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電集團:走進一線 致敬奮鬥者

2020-05-02 14:42:3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劉才星|責編:胡曉萌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報道(劉才星 通訊員 崔偉):5月1日,在五一勞動節來臨之時,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走進哈電集團的一線車間、廠房,走到全國勞動模範、先進生産者身邊,感受他們的激情、傾聽他們的心聲,向新時代奮鬥者致敬。

【ok】【黑龍江】哈電集團:走進一線 致敬奮鬥者

全國勞動模範裴永斌在加工現場 供圖 哈電集團

  “不奮鬥,哪來幸福可言!”

  “不奮鬥,哪來幸福可言!”這句簡單直接卻充滿力量的話,出自全國勞動模範裴永斌之口。裴永斌一邊説著,一邊開始將白鶴灘4號機的定位套筒進行裝卡、緊固、找正、上刀。一系列動作行雲流水,麻利幹練,很快部件便開始了加工模式。

  提起老裴的奮鬥故事,同事們都紛紛豎起大拇指。當年電機公司重點産品彈性油箱的加工讓他吃了不少苦頭,幾乎每天都會變成“油人”,正因為那段艱苦歲月,練就了他的“金手指”,1995年以來,加工4000余件彈性油箱無一廢品,單件産品加工效率提升了66%。當談起那段艱苦歲月,他笑著説,奮鬥的過程就是體驗幸福的過程,也是自我價值實現的過程。

  27歲就成為高級技師的董禮濤秉持著同樣的信念,參與加工製造了國産首臺30MW燃壓機組,摘取了裝備製造業皇冠上的明珠;先後有120余項技術攻關應用到生産實踐當中,為公司創造了6000萬餘元的經濟效益。滿載收穫的他依舊在為國家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而不懈奮鬥。“奮鬥是忙碌、是擔當、是大愛,奮鬥才能收穫幸福。”董禮濤笑著説。

  別林是佳電股份大型車間核電裝配工。從一名學徒到國家級勞動模範,多年來他一路鑽研電機裝配技術,同時又主動自學了電工、軸瓦刮研、金屬焊接、電機維修等方面的基礎知識,並做了大量的學習筆記。“用心鑽研,把每一個活幹好就是幸福。”別林説。

  奮鬥原本容易讓人想到苦行,但我們發現每張哈電人笑臉背後都有一段奮鬥的故事,他們朝著長期期許的目標矢志不移地前進,初心不改,跬步而至。

  “鄭師傅這箱子幹什麼的,怎麼這麼大?”“這是年初出差去白鶴灘現場裝測量儀器用的箱子。”……四月初,國家重點項目白鶴灘首臺轉子支架現場加工完成關鍵節點,順利消除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電機公司品質檢測部長度檢測站站長鄭毅,年初便拉著他那“與眾不同”的行李箱奔赴項目現場,70余天的爬上爬下,超前的數字化檢測方法,協助現場快速完成找正加工,保證了工序最終順利通過會檢。“幹一行愛一行,奮鬥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鄭毅笑著説。

  看著他臉上那份由衷的歡喜,不由讓人想到白鶴能“豪飲”金沙水的背後是一個個不同崗位哈電人拼搏奮鬥的成果。

  剛徒手檢查完導線的李東婷,是電機公司火電定子絕緣班班長,一直從事大型發電機的核心部件——定子線圈絕緣製造工作,她經歷了我國發電製造設備從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到自主創新的蓬勃發展時期,成為了舉世矚目的“三峽”項目的參與者和建設者。“奮鬥是一種向上的力量,讓人到達到想要的程度。”她説。

【ok】【黑龍江】哈電集團:走進一線 致敬奮鬥者

操作者們在焊接白鶴灘6號機定子機座 供圖 哈電集團

  “能參與到大國重器的生産製造,再怎麼艱辛都是值得的。”

  “疫情對電廠項目建設産生了一定影響,當時就想早點過來,儘快幫助電廠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在甘肅,鍋爐公司用戶服務處的楊佩峰正為常樂電廠2號百萬機組的水壓試驗忙碌奔波著。因為心繫項目,3月15日,他便趕赴項目現場,協助電廠1號機組順利完成水壓試驗。在趕赴現場前,他還積極主動投身到小區抗疫工作,配合社區進行人員進出入登記工作,他笑著説,“奮鬥不是口號,年輕人應該有所擔當。”

  “原來打算除夕夜哥幾個好好喝兩口,結果忙著忙著工作餐就變成了年夜飯。”電機公司的員工秦亮説。工作5年來,這是他在外度過的第三個春節。1月22日,為保障長江工業帶重大電力供應項目正常發電,秦亮三人逆行奔赴湖北,克服諸多困難,最終保證項目正常發電。秦亮説,奮鬥是一種責任。

