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黑龍江職教生:自帶流量 強勢就業
2021-06-08 13:28:02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于靈爽責編: 周經韜

  原標題:從“現代學徒制”到“現代學長制”、從“企業進校園”到“專業辦公司”、從中高職到高職本科式“3+2”貫通…… 看龍江職教生如何自帶流量強勢就業

黑龍江職教生:自帶流量 強勢就業_fororder_20

天象技術入駐佳木斯職業教育集團校園

黑龍江職教生:自帶流量 強勢就業_fororder_21

黑龍江冰雪體育職業學院的學生正在上滑雪專業課

黑龍江職教生:自帶流量 強勢就業_fororder_22

佳木斯職業教育集團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的學生利用VR練習噴漆

  日前,一則消息在家長群炸開了鍋:教育部發佈《關於做好2021年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市堅持“大體相當”的“普職比”,也就是説將有大致一半的中考生會分流到職高,教育部部長更是首提“重普輕職”的教育不可取,再次明確教育改革大方向,在産業升級的大背景下對職業教育大提速,倒逼家長和學生從自身角度出發,尋找一條更適合當前就業形勢和職業發展的人生之路。

  全國職業教育活動周、黑龍江省職業教育活動周近日來先後舉辦,人氣旺場面火。記者採訪了解,來自全國近百家名企攜3000余崗位走進哈爾濱輕工業學校,招攬700名中職畢業生,場面異常火爆,甚至出現了一“生”難求的局面。

  職教風生水起!記者近日走訪調查了哈爾濱、佳木斯的幾所職業教育機構,看龍江職教生如何自帶流量、強勢就業,同時也帶您了解龍江職教發展之路,看看他們是如何把自己變成炙手可熱的“香餑餑”。

  從“企業進校園”到“專業辦公司”重實訓  升級産教深度大融合

  5月28日,記者來到佳木斯職業教育集團,一進校園立刻被“企業進校園、專業辦公司”的辦學模式驚艷到了!

  在天象網絡技術(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象技術”)企業教學工作室內記者看到,UI專業、計算機應用專業的學生們正在學校老師和公司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興致勃勃地在電腦前進行軟體設計。

  19級學生王佳禮告訴記者,學校這種産教融合辦學模式讓他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實操技能,可以説是邊上學邊積累工作經驗。“如果去企業應聘,我肯定比一般院校的畢業生更具競爭力。”

  據悉,“天象技術”與佳木斯職業教育集團聯合簽訂了互聯網産業人才定制培養項目,2019年進駐校園,致力於學生在取得學歷教育的同時獲得技術培養。據公司黑龍江區域技術總監佟成介紹:“截至目前,公司已培養了200名畢業生,就業于北上廣深,以及杭州、重慶等城市的互聯網公司和電商公司,薪資在8000元到16000元左右。”

  集團黨委書記楊新告訴記者:“集團引進‘天象技術’、暢通汽車配件製造等15家企業入駐校園;並依託專業特色和人才優勢,創辦了多家實體公司,研發並生産高新技術産品。”

  在焊接技術與自動化、汽車檢測與維修等專業的實訓基地,記者看到,前方是理論教室,後方便是實操平臺或車間,學生們放下課本轉身就可走上AR、VR等情景平臺進行練習,達到一定熟練程度後再進實體車間,進行“真槍實彈”的操作。

  集團管委會副主任、技師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劉海東向記者介紹説:“集團于2007年5月組建,已形成了集産、學、研、用、培、鋻於一體的職教辦學機構,共有16所中高職學校,下設十個院係,53個專業,先後投資建設了13個公共實習實訓基地,以及34個實訓實驗室,已成為國家級綜合技能培訓基地,國家級創業培訓基地。”如今集團全日制在校生達8000余人,就業率達98%以上,畢業生供不應求,有的還在繼續深造中。雙證率(畢業證與技能等級鑒定證書)達到了96%。

  記者走進學生寢室看到,被褥整齊劃一,疊成白色“豆腐塊”,室內環境乾淨溫馨,學生們都衣著樸素、笑靨如花,充滿青春的勃勃生機。劉海東告訴記者:“我們對學生的要求是先‘做人’再‘做事’。”

  日前,現就職于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月薪8000元的2018級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畢業生張金平回到母校,分享了自己入企頂崗實習後,如何通過紮實的技術技能和熟悉的工藝流程,被提拔到生産管理崗位,併為師弟師妹們作了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崗位選擇的宣講,令在校學子們受益匪淺。

  “幾年來,集團累計為社會培養焊接技術技能人才1200余人,畢業生遍佈國內十多個省市,就業集中在大連船舶、中船集團等公司;汽車檢測與維修專業已累計培養技術技能人才3000余人,畢業生遍佈國內30多個省市,僅為浙江吉利累計輸送優秀畢業生300余人;培養學前教育專業逾萬人……”劉海東自豪地向記者介紹。

  從“現代學徒制”到“現代學長制”重技能  探索多模式人才培養

  世界在建規模最大水電站——四川白鶴灘水電站項目目前正在火熱建設中,作為其部分項目承接商——哈電集團的職工,耿成偉、張安賢負責100兆瓦水輪機組轉子中心體的加工和安裝。入職均不足10年就能參與如此重大工程,不僅展現了黑龍江裝備製造業的實力,更是對二人的母校——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的褒獎。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處長杜麗萍告訴記者,該校2002年由7所院校合併組建而成,是一所重點服務地方裝備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綜合性高等職業院校。“今年將試點實施‘高本貫通’培養,機電一體化技術、智慧焊接技術、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管理等4個專業已與哈爾濱理工大學、黑龍江科技大學、哈爾濱商業大學聯合培養學生,畢業時可拿到本科畢業證。”

