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鍛造國之重器 老字號企業新技術新産品頻出
2021-05-28 13:40:25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劉才星責編: 趙銀平

  2018年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齊齊哈爾視察了兩家國有大型裝備製造企業:中車齊車和中國一重,為黑土地上的“老字號”企業增添了砥礪前行的力量。

  兩年後的中車齊車和中國一重,所到之處聽到的是機器轟鳴奏響高品質發展的樂章,看到的是科技創新激發企業內生動力,感受到的是幹事創業的激情和鬥志。

  中國一重:自主創新 牢牢掌握關鍵核心技術

  在中國一重集團高大的軋電廠房內,18米深孔鑽機床正在忙碌運轉,要把主軸鑽出一個400毫米的孔。“這台機器主要負責一重超大超重超噸位超尺寸活件內孔的加工,到我們這裡之前已經過千百道工序,容不得絲毫差錯,否則將前功盡棄。”被業界稱為“刀客”的中國一重軋電製造廠機加二班的18米深孔鑽機床機臺長、齊齊哈爾市勞動模範桂玉松説。

鍛造國之重器 老字號企業新技術新産品頻出_fororder_2

中國一重核電石化事業部加氫筒節組焊現場。攝影于佔坤 姚建平

  “總書記的到來,不僅鼓舞了我們工人的士氣,而且也提出了殷切期望,如今我想向總書記彙報,您的囑託、您的期待正在變為現實!”桂玉松激動地説:“兩年多的時間裏,我們先後完成了國內首件調相機轉子、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核電主管道等一大批核心設備的加工任務,打破了國際上的壟斷,替代了國際進口,扭轉了相關裝備製造受制於人的局面,為我國工業升級換代增加了關鍵砝碼。”

  創新的動力十足,人才的活水奔涌。“公司打開行銷、技術、技能、經營管理、黨務人才發展‘五個通道’,我們可以通過評比廠級、事業部級、公司級的大國工匠、首席技能大師、首席技能專家、大國英才等稱號,獲得薪酬補貼。”桂玉松説。2019年他獲評公司級首席技能大師後,今年又被評為公司“十三五”時期特級勞動模範,獲得的獎勵是一輛紅旗牌SUV。

  和桂玉松一樣有好多心裏話想要説給總書記聽的,還有軋電製造廠的大車床組組長王宏祺。

  當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國一重,首先來到的是軋電製造廠車間,3號工作臺重裝事業部軋電分廠重點設備400噸機床前的主技工王宏祺正在測量活件尺寸,看到總書記走了過來,他連忙從3米高的工作臺上走了下來。

  “總書記進入車間的第一站就是我所在的機床,問了我5個問題,還送給我一個希望。”這5個問題對於王宏祺而言,是溫暖一生的力量。“總書記希望我在崗位上取得更好的成績,我絲毫不敢懈怠。2020年,我獲評集團事業部級首席技能大師,工資也從8200元漲到了12000元。”

  強根鑄魂抓黨建,凝心聚力促發展,中國一重將黨建工作融入企業高品質發展的全局之中,採用“黨建+”的模式,將生産和黨建相結合,充分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

  “就在剛剛,我們廠的一位工段長在工作中大膽創新,將原本需要一個半小時才能完成的工作,縮短到只需50分鐘,節約了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我們打算總結經驗,將工藝固化,以後再遇到類似問題就可以借鑒了。”鑄鍛鋼事業部水壓機鍛造廠副廠長劉伯鳴説。

  劉伯鳴紮根鍛造崗位29年,用匠心匠藝鍛造大國重器,是全國技術能手。談及總書記視察兩年多來企業發生的變化,劉伯鳴用巨變來形容:“以我們廠為例,員工思想轉變,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我們也在加大人才培養力度,以師帶徒的模式,爭取早日培養出更多的大國工匠。”

  中車齊車:苦練內功 服務共建“一帶一路”

  在中車齊車集團有限公司核心子企業齊車公司關鍵配建基地的端頭智慧加工生産線上,6軸機器人正在通過車削、鑽削等工序進行端頭加工。“這條生産線是我們在2020年籌劃的,今年初才開始試運行。”工藝技術部高級工程師董超説,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時強調,要加強自主創新,練好內功。兩年多來我們一直在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鍛造國之重器 老字號企業新技術新産品頻出_fororder_1

