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黑龍江省高校傾力打造暑期黨史學習教育“四堂大課”
2021-08-28 14:54:35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于靈爽責編: 周經韜

  國際在線黑龍江頻道消息(劉才星):黑龍江省委教育工委認真貫徹省委部署要求,對暑期全省高校黨史學習教育提前謀劃、統籌部署,加強頂層設計、強化資源整合、突出優勢特色,廣泛開展以黨史學習為重點的“四史”宣傳教育,以社會實踐為載體,聚焦思想政治引領,堅持“學”“做”結合,上好黨史大課、信仰大課、修養大課、立志大課,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厚植紅色基因、涵育家國情懷,在社會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在觀察實踐中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

  上好黨史大課 奏響學習實踐“主旋律”

  黑龍江省委教育工委召開專題推進會專項研究推進暑期高校黨史學習教育工作並印發文件,組織高校開展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大學習、大教研、大宣講、大闡釋、大落實、大開局等“六大行動”,做到暑期學習宣傳全覆蓋、貫徹落實全領域。組織各高校廣泛開展“永遠跟黨走”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組建黨史學習實踐團、理論宣講實踐團、國情觀察實踐團、鄉村振興實踐團等團隊693支,奔赴祖國各地,以集中和分散的形式開展學習實踐、理論宣講、參觀考察、國情調研和科技支農等活動。各高校組織師生追溯紅色記憶、訪談紅色人物、挖掘紅色故事、體悟紅色文化等,引導廣大師生傳承紅色基因、擔當時代責任。

  哈爾濱工業大學師生組成思政實踐團深入酒泉衛星發射基地和綿陽航天城,見證衛星發射歷史時刻,打牢“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印記,使師生在紅色坐標中重新對標對表、滌蕩心靈。

  哈爾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組建黨史學習教育實踐團分赴西柏坡、長沙、韶山、大慶等紅色革命教育基地,依託紅色資源,組織師生以社會調研、實地考察、深度訪談、體驗式教學等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領略黨的信仰,以紅色歷史凝聚奮進力量,追尋歷史記憶,傳承紅色基因。

  佳木斯大學“青馬工程”新時代知行人才計劃黨史學習實踐團到撫遠市規劃館、黑瞎子島、蘇聯海軍烈士英雄紀念碑等紅色場館,聆聽紅色故事,暢談心得體會,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

  黑龍江工商學院組織師生赴井岡山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實踐研修活動,通過參加“三灣改編”情景教學、“革命後代話初心、講家風”訪談教學、“學編紅軍草鞋”體驗教學、重走“朱毛紅軍挑糧小道”、參觀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聆聽專題講座等,回顧井岡山革命歷程,系統學習井岡山精神內涵,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

  黑龍江財經學院社會實踐團圍繞“喜迎建黨百年 築夢龍江未來”主題開展暑期大學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精心烹制“黨味”濃、“鮮味”足、“甜味”多、“情味”真的“四味套餐”,通過宣講紅色故事、觀看紅色電影、重走紅色之路、參觀紅色畫展等形式,讓青年學子在實踐活動中接受教育、增長才幹。

  哈爾濱劍橋學院組織師生黨員代表赴西安、延安開展“重溫黨的光輝歷史、繼承黨的光榮傳統、發揚黨的優良作風——永遠跟黨走”主題研學活動,通過舉辦現場教學、拓展訓練、參觀訪談、情景授課、專題黨課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活動,回望革命崢嶸歲月,感悟偉大建黨精神,掀起黨史學習教育新高潮。

  上好信仰大課 開動學習教育“播種機”

  黑龍江省各高校緊密圍繞學習宣傳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把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當前理論武裝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核心內容,積極組織引導師生善用百年黨史中的“信仰故事”彰顯“信仰力量”,從黨史學習中激發信仰、堅定自信,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胸懷“國之大者”,涵養家國情懷,將個人理想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樹立為祖國為人民永久奮鬥、赤誠奉獻的堅定理想,書寫人生華麗篇章。

  黑龍江大學組建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團和紅色文化尋訪宣傳團赴陜西省延安市開展社會實踐活動,以“賡續紅色基因,傳承革命精神”為主題,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尋訪歷史人物、宣講紅色故事、錄製黨史學習宣講視頻以及紅色歌曲MV等,展現廣大青年學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的青春風采。

  哈爾濱理工大學組建暑期黨史學習教育實踐宣講團,赴牡丹江、綏芬河等地,深入一線基層、深入人民群眾,面對面開展小規模、有特色、接地氣的“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宣講活動。

  東北石油大學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師生宣講團實地探訪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大慶油田歷史陳列館、大慶市博物館、大慶精神育人展館等紅色教育基地,深入學習《鐵人傳》《聽親歷者口述鐵人》《人民楷模王啟民》等書籍及文獻,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省內外多地開展主題宣講,感悟共産黨人的初心使命,用紅色精神立心鑄魂,推動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傳。

