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這個“圈”很舒適! 記者探訪“15分鐘養老服務圈”
2022-07-19 10:55:00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牟海微責編: 趙瀅溪

  記者日前從哈爾濱市阿城區民政局了解到,該區正在抓緊建設社區養老機構,年末力爭建成59個驛站、15個街道老年人照護中心,實現社區養老機構全覆蓋,構建全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

  養老驛站什麼樣?記者走進驛站,一探究竟。

這個“圈”很舒適! 記者探訪“15分鐘養老服務圈”

學習科普知識。

  家門口的養老驛站無償服務多

  炎炎夏日,記者來到阿城區通城街道糧豐社區養老驛站,還沒走進驛站大廳,就聽見裏面傳來笑聲。

  寬敞的大廳裏,劃分了檯球區和乒乓球區,十余位老人正在打球,不時發出歡笑聲。

  60歲的徐東祥,在打球間歇對記者説:“有這樣的活動場所太好了,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徐東祥説,剛退休時,突然閒下來,無事可做,內心很難受。有了這個養老驛站,每天和老夥伴們打球,心情很好,身體也好。在這個驛站日間照料室,83歲的老人王英正在接受日間看護。據了解,老人沒有子女,只有一個侄子和她做伴,侄子白天要去打工,就把老人送到養老驛站,由社區工作人員無償看護,午間給老人買午飯,晚上老人侄子下班,將她接回家。老人很感動,逢人便誇讚説,“這個驛站就是我的家。”

  糧豐社區負責人楊靜妍介紹,今年騰出社區和萬吉華府小區物業辦公場地400平方米空間,建設了養老驛站,可以為社區2253名60歲以上老人無償提供打球、玩棋牌、圖書閱覽、日間照料等服務,目前常來的老人有50人左右。談起經費問題,楊靜妍説:“目前只能從社區辦公經費中擠出來,每月水電費用就得五六百元。”

  貼心照顧讓養老服務更專業化

  社區養老驛站、街道老年人照護中心的核心工作是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個性化、專業化的安全有益的服務,為此,阿城區各街道、社區也在不斷探索,在完善功能和服務上發力。

  在金都街道老年人照護中心,65歲的社區居民黃玉琴正在踩登山車器械健身,她對記者説:“這裡健身器械挺多,我經常來玩。”在該中心的日間照料室,擺放著兩張整潔的床舖,房間內還設有急救藥箱。“我們這藥箱裏除急救藥物外,最近還增加了穩心顆粒等藥物,以滿足老人需求。”金都街道民政辦主任孫立國説,街道在提供文體活動、日間照料功能的基礎上,還與附近的診所建立聯繫,老人如出現不適症狀,可以及時通知診所醫務人員為老人初步診斷。金都街道綠波社區黨總支副書記宋麗娜説:“我們建立了老人聯繫微信群,一些行動不便的老人如有購買藥物需求,社區工作人員會幫助代購,送藥上門。”

這個“圈”很舒適! 記者探訪“15分鐘養老服務圈”

下棋。

  孫立國介紹,目前街道正與社會服務組織對接,將開展義工培訓工作,提供規範服務。阿城區還爭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項目試點建設,通過政府提供場地租金等方式,引入品牌養老機構進入社區開辦養老驛站。在金城街道金城社區,當地專業養老機構“夕福樂”開辦了養老服務中心。

  在該中心一間照料室,69歲的懷女士正在陪伴患偏癱的丈夫。據懷女士介紹,其丈夫患病4年,生活不能自理,送到這裡進行晝夜看護,收費低,提供一日三餐、看護、助浴等服務。該中心負責人宮艷麗介紹,中心不僅可以提供專業護理人員照護老人生活,同時為了滿足社區老年人學習的需求,還開設了老年學堂,聘請專業音樂、瑜伽教師,為轄區四五百名老年人教授聲樂、瑜伽等課程,受到老年人的歡迎。

這個“圈”很舒適! 記者探訪“15分鐘養老服務圈”

打乒乓球。

  年底實現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

  記者從阿城區民政局了解到,該區現有59個社區,60歲以上老年人口119290人,佔全區總人口的23%,老年人口基數大、佔比高、增速快,加快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建設迫在眉睫。按照國家相關要求,該區正在努力構建“15分鐘養老服務圈”,抓緊推進養老驛站建設。

這個“圈”很舒適! 記者探訪“15分鐘養老服務圈”

上聲樂課。

  社區養老驛站建設資金從哪來?阿城區民政局副局長張明琴説,在社區建設就近就便、擁有日間照料等功能的養老驛站,可以緩解家庭養老壓力,釋放家庭照護勞動力,營造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氛圍。按照規劃,推進養老驛站建設,該區各鎮街每月向區民政部門上報建設進度情況,目前已建成4個街道老年人照護中心、18個社區養老驛站。目前各街道辦事處克服資金、場地等困難,想方設法自籌資金,積極挖掘潛能,努力推進建設。據了解,當前國家開展申報城企聯動普惠養老項目,為社區老年人照護中心和驛站建設提供資金支持,該區也在爭取。預計年底前養老驛站將全部完成投入使用,實現全區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100%。

  社區養老驛站服務人員如何解決?據了解,該區共有城鄉社區工作者392人,社區網格員1396人,登記註冊的社區志願者12467人,社區志願者服務團體119個,初步形成了為老年人提供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的基本力量。(文/攝 黑龍江日報記者 史志強)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