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通河農商銀行做好金融後盾 描繪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振興圖
2021-04-07 15:43:5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于靈爽責編:周經韜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消息(于靈爽):隨著春耕的臨近,通河縣禾力農機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也忙活起來了。一台臺高大威猛的農機整齊排列,等待工作人員來“體檢”。不久之後,這些“大傢夥”將在田間大顯身手。

  “現在,種糧食有播種機,打藥有無人機,收割有聯合收穫機,還有糧食烘乾機……自從用上了這些農機,咱們農民就可以當甩手掌櫃了,農忙不受累、不遭罪。”聊起機械化帶來的便利,總經理艾生軍一臉喜悅。

  這番話絕不是艾生軍“自賣自誇”,而是他的心聲。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推廣,一部部農機似一頭頭“鐵牛”忙碌著犁田耕地,它們分工明、效率高,成為農戶春耕的“新幫手”。然而大中型農機高昂的價格,讓手頭缺乏資金和抵押物的農民們只能望“機”興嘆。

  針對這一現狀,通河農商銀行創新推出了“農機貸”信貸産品,與通河縣禾力農機有限公司、遠方農機公司等通河縣優質農機企業開展農機具抵押擔保貸款,為農民購買農機、走上致富路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河農商銀行做好金融後盾 描繪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振興圖_fororder_3070d212cec064bd710a92423336419

通河農商銀行工作人員走訪通河縣禾力農機有限公司 攝影 呂岩

  據通河農商銀行行長張品介紹,該行通過“農機具抵押+信用”的方式,分為大、中、小型農機具三個等次,直接採用信用貸款方式,免任何擔保,有效解決了廣大農民的擔保難問題,為農民購置農機具提供了便利。截至目前,通河農商銀行已投放備春耕貸款11.35億元,其中,“農機貸”貸款2800萬元。

  為高標準高品質推進備春耕生産,通河農商銀行加大工作力度,搶抓農時,對接農需,加快金融産品和服務創新,有效提高了備春耕貸款的便捷性和可得性。“農商行的這筆貸款太及時了!現在資金到位了,合作社春耕急需的種子、肥料、農機都有著落了。”通河縣富林鄉盛達水稻農民專業合作社會計趙長鳴説。

  為有效解決農戶貸款難、慢、貴等“卡脖子”問題,通河農商銀行的工作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全面摸清春耕備耕生産資金缺口,對接信貸需求,把信貸産品和利農惠農優惠政策送到百姓家門口,通過差異化的信貸服務,有效提高備春耕資金的精準度和有效性。

  便捷、高效、精準的金融服務不只讓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嘗到甜頭,也為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注入了新動能。

通河農商銀行做好金融後盾 描繪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振興圖_fororder_ab6e47705856be9c55c5e7cd17dee3a

“新起航掃街活動”中,通河農商銀行工作人員(左)為個體工商戶介紹貸款産品 攝影 呂岩

  通河農商銀行行長張品表示,穩企業,就是要保障企業的資金鏈條不斷、降低企業的資金使用成本。年初以來,該行按照省、市聯社“百日進萬企”的工作要求,通過組織“新起航掃街活動”,全轄幹部員工走進個體商戶、小微企業上門行銷金融産品,打通了金融服務的“最後一公里”,為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據了解,“新起航掃街活動”活動為通河農商銀行手機銀行業務、信貸業務增加的新用戶,也為存款帶來了增長點。活動結束後,存款較基期增長了1.2億元,貸款增長1.5億元。其中,該行投放農戶貸款6946萬元,投放合作社及新型經營主體貸款2784萬元;投放小微企業貸款220萬元;投放生産經營及消費貸款5156萬元。

  作為深耕縣域經濟、支農支小的農村金融“主力軍”,幫助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是通河農商銀行的職責更是使命。下一步,通河農商銀行將緊緊圍繞省、市聯社戰略部署,始終堅持與實體經濟同呼吸、共命運,全身心投入到現代化大農業發展中,建立小微企業貸款中心,創新信貸産品,以實際行動踐行金融機構社會責任,助力鄉村振興。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