  黑龍江工程學院暑期社會實踐宣講團分別前往哈爾濱市道外區團結鎮東巨路常勝小學、海倫市豐山鄉豐山村、海倫市東方紅村、哈爾濱市雙城區希勤鄉、哈爾濱市香坊區香安小學及齊齊哈爾市克山縣新民村等地進行紅色教育及科普活動,將學習黨史與講述黨的故事結合起來,面對面開展主題鮮明、形式多樣、生動具體的宣講以及座談交流活動。

  綏化學院組建14支宣講小分隊,分別深入市域內企事業單位、社區、中小學等進行宣講,同時以錄製手語微視頻形式面向聽障大學生、社會聽障人士進行宣講,切實推動宣講廣泛覆蓋。

  上好修養大課 細耕志願服務“責任田”

  黑龍江省各高校引導廣大青年學生上好寶貴而生動的修養大課,上好與現實相結合的“大思政課”,通過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讓青年從黨史學習中獲得啟發,錘鍊品德,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小我”融入“大我”,用實際行動詮釋當代青年的實踐與擔當。組織青年學生深入農村,了解民情,為民服務,讓青春在為祖國、為民族、為人民、為人類的不懈奮鬥中綻放絢麗之花。

  東北農業大學“返家鄉助甘南之畜牧現狀調研宣講”社會實踐團前往齊齊哈爾市甘南縣寶山鄉巨變村開展實踐活動,發揮畜牧專業特長,採用線上調研、實地走訪、宣講普及等形式,將所學專業知識與生産實踐結合,幫助巨變村解決實際問題,明確“親農、事農、興農”目標,堅定服務“三農”、發展“三農”方向,增強服務人民、回報家鄉的責任感與使命感。

  哈爾濱體育學院組織黨員師生志願服務實踐團深入哈爾濱市中小學開展“足球運動進校園”活動,面向學生講解足球知識,指導足球訓練,豐富學生文化生活。

  哈爾濱學院師生志願者赴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屈原鎮新灘中小學開展助力鄉村學校少年宮“七彩假期”志願服務活動,通過舞蹈、書法、音樂、手工等課程,加深當地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和熱愛,提升藝術修養,進一步增強大學生志願者踐行志願精神,擔當時代使命,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能力。

  大慶師範學院組織師生到大慶市大同區雙榆樹鄉山西馬屯、肇源縣解放村開展國情觀察社會實踐活動,實地感受山西馬屯、肇源縣解放村如何在黨的帶領下,實現新世紀“翻天覆地”發展變化,並開展深入調研,為村莊下一步發展建言獻策。

  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社會實踐團赴哈爾濱賓縣英傑村開展關愛留守兒童、探望空巢老人、創建美麗鄉村等系列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學習黨史踐初心、暖心服務辦實事,引領廣大青年學生做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上好立志大課 打贏鄉村振興“主動仗”

  志向引領航向,立大志向,方能走上大舞臺、成就大事業。時代呼喚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青年建設者。讓青年學生了解認知當前鄉村、參與鄉村振興戰略,是時代賦予青年的大舞臺。黑龍江省各高校廣泛深入開展科技支農、愛心支教、醫療服務等活動,讓更多青年學生立大志、勇追夢,追尋有信念、有夢想、有奮鬥、有奉獻的有意義人生。

  哈爾濱醫科大學小先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創新實踐形式,開展暑期雲端公益助學活動,利用釘釘APP開設“雲端自習室”,精選課程內容,提供“菜單式”服務,為農村學子提供遠程課業輔導、答疑解惑、心理疏導、疾病預防、運動保健等服務,並穿插紅色歌曲、革命故事、英雄事跡開展雲端助學護村娃活動,開啟網上助農、智力幫扶“新篇章”。

  哈爾濱商業大學組建“青馬工程”學員鄉村振興支教團赴齊齊哈爾市依安縣太民村、福來村進行為期15天的暑期支教,開展課業輔導、綜合實踐、興趣拓展、文藝表演等活動,用知識的力量點燃更多孩子的夢想,為鞏固黑龍江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貢獻青春智慧和力量。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組建235支暑期志願服務團隊,數千名師生奔赴祖國各地開展具有中醫藥特色的社會實踐活動,發揮中醫藥學科專業優勢,廣泛開展義診、中醫康復保健、中藥材種植和加工技術指導、中醫藥養生知識普及、農村衛生事業調研等實踐活動,將“學史力行”體現在服務群眾健康、助力鄉村振興的實際行動中。

  黑龍江職業學院組建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赴蘭西縣康榮鄉、五大連池市韓陽鄉等21個鄉(鎮)、村(屯)開展“慶祝建黨百年,助力鄉村振興”暑期社會實踐,依託專業知識開展農技培養推廣、農業科普講座、科普短視頻製作、政策宣講等活動,助力龍江鄉村振興。

  哈爾濱華德學院發揮省級文明校園標兵示範引領作用,與松北區萬寶鎮巨寶村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結對共建,選派師生團隊到當地進行電子商務專題培訓,針對農副産品線上行銷方面問題主動問需、精準幫扶,引導和激勵村民利用電商平臺增收致富,助力鄉村産業發展。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