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海事局助力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盾構工程建設回顧

2020-02-29 12:34:03|來源:澎湃新聞網|編輯:劉才星|責編:李佳藝

黑河海事局助力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盾構工程建設回顧

  據報道,北京時間12月2日下午17時,中俄合作的世紀工程——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北段)正式投産通氣。國家主席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視頻連線共同見證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投産通氣儀式。

黑河海事局助力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盾構工程建設回顧

  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項目起于黑河市的中俄邊境,途經9個省(市)到達上海市,全線總長5111公里。該項目順利實施對調整優化我國能源結構、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國家“一帶一路”重點工程,也是中俄能源合作的重大項目。其中,管道從北到南貫穿中俄界河黑龍江幹線,江底隧道全長1139米,是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的控制性工程,黑河境內267公里。整個施工過程中,黑河海事局積極貫徹交通運輸部、黑龍江海事局、黑河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全力以赴做好盾構工程施工區域內水上交通安全保障工作。

黑河海事局助力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盾構工程建設回顧

  (一)主動作為 全面部署積極應對

  2017年3月中旬,中俄東線天然氣跨越黑龍江盾構工程由於時間急,工期緊,施工單位需中俄雙方儘快確認臨時口岸選址,並相繼對整個工程剪綵開工,為了不延誤開工工期,黑河海事局在得到黑龍江海事局批准之後,秉承特事特辦原則,為開工開闢了綠色通道,保證工程按期開工。

黑河海事局助力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盾構工程建設回顧

黑河海事局助力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盾構工程建設回顧

  2017年5月,按照黑龍江海事局要求,充分發揮海事職能作用,保障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盾構工程施工區域水上交通安全和施工水域清潔,黑河海事局黨組研究決定:在現有人員編制的前提下,盤活人員存量,抽調業務骨幹成立盾構監管工作專班。在工程啟動後,全力做好交通管制和交通組織工作,必要時及時發佈航行通告、警告,加強施工現場的通航環境和通航秩序管理,提醒過往船舶注意避讓,部署海事巡邏船進行現場監護,保障施工安全和水上交通安全。統籌協調好管道建設和港口生産的關係,通過優化施工方案、落實通航安全保障措施、合理安排船舶進出港計劃,最大限度地減少施工對港口生産的影響。由於施工水域地理環境特殊,密切關注施工區域的船舶防污染情況,防止發生水上污染事故,督促施工方和船東方制定有效的防污染應急預案,做好防污染事故處理應急準備工作,保證施工水域環境清潔。

  (二)因船制宜 多措並舉保安全

  針對工程所處地理環境、氣候條件、水位變化、船舶種類等情況,黑河海事局制定了詳細的現場監管方案。2017年5月11日,盾構監管工作專班正式入駐盾構臨時口岸開始現場監管工作。

黑河海事局助力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盾構工程建設回顧

黑河海事局助力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盾構工程建設回顧

  為滿足盾構工程施工期間中俄雙方工程施工人員的日常交通,工程所在地建立了盾構臨時口岸。因工程運輸需要,先後更換過好幾種船舶類型,有小型客船、車客渡船、氣墊船等,黑河海事局根據不同船舶類型,因船制宜,採取不同監管措施。

  對於小型客船,現場監管人員嚴格核查載客人數,防止超載,並要求船方指定專門的引導員,提醒和幫助上船施工人員及時穿好救生衣,維持船上秩序,做好船舶離靠岸係固工作。

  對於車客渡船,監管人員嚴格核查車輛重量,禁止超重,重點檢查車輛防滑係固設施是否正常,車客是否分離,並要求船員密切關注水位變化,特別是在枯水期,及時了解航道水位,防止船舶發生擱淺事故。

  對於氣墊船,監管人員嚴格核查載客人數,杜絕超載,提醒施工人員上船係好安全帶,特別是在溜冰期,重點加強對船舶水密性、主機、推進器和舵系統的安全檢查,防止船舶出現被冰淩刮漏和在寒冷惡劣天氣下發生熄火和推進器挂冰、舵系統失效的故障。

