從2月15日開始,市本級和10個縣(市)區用最短的時間抽調10979名機關幹部重新調配、混和編隊,劃分責任區,下沉到社區和行政村逐戶逐人進行地毯式排查登記,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無死角、全覆蓋。

  自疫情發生至今,全市已排查總人數3802039人,入戶排查率100%。

  高科技

  ——硬核力量織密防控網

  在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揮部的調度會上,市政府黨組成員、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孫沿國每每都會用一個圖譜介紹重點人群排查。這是市公安局研發的“綏化新冠肺炎疫情關注人群排查管控平臺”的數據信息分析生成的。

  綏化人口基數大,外出務工和春節返鄉人員也多,排查管控困難大、時間緊、任務重。綏化市公安局第一時間組成研發專班,快速開展業務需求調研、軟體開發測試等工作。“只用了兩天時間,我們的‘綏化新冠肺炎疫情關注人群排查管控平臺’就成功上線投入使用。”據市公安局科技信息化支隊二級警長王斌介紹,“綏化新冠肺炎疫情關注人群排查管控平臺”開發了疫情統計、疫情上報、數據搜索3個基礎功能模組,具備了對疫情關注人員數據批量上傳、核查錄入、數據更新、分類統計、查詢檢索等功能。該數據平臺可記錄並提供出每名關注人員的基本信息、管控情況、數據類別、疫區經歷、出行計劃等65項信息。

綏化:大數據+網格化大戰“疫”

明水縣明源街道辦事處興工社區富貴園小區居民們進出小區直接掃二維碼便登記。

  隨著管控力度的逐漸升級,明水需要對全縣各小區出行的人員進行登記,而採用手記筆錄的方式不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成本,還可能産生交叉感染。縣公安局輔警朱長生自主研發“數字出行”系統,只需要居民通過掃描二維碼的方式實現進出登記,數據直接在系統後臺顯示。沒有智慧機的老年人,只需要輸入自己的手機號接受驗證碼,也可進行數據登記,此系統的研發大大的減少了人力成本,減輕了一線工作人員的負擔。

  據安達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局長劉營介紹,該市政務大數據中心與哈工大軟體公司、哈工大機器人集團和大慶合木科技有限公司對接合作,緊急召集人員,制定研發方案,最終經過10個小時奮戰,共同研發出了疫情防控入戶摸排線上系統,替代了打表格、用筆填的傳統模式,市民們只需用手機掃碼,就可以在手機端填寫姓名、所在社區、是否發熱等多項和疫情防護有關的基本信息和個人相關的信息內容,通過大數據全面及時了解全市居民的相關情況。

  安達市政務大數據中心主任肖會波介紹,安達的疫情防控入戶摸排系統不僅涵蓋住戶姓名、性別、身份證號等基本信息外,還包括了是否發熱、是否居家醫學觀察及是否其他省(市區)流入等14項重要信息,非常方便用於入戶摸排家庭信息記錄,市民所有的填寫信息均會在公安機關備案,並且確保信息不會洩露。目前,這套系統已正式實施運行,在方便社區幹部開展排查工作的同時,將進一步助力安達打好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

  大數據

  ——分析研判“數”戰“數”決

  豐富準確的數據,為打好疫情防控“數據戰”提供了充足“彈藥”。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掌握數據、用好數據,就可為指揮調度、隨訪處置等工作提供支撐。

  明水的“數字出行”系統于2月15日已陸續的向各個小區推廣投入使用,系統將縣內居民出行情況形成具體的數據,直觀反映出了內部居民流動情況,為上級決策提供了新的輔助方式。設立於明水縣公安局治安大隊的疫情防控組不分晝夜,集中匯總各派出所上報的有效數據,將數據進行歸納疏導、排查分類,面對著龐大的信息量,數據的準確性、有效性成為了重中之重,為方便數據查看,防控組工作人員要在龐大的信息中篩選掉重復項,以及內容無意義項,保證了數據的工整,並採用兩套數據篩查模式,綜合對比分析數據流,防控組工作人員往往加班到深夜才能夠將數據進行有效匯總,從而為縣領導進行防控決策提供有效支撐。

  王斌介紹,“綏化新冠肺炎疫情關注人群排查管控平臺”以公安大數據平臺豐富的數據資源為基礎,整合了醫療、交通等高價值數據資源。不但能確保管控數據的實時推送、實時更新,還能不斷拓展查控平臺數據的研判範疇。疫情研判工作專班每日對海量數據開展碰撞比對、分析研判,形成了‘兩圖一研判’的工作機制。即每天繪製全市疫情人員數據核查趨勢圖和全市交通管制卡點檢查情況趨勢圖,每週進行一次全市疫情數據分析研判。這些數據除了為交警、巡特警等公安內部單位開展路面巡控工作提供支持,還能為疾控、社區、街道等外部單位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指導,為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決策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數據平臺。

  該平臺使用終端直接開通到全市基層派出所,數據接收、核查、反饋都可直接在派出所完成。不但有效解決了數據重復上報、信息多頭統計、數據無法共享等問題,更讓基層民警告別了“紙上寫、腦袋記、耍單篇”的工作弊端,極大減輕了工作負擔,真正實現了“科技助力、減輕警負、快速高效、實時精準、數據共享”的目標。平臺開通以來,儘管平臺數據每天都在增加,但每天的數據核查率平均保持在97%以上。

綏化:大數據+網格化大戰“疫”

市審計局下沉的福馨園小區,居民掃碼出入。

  在綏化實施城區交通管制期間,全市大小交通管制卡點多達66個,進出綏化人員可通過提前掃描二維碼,將個人基本信息、進入或離開的交通信息、疫區經歷等信息進行填報。符合條件的出入人員只需在交通管制卡點出示手機填報成功介面和本人身份證,經工作人員核查後即可按規定放行。這一功能的開通,大大縮短了進出綏化人員、車輛等候時間,提高了核查效率,也極大減輕了一線工作人員的負擔。目前,通過該功能模組已採集人員信息31565條,車輛信息21759條,排查出與疫區有關人員142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