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問診把脈“零距離” 黑龍江省延壽縣以“營商”換“贏商”
2022-08-19 14:01:3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牟海微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黑龍江消息(記者 劉才星):一杯清茶,兩個小時的政企交流,一條條關乎企業發展的“金點子”在頭腦風暴中産生。

  “形式新穎、了解我們企業所需”“下午茶喝出了發展味,喝出了好心情!”在延壽縣“親清月談”下午茶座談會上,企業負責人們暢所欲言,交流了企業經營情況,反映了企業、行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並就推動企業健康發展提出合理化意見和建議。縣委、縣政府相關部門現場“問診把脈”,與企業家進行交流,逐一回應大家關切的問題。

問診把脈“零距離” 黑龍江省延壽縣以“營商”換“贏商”_fororder_圖片1

延壽縣“親清月談”下午茶座談會 供圖 延壽縣委宣傳部

  營商環境是軟實力,能力作風是硬條件。年初以來,延壽縣委、縣政府將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與“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把活動作為轉作風提效能的主要抓手和服務企業的重要載體,用硬措施改善軟環境,千方百計為企業解痛點、疏堵點、攻難點,以能力作風建設提升環境“優良指數”,換取企業“滿意指數”和“發展指數”。

  “從簽約到項目奠基開工,只用了31天的時間,‘延壽速度’為我們搶出了寶貴的施工期。”延壽縣德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白雪冰感慨説,“每個辦事環節都有人主動服務、領辦幫辦,讓我真正感覺到了‘家’的溫暖!”

  據了解,5月8日,作為延壽縣招商引資落地的市級重點産業項目,延壽縣德豐食品有限公司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加工項目在延壽經濟開發區內正式奠基開工。緊盯項目建設進程中遇到的難點問題,延壽縣包保領導及相關部門主動服務、領辦幫辦。相關部門在最短時間內幫助企業完成了公司註冊、備案、項目規劃設計、地質勘探、地面附屬物拆遷等工作,依靠優質服務推動産業項目早落地、早投産、早見效。

問診把脈“零距離” 黑龍江省延壽縣以“營商”換“贏商”_fororder_圖片2

延壽縣德豐食品有限公司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加工項目建設現場 攝影 呂岩

  思想一變天地寬。延壽縣啟動“抓項目、強招商、擴投資、快增長”載體活動,建立“1+5”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體系,以能力作風建設為統領,統籌優化環境、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經濟運行、數據指標等重點工作,推動項目建設跑出“新速度”。

  “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延壽縣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局長李立峰表示,為紮實開展“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延壽縣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優化政務服務事項,實現更多的政務服務事項由“最多跑一次”向“不見面”躍進;深度探索“辦好一件事”並聯審批多領域應用,力促“群眾少跑腿”向“數據多跑路”轉變;加大“誠信延壽”建設,努力營造良好信用環境,強化政務信息公開,推進“信易貸”融資服務、龍江“碼上誠信”推廣應用。

  截至2022年6月末,延壽縣已有15072家市場主體登記完成“碼上誠信”賦碼申請,實現完成本區域市場主體總量的93%;平臺系統合成碼11120家,發放碼9274家。“信易貸”平臺已實現10家政府部門入駐、金融機構6家、市場主體1625戶;成功授信50筆,信貸額3.16億元,授信筆數和信貸額度位居哈爾濱市九縣第一位。

  “我在我們公司主要負責跑跑材料,昨天在網上預約的辦理營業執照,今天就通知我可以去取了!”哈爾濱蘇雪食品有限公司行政助理張衛星告訴記者,“以前辦理類似的業務手續十分複雜,至少要跑4到5個窗口,審批也較慢。現在將所有需要的材料準備齊全,在網上申報,一個窗口就可全部搞定,減少了企業跑腿的次數,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

問診把脈“零距離” 黑龍江省延壽縣以“營商”換“贏商”_fororder_圖片3

企業代表延壽縣政務服務大廳辦理業務 攝影 呂岩

  為了聚焦市場主體和群眾需求,加強政務資源應用,提升政務服務大廳規範化管理水準,加強政務服務平臺一體化、集約化建設,優化完善政務服務大廳綜合受理機制,延壽縣按照“三集中、三到位”原則,實現高頻依申請類“可網辦”政務服務全部進駐綜合性政務服務大廳,可網辦事項和“最多跑一次”事項比率達到90%以上,“全程網辦不見面”事項達到50%以上,網上辦理量呈現逐年遞增。

  優化營商環境、穩住市場主體,是新形勢下保就業、保民生和穩經濟的關鍵。在工廠車間、小微企業、辦事大廳、商鋪門店,圍繞各市場主體健康平穩發展,延壽縣各有關部門持續發力,為市場主體提供精準優質服務,為推動縣域經濟高品質發展,營造更具吸引力、凝聚力、競爭力的優質營商環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