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大慶:為加快推進“三個城市”建設賦能
2021-08-02 13:24:07來源: 東北網編輯: 劉才星責編: 周經韜

  在大慶“十四五”開局起步的關鍵節點、建設“三個城市”的重要階段,承載著全市人民的期望,肩負著城市發展的重任,市委九屆九次全會昨日勝利召開,為大慶轉型創新、振興發展聚力,為加快推進“三個城市”建設賦能。

  全會聚焦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黑龍江省委十二屆九次全會部署要求,審議通過了《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凝聚了思想共識、明確了目標任務、堅定了信心決心。

  這是一次高點站位、擔當使命的“動員會”,引導全市黨員幹部珍惜政治榮譽、牢記政治囑託,堅決扛起“當好標杆旗幟、建設百年油田”的時代重任,充分體現了堅定對標對表、心繫“國之大者”的政治定力;這是一次聚焦“三農”、加快振興的“部署會”,深入貫徹黑龍江省委全會《決定》,研究部署重農、富農、強農重點任務,明確提出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踐路徑,充分體現了統籌轉型全局、把握髮展規律的戰略定力;這是一次錨定目標、鼓舞幹勁的“推進會”,緊緊圍繞“對標全國、晉位爭先”,以清晰堅定的發展目標、精準深入的發展思考、有力有效的發展舉措,凝心聚力建設“三個城市”,充分體現了知重負重、開拓奮進的攻堅定力。

  使命召喚行動,責任繫於擔當。今年是“十四五”開局起步之年,也是大慶最有可能實現突破性增長、大幅度提速的一年。開局關係全局、起步決定後勢。如今年已過半,發展任務依然艱巨。全市上下必須進一步增強坐不住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等不起的責任感,共同努力、齊心協力、多維發力、不遺餘力,切實把智慧和力量統一到市委九屆九次全會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大慶加快建設“三個城市”的偉大征程上來。

  要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持續學習貫徹總書記對黑龍江省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別是“9·26”賀信精神,切實把總書記對大慶的殷切厚望轉化為前進動力,把黑龍江省委對大慶的工作要求轉化為生動實踐,全力建設百年油田、打造工業強市、推動高品質發展。要立足“當好標杆旗幟”,加快大慶轉型振興步伐。跳出大慶、站位黑龍江省、放眼全國,堅決摒棄“小成即滿、小富即安”的保守思想,切實增強“不進則退、慢進也退”的危機意識,對照全國先進水準找差距、知不足,集中全部心思抓發展、促轉型,加快推動産業轉型升級,保持經濟穩中有進,努力在新一輪競爭發展中快速追趕、贏得主動。要按照鄉村振興“路線圖”,全力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會通過的《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圍繞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大慶市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工作實際,進一步強化頂層設計、作出戰略安排,明晰了“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全市各縣區部門要知責明責、守責盡責,各就各位、各負其責,精準施策、靶向發力,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全力推動大慶市“三農”工作走在黑龍江省前列。要強化“命運共同體”意識,推動地企合作再進一步。地企關係是大慶最重要的生産關係,地企合作是大慶最大的生産力,地企雙方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要深入踐行紅旗共舉、使命共擔、資源共享、振興共贏的“新四共方針”,優化合作機制,創新合作路徑,拓展合作領域,加強合作爭取,不斷開創地企協同發展、融合發展的新局面。特別要搶抓頁巖油勘探開發歷史機遇,超前謀劃頁巖油産業化、商業化應用佈局,推動古龍陸相頁巖油國家級示範區建設,合力打好頁巖油勘探開發“新會戰”。要深入發掘“精神動力”,提振幹事創業精氣神。傳承弘揚好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和“三老四嚴”“四個一樣”優良傳統,堅持“嚴”字當頭、“緊”字在先、“細”字為要、“實”字托底,不斷增強勇爭一流的志氣、自立自強的骨氣、出手過硬的底氣,強化“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的政治自覺,“有第一就爭、見紅旗就扛”,自我加壓、負重奮進,努力提升工作標準、爭創一流業績。要時刻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發展為了人民。以“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為抓手,“面對面”傾聽群眾呼聲,“心貼心”辦好群眾實事,“實打實”守護群眾安寧,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百年征程鑄就輝煌,賡續奮鬥正當其時。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黑龍江省委十二屆九次全會部署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攻堅克難、真抓實幹,加快建設世界著名的資源轉型創新城市、中國新興的高端製造城市、黑龍江省領先的高品質發展城市,為開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大慶新局面而努力奮鬥!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