中車齊車集團輪軸質檢現場。攝影 由田 姚建平

  端頭智慧加工生産線的另一側是一條上心盤智慧加工生産線,用於生産貨車上體部件。“這條生産線是2018年末安裝的,設備和所需操作人員精簡到了原來的一半,實現了降本增效。” 董超説,現有的兩條生産線都是企業自主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我們計劃用1~2年時間延長現有生産線,屆時可生産更多種産品部件。

  練好內功不僅是科技創新上的突破,還有自我能力的不斷提升。齊車公司起重機分公司數控加工金藍領和勞模創新工作室負責人李松説,企業現在比學趕超、爭先創優的氛圍濃厚,工作室在去年開了11個培訓班,培訓496人次,每年攻克的難題至少在40個。

  中車齊車集團核心産品是鐵路貨車,目前國內市場90%以上的鐵路貨車車型由齊車集團主導研發,鐵路貨車的平臺技術基本上全部由齊車集團主導。一批新産品、新技術、新材料分別通過運用考驗和技術審查,一些産品填補了國內空白,産品銷往澳大利亞、美國、巴西、肯尼亞等63個國家和地區。

  “2018年總書記勉勵我們,要進一步拓展國際市場,在服務共建‘一帶一路’中取得新的更大業績。” 齊車公司國際貿易部部長周嬌説,我們牢記囑託,一直在深耕“一帶一路”國際市場。

  2020年受疫情影響,國際市場的開拓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唯有擼起袖子加油幹!”周嬌説,“我們和國外辦事處的同事密切聯繫,反復進行視頻、語音會議,兩方配合,在不見面的情況下簽下了新客戶,今年我們將會交付兩台起重機到尼日利亞。2月份還和澳大利亞的新客戶簽訂了一筆100多輛的訂單,將在七八月份分兩批交付。目前我們每年都會在國際市場上取得新突破,每年出口數量達1000多輛。”

  牢記囑託 書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齊車要乘勢而上、乘勢而為,加強自主創新,練好內功,不斷推出新技術、新産品、永遠掌握主動,不斷做強做優做大。

  製造業特別是裝備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是我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中之重,是一個現代化大國必不可少的。

  諄諄囑託,重如千鈞;殷殷期望,言猶在耳。

  兩年多來,中車齊車和中國一重聚焦主責主業,把關鍵核心技術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奮力書寫高品質發展的時代答卷。

  這答卷中記錄下:兩年多來,中車齊車新造鐵路貨車6萬多輛,所屬企業建國以來累計新造鐵路貨車達58萬多輛,在打贏藍天保衛戰、貨運增量行動、實施交通強國戰略中展現齊車擔當。同時立足做強做優做大裝備製造業,持續優化國有資本佈局,加快風電、水務、特種集裝箱、列車空調等多元業務發展步伐。

  這答卷中記錄下:兩年多來,中國一重一批世界領先、國內首臺(套)重大裝備研製成功,特別是,2020年以來實現了重大項目關鍵節點首戰告捷,世界最大3025噸鍛焊加氫反應器、全球首臺“國和一號”CAP1400核反應爐壓力容器等一批重點項目按期完工。

  細數變革中的輝煌,艱難中的成就,帶著對改革發展的堅定信心,步入“十四五”開局之年,從極不平凡中從容走來,向重大機遇中堅定駛去。

  中國一重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明忠表示,近年來中國一重一直在加快傳統産業優化升級,著力在高強度、輕量化、智慧化上下功夫,進一步提高核心製造能力,積極推進産品結構高端化服務化,推進生産製造智慧化、綠色化。尤其是正努力以信息化培育新動能,用新動能推動新發展,聚焦行業發展薄弱環節、關鍵領域核心技術,聯合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等創新力量,協同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加快掌握關鍵核心技術,提升國際合作話語權,切實肩負起發展壯大民族裝備工業的使命,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十四五”時期是中車齊車集團奮力打造以鐵路貨運裝備業務為核心、戰略新興産業協同發展的世界一流企業的關鍵階段,也是聚焦高品質發展主題,踐行“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裝備支撐”歷史使命,實現突破發展的重要五年。中車齊車集團副總經理常文玉表示,集團將聚焦交通、能源、環保、智慧等領域,圍繞繼續練好內功、繼續搞好改革創新、繼續做好自主創新三大重點發展任務,強化戰略規劃引領等七個保障措施,以高品質黨建引領企業高品質發展。(記者 孫銘陽 姚建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