  在秦皇島重裝公司,趙建宇正帶領團隊積極推進零部件實現雲端管理,進一步將公司信息化建設推向深入。2019年,趙建宇帶領信息化團隊由建立項目標準信息庫及文件編碼庫開始,實現CAPP中的産品零件清單及工藝履歷卡的完全數據化,打通設計、工藝與生産之間的數據鏈。“智慧製造離我們越來越近,信息化建設緊迫感不斷加強,我們必須要腳踏實地不斷奮鬥。做水到渠成的智慧製造。”趙建宇説。

  四月初,鍋爐公司國産化首批神華榆林CTC-1項目兩台戴維甲醇反應器成功運抵現場,打破了國外公司長期壟斷的局面。製造過程的艱辛,對重容分廠電焊組組長程強來説歷歷在目。去年8月份,為攻克管箱封頭全位置焊接難題,他主動放棄高溫假,在加熱到200多度的筒體狹小空間裏一幹就是一天,最終保證了産品品質和進度。程強表示:“能參與到大國重器的生産製造,再怎麼艱辛都是值得的。”

  迪拜哈斯彥項目現場,哈電國際公司第六火電事業部總工程師王瑞鋒,截至目前已經在現場連續奮戰7個多月,疫情期間,他協調完成了機務專業15個分包廠家、20名廠家代表先後從國內到達哈斯彥項目現場服務,同時協助完成哈斯彥1號機鍋爐點火的重要里程碑節點,有力地推進和保障了現場各項工作。談及奮鬥,他説,奮鬥更像是一種使命,在海外這種感受更加的強烈。

  “以不變應萬變,守住初心勇擔使命”

  “目前雖然我們身處水電百萬‘無人區’,但研發完工後依舊有很多工作要做,具有戰略意義的敦化抽水蓄能以及李家峽改造項目也正在重點攻關,我們研究人員要敢於‘做夢’,持續奮鬥,要抓好基礎加快迭代頻率,要大力發展指數增長。”覃大清説。

  哈電電機副總工程師覃大清,先後主持了三峽右岸、溪洛渡、向家壩、白鶴灘等大型混流機組水輪機研發工作,攻克了混流式水輪機高部分負荷壓力脈動世界性難題,三月初,他被國際電工委員會授予“IEC1906獎”。三十幾年來,他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

  任由桃李爭欣賞,不為繁華已素心。哈電集團每一次進步的背後,都有一群默默奮鬥追夢的人。

  “不好意思,這頭臨時有技術問題需要解決,我處理完馬上過去”,採訪哈電集團唯一一名“90後”的首席技師孫柏慧是件不容易的事。

  汽輪機公司冷作分廠二區和閥門班兩地相距一站地,作為黨員先鋒崗項目和聯合支部攻關項目負責人的孫柏慧,每天至少要兩地往返三四趟,這種往返不但使6個零基礎的操作者熟練掌握了熱絲TIG氬弧焊,而且在他帶領下,高壓閥門班克服疫情影響,高效完成華能吉木薩爾、“一帶一路”印尼玻雅項目的部分關鍵件司太立合金堆焊工作。“奮鬥是時代的主題,只有不斷學習強化自己,才能做更多的事。”孫柏慧説。

  鍋爐公司設計處處長宋寶軍表示,“當今時代是知識經濟時代,誰掌握了關鍵技術,誰就能笑到最後,誰創新能力越強,誰就發展越好。奮鬥和創新對於科研人員意義尤為重要。”幾年來宋寶軍帶領團隊積極推進轉型升級,推進650℃鍋爐、700℃鍋爐的創新研究,加大燃煤耦合生物質、垃圾等新能源技術的研究力度,大力提升公司自主創新能力和産品核心競爭力。

  “新時代什麼都在變,我們要儘快適應,以不變應萬變,守住初心勇擔使命。”張雪堅定地説。身為汽輪機公司首個百萬級改造項目——平頂山改造項目的主任設計師,張雪多年來一直身先士卒,把“創新”融入到日常設計工作中,帶領團隊一路攻破了各種技術壁壘,解決過程中各種難題,積極推進項目進展,為公司搶佔火電市場,重回一流奠定基礎。

  一個個忘我奮鬥的鮮活人物,共同構築了最美中國夢的畫卷。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偉大的精神來自於偉大的人民。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讓勞動光榮、創造偉大成為鏗鏘的時代強音。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向哈電集團拼搏奮鬥在各個崗位上的勞動者們致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