  在施工區域,海事巡邏船進行現場監護,要求施工船舶保持通訊暢通,注意上下游過往船舶位置,及時交換信號,注意避讓,防止發生船舶碰撞和刮蹭事故。

黑河海事局助力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盾構工程建設回顧

黑河海事局助力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盾構工程建設回顧

  通過不斷摸索和總結現場監管經驗,針對不同時期,不同種類船舶,抓好重點安全防控,直到工程結束,未發生一起水上交通安全事故。

  (三)成立專班 堅守現場抓監管

  同時,黑河海事局在現有人員編制的前提下,盤活人員存量,抽調業務骨幹成立了盾構監管工作專班。

  盾構監管工作專班積極與船員進行溝通,定期組織船員召開座談會,了解運輸現場存在的問題,及時商討解決,組織船員進行安全知識學習,提高船員安全意識和規範駕駛能力,引導船員嚴格落實船舶自查制度和船舶進出港報告制度。在“世界海員日”、“6.5世界環境日”等期間,海事工作人員開展了“讓五星紅旗在界江飄揚”等宣傳活動,增強船員安全環保意識和國家榮譽感。

  盾構工作專班嚴格做好日常的船舶進出港查驗工作,對船舶文書、消防、救生、防污染等設備進行日常監督檢查,保證船舶安全適航,與施工方溝通,在臨時口岸現場設立了垃圾告示牌,配備船舶垃圾接受裝置,嚴格禁止船舶垃圾倒入江中,定期組織開展船舶防污染專項檢查,確保施工水域環境清潔,直到工程結束,施工區域未發生一起水上船舶污染事故。

黑河海事局助力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盾構工程建設回顧

黑河海事局助力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盾構工程建設回顧

  工作專班還與船員建立了微信交流平臺,將每天的水位信息和航道信息發佈給船員,讓船員了解每天的水文動態及通航環境變化,特別是在汛期和惡劣天氣情況下,將航行通告、警告和注意事項通報給船員,讓船員及時了解情況,做好應對措施。

  (四)積極協調 做好聯合登臨檢查

  為貫徹落實《交通運輸部、公安部、海關總署、質檢總局關於建立國際航行船舶聯合登臨檢查工作機制的通知》及《黑龍江水域國際航行船舶聯合登臨檢查工作機制》的要求,全面落實“三互”大通關建設,進一步提升現場通關效率,黑河海事局積極協調盾構口岸查驗單位每季度組織召開聯合登臨檢查機制實施碰頭會,盾構監管工作專班與口岸其他聯檢部門保持信息共享,落實旅客實名制,動態掌握每日進出境人員的基本信息,確保聯合登臨檢查按期有效進行。

黑河海事局助力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盾構工程建設回顧

黑河海事局助力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盾構工程建設回顧

  (五)主動溝通 提供優質服務

  工程開工以來,黑河海事局以監管促服務,以服務促發展,堅持高效、優質、嚴謹、便民的工作理念,將安全監管與便捷服務相結合,積極服務工程建設。在現場,執法人員對工作進行合理安排,提供便利化通關服務,簡化船舶進出港手續,優化監管模式,做到船舶隨到隨檢。工作人員積極組織施工管理人員召開運輸座談會,了解工程建設運輸中的問題,加強運輸安全知識宣貫,提高工程建設方的安全運輸意識,積極幫助解決運輸過程中的難點問題,多措並舉,力保施工水域安全。為保證施工人員的運輸安全,黑河海事局免費為施工人員提供救生衣,受到了工程建設方的好評。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連續兩年向黑龍江海事局贈送了錦旗,對龍江海事部門在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黑龍江盾構工程上的有效監管和優質服務給予了衷心的感謝。

黑河海事局助力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盾構工程建設回顧

  在整個盾構工程監管期間,中俄東線天然氣盾構臨時口岸共出入境船舶864艘次,運輸工程施工人員3195人次,黑河海事局累計出動海巡艇200余艘次,執法車輛1000余輛次,執法人員1500余人次,現場駐守維護時間4000余小時;共發佈施工安全預警信息50余次,引導船舶60余艘次最終實現施工區域無水域污染,無人員傷亡,無事故。

  中俄東線天然氣盾構臨時口岸的水上交通安全監管任務雖然已經結束,但黑河海事局維護國家主權,保障界河水上交通安全的使命還任重而道遠,黑河海事局將黑龍江海事局的領導下認真總結盾構口岸監管工作經驗,繼續為黑河口岸和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優質服務服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海事治理現代化目標,堅持走高品質發展之路,繼續遵循“改變一點點、一點點改變”的工作路徑,腳踏實地、真抓實幹,奮力開啟爭先進位發展新征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