  5月26日上午,在機電工程學院工業機器人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課堂上,關彤老師正在給學生們講解如何讓機器人抓取、把舵等一系列操作……機電工程學院書記謝吉龍告訴記者,他們學院畢業的學生各個都是人才市場的“寶貝”,“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學生就業率達到99%,崗位起薪值達到4016元;焊接專業學生通過國際焊接技師認證後,起薪值是平均水準的兩倍;城市軌道交通機電技術專業的畢業生3年平均初次就業率96.6%、專業對口率94.2%,月薪3500到5000元。”

  據機電工程學院院長雍麗英介紹,該院深化産教融合,已與哈電集團、哈工大機器人集團等龍頭企業合作,創新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由傳統的一對一“傳幫帶”發展為教師、師傅聯合培養學生技能;2019年,又與哈工大等高校合作,在國內首創“現代學長制”精英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實施博士—碩士—本科—高職學生的組團培養,促進學生高品質就業。

  “大冰雪”特色全國唯一 重特色  每年百項賽事助力實踐

  冰雪職業人才培養、冰雪運動標準化建設、冰雪科研項目等圖文成果展、擁有自主知識産權的陸地冰壺及倣真冰花樣滑冰展示、滑雪VR體驗……在2021年職業教育活動週全國啟動儀式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開幕式上,黑龍江冰雪體育職業學院作為“龍江職教”四大版塊之一“大冰雪”板塊亮相於展會。

  5月27日記者走進其位於松北區的校園,看到幾位學生正在進行體能練習。19級學生曹語桐告訴記者:“她已與長白山萬達簽訂了實習協議,如果表現好就可能成為萬達員工。”19級女生何雲天説:“我爸媽開始不同意我報考職業學院,但我特喜歡滑雪,堅持報考,我的職業理想就是成為一名滑雪教練。”

  記者了解到,學院在專業設置上並非局限在狹義的“冰雪”概念上,而是打造“一體兩翼”的大冰雪格局,即體育産業服務類專業為主線,推動“體醫結合”“互聯網+體育”的發展。運動訓練、體育運營與管理、汽車運用與維護、康復治療技術、護理、計算機應用技術等專業,學生就業達到供不應求的狀態。

  “畢業生流向多為長白山萬達、黑龍江亞布力、哈爾濱融創、萬科松花湖、河北崇禮等服務和管理工作。”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王海峰説。

  汽車運用與維修技術專業畢業生張愷、徐福海等8人,運動訓練專業畢業生田承志,畢業後進入北控京奧集團,參與冬奧會高山滑雪場地建設工作,並且張愷、徐福海成功進入冬奧滑雪戰隊,服務冬奧;運動訓練專業畢業生周雅萍進入紅花滑雪學校,夏季到新西蘭滑雪場工作,現在自己創業,是易滑滑雪創始人之一……這些都是該學院人如數家珍的驕傲。

  學院教務處處長李兆鵬表示,黑龍江省體育局系統內40個運動場館等豐富的場館資源,及黑龍江省每年上百項世界級、國家級、省級的各類體育及冰雪體育的賽事資源,都為學子們在賽事管理和運營方面提供大量實踐機會。

  經費年均增幅4.8% 龍江職業教育按下“快進鍵”

  近年來,黑龍江省以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牽引,以服務為導向,深化産教融合,推動內涵建設,龍江職業教育按下“快進鍵”。

  記者從黑龍江省教育廳了解到,我省出臺了《黑龍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深化産教融合的實施意見》等文件,職業教育經費從2012年的66.9億元增至2020年的92.71億元,年均增幅4.8%,職業教育發展環境不斷優化。

  目前,黑龍江省現有中職學校340所、高職院校41所,在校生54.2萬人,近五年累計培養技能人才83.4萬人(含技工學生13.6萬人)。

  據省教育廳職成處處長李海濤介紹,我省現代職教體系逐步完善,啟動“雙高”“雙優”建設,獲評國家高水準高職院校6所(全國第13位);探索長學制培養試點,在992個專業點開展中高職、高職本科“3+2”貫通培養,多路徑成才“立交橋”初步形成。”

  如何立足省情辦優辦精辦特職業教育? 將突破這些重點領域和關鍵問題

  黑龍江省職業教育取得快速發展,但與國家的最新要求相比仍存在差距和不足,比如有的學校出現“招生”與“招聘”冰火兩重天的現象,部分職業學校辦學類型重疊,尚無職教本科院校,企業參與職業教育辦學在稅收減免、獎補、政府購買服務等方面還缺乏政策支持等。

  對此,李海濤表示,下一步將聚焦人才培養、辦學體制、評估評價、保障機制等重點領域和關鍵問題進行突破;深入推進産教融合,組團式為企業提供人才培養;全面提升服務能力,遴選10所左右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示範校;進一步打造“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具有龍江特色的高品質職業教育體系。

  為推動職業教育發展,我省各界人士也積極建言獻策。哈爾濱市政協委員許鵬認為,應進一步加強宣傳教育,更新人才觀念,弘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良好風尚,讓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觀念深入人心,形成社會共識。

  哈爾濱市政協委員姜鷗認為,職業教育在“鄉村振興”戰略中大有作為,應支持農村職業學校基礎能力建設、涉農專業産教融合發展、培育新型職業農民,通過“就地取材”,培養農村“留得住、用得上”的“永久牌”本土人才,以推動我省的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文/攝 記者 莫麗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