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龍江春風迎鳥歸
2022-04-02 08:59:45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牟海微責編: 周經韜

  原標題:我省鳥群數量和種類近年來持續增長,其中國家二級以上保護種類已達上百種 龍江春風迎鳥歸

  春風至,候鳥歸。此時的龍江上空千鳥翔集,為褪去銀裝的大地添上些許熱鬧。這是蔚為壯觀的自然景象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美的遷徙。

  東方白鸛、丹頂鶴、白額雁、長嘴蒼鷺……無數珍稀“國寶”鳥類為何對龍江山水“情有獨鍾”?國際愛鳥日前夕,記者走訪了多個自然保護區,探尋候鳥與龍江的“不解之緣”。

龍江春風迎鳥歸

許興業 劉昕 黑龍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姚建平攝

  10萬隻候鳥正向安邦河濕地飛來

  初春的安邦河濕地天朗氣清,成群的白額雁列隊從空中劃過,尋覓著中意的棲息地。

  “自3月中旬首批候鳥飛抵後,我們已觀測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頭鶴20余只、白枕鶴10余只,東方白鸛20余只,鷺類100余只以及數千隻雁鴨雁類候鳥。”安邦河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宣教科科長王偉介紹,4月中旬前後,將迎來候鳥遷徙的高峰期,數量高達十多萬隻,到時候天空水面皆是鳥影,場面非常壯觀。

  省林科院野生動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梁宇祥介紹説,東亞-澳大利亞鳥類遷徙路線作為全球主要的鳥類遷飛區域,黑龍江省是其路線上的多種候鳥的重要遷徙停歇地和繁殖地,也是東北亞地區鳥類重要的候鳥遷徙樞紐。

  “除了先天的區位優勢外,黑龍江省還具有良好的生態優勢。”王偉表示,優良的空氣,適宜的溫度,豐富的水源和食物,都是鳥類生存的必要條件。黑龍江省地處三江平原黃金帶,開闊平坦,豐富的濕地資源為候鳥遷徙繁衍創造了良好的生存環境。

  曾經臭名昭著的百鳥湖變身鳥的天堂

  在齊齊哈爾市百鳥湖,鸕鶿、蒼鷺、長嘴鷸等多種國家重點保護動物在冰雪消融的湖面上濯水嬉戲,翩翩翱翔。無數攝影愛好者相聚於此,用鏡頭記錄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燦爛風光。

  但在此前,百鳥湖曾是“臭名昭著”的氧化塘,經過一系列治理後,氧化塘水質好轉,生態環境得到全面恢復,已有89000余只鳥類到這裡“安家落戶”。

  省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處處長關昀表示,近年來黑龍江省加大生態保護與修復工作,森林、草原、濕地面積逐漸增加,生態環境日益向好,為鳥類提供了更多的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候鳥可遷徙的地區也逐漸增多。

  數據顯示,黑龍江省鳥群數量和種類均有增長。截至目前,黑龍江省共有鳥類390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種類有丹頂鶴、白頭鶴、中華秋沙鴨、東方白鸛、黑嘴松雞、大鴇、金雕、玉帶海雕、黑頭白鹮、黑臉琵鷺、白枕鶴、草原雕等29種,國家二級保護種類有花尾榛雞、鴛鴦、大天鵝、紅脅繡眼鳥、紅喉歌鴝等74種。

  鳥中“大熊貓”安家洪河自然保護區

  近日,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下稱洪河自然保護區)迎來了幾位“老朋友”,5隻在這裡出生的東方白鸛成功“返鄉”。

  “我們最先發現的是一隻帶有HHNR033號追蹤器的東方白鸛,它是2019年在這裡出生後被戴上追蹤器的。”洪河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科研宣教科副科長李冰介紹道。

  李冰説,洪河自然保護區自2015年開始利用衛星追蹤技術研究東方白鸛遷徙路線,通過60隻東方白鸛的衛星追蹤結果逐漸摸清其規律,為東方白鸛的就地保護和異地保護提供了數據支撐。

  據介紹,東方白鸛被稱為“鳥類中的大熊貓”,繁殖地主要在黑龍江省的三江平原和嫩江平原地區及山東省黃河三角洲。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洪河自然保護區開始創造性地利用人工巢招引東方白鸛繁殖,恢復東方白鸛野生種群數量。

  “1996年時,黑龍江省東方白鸛記錄數量不足50隻,洪河自然保護區僅記錄到8隻。經過近30年的努力,截至2021年,洪河自然保護區共搭建人工招引巢289個,成功招引582對東方白鸛,繁育雛鳥1748隻。”李冰高興地説,今年工作人員們新建了100個永久性鐵制三腳架東方白鸛招引巢來迎接這些老朋友。

  連日來,數十隻遷徙回歸的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白琵鷺,在齊齊哈爾市嫩江東岸百鳥湖景區嬉戲覓食。(黑龍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玉璽 黑龍江日報全媒體見習記者 唐海兵)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