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生態版圖上的“三色”龍江
2022-09-19 17:20:38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劉才星責編: 趙瀅溪

  龍江飛躍發展的十年,持續向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好見證。

  沿著時間的軌跡回首龍江生態文明建設之路——蔥鬱繁茂的林木將沙地鋪滿綠色,藍天白雲趕走霧霾,大江大河盡顯奔騰之姿……藍天、碧水、青山,為龍江的生態版圖增添了三種大自然顏色,也為龍江這十年的奮鬥之路作出了美麗的注解。

  “夏有涼風冬有雪,捧出綠色就醉人。”十年來,黑龍江省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維護祖國北方生態安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相關工作安排,統籌實施藍天、碧水、凈土、美麗農村、原生態“五大保衛戰”。“十三五”時期,黑龍江省環境品質約束性指標全部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連續兩年位列國家優秀序列。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正在龍江大地上遒勁描繪。

  藍天龍江——三大保衛戰守護美麗生態景色

  曾經,齊齊哈爾市作為國家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和裝備製造業基地,由於産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不盡合理等因素帶來的環境污染,讓這裡的天空蒙上了一層灰塵,一度困擾著當地百姓。2021年,齊齊哈爾市優良天數達到352天,全年未出現重污染天氣,創空氣品質新標準實施以來的最好水準。今年6月,齊齊哈爾市因重點區域大氣品質改善明顯,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

生態版圖上的“三色”龍江

黑龍江省良好的生態環境。

  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近年來,齊齊哈爾市引導重點行業、大型企業逐步走上綠色高品質發展軌道。在華電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富拉爾基發電廠,6台經過超低排放改造的機組正高負荷運行。

  “企業作為黑龍江省西部地區大型主力發電廠,是齊齊哈爾市‘十二五’‘十三五’時期減排工作的重點企業。其間,我們分別對燃煤鍋爐進行了電除塵改造、脫硫改造、脫硝改造,總投資超過7億元。”總工程師梁寶山介紹。

  2018年,隨著國家政策變化,對火電系統大氣排放提出更高的超低排放要求,富拉爾基發電廠又投資1.5億元對6台鍋爐進行煙氣超低排放技術改造。“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後,2019年比2018年減排煙塵65.84噸,減排氮氧化物1000.68噸,減排二氧化硫327.16噸,排放量明顯減少,周邊空氣品質也有了明顯改善。”梁寶山説。

  齊齊哈爾市的晴朗天空是黑龍江省打響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的顯著成果。近十年來,黑龍江省深入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陸續開展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散亂污”企業治理、水源地保護等13場標誌性戰役,並取得階段性成果。

  據省生態環境廳數據統計,2021年全省優良天數比率較2015年提高7.9個百分點;“十三五”62個國控考核斷面中,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為74.2%,高出國家考核目標14.5個百分點,劣V類水體全部清零;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分別達到92%和100%,2021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自評達到100%。虎林市、黑河市愛輝區、農墾建三江管理局、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市、呼瑪縣、塔河縣6地獲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命名錶彰,撫遠市獲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命名錶彰。

  碧水龍江——2萬餘名河湖長為“母親河”戰“四亂”

  在祖國最北端的大興安嶺地區漠河市,額木爾河橫穿這座小城後注入黑龍江。50多歲的詹慶會陪伴著這條河流已經超過30個年頭。

  詹慶會是漠河市興安鎮鄉村振興發展服務中心的水利負責人。每天早晨,他都會穿著迷彩服,手裏拿著方便袋,準時出現在額木爾河畔,沿著河流走上一走,遇到岸邊的垃圾會隨手撿起來裝到方便袋裏。

生態版圖上的“三色”龍江

詹慶會在岸邊撿拾垃圾。

  自2018年我國實施河湖長制開始,詹慶會有了一個新身份——“巡河員”,成為我國最北端的基層河流管理者。黑龍江16.13公里,額木爾河9.4公里,這是詹慶會負責的巡河範圍。

  詹慶會常説:“治水護河,沒有旁觀者。”為了讓人們都認識到保護好水資源、水環境的重要性,他經常挨家挨戶發宣傳單、告知書,讓人們愛河護河,從自身做起。在開展河湖“清四亂”工作中,他耐心細緻地做群眾思想工作,拆除違法建築物。他的這些努力,周邊居民都看在眼裏,親切地叫他“河管家”。

  像詹慶會一樣的河湖“管家”,黑龍江省共有2萬餘名“省市縣鄉村”五級河湖長,他們履職盡責,守護著每一條“母親河”。黑龍江省每年召開省總河湖長會議,先後6次發佈省總河湖長令,聚焦整治妨礙河湖行洪突出問題、“清四亂”和河湖管理範圍劃界、取用水管理、水庫除險加固和運行管護、小微水體治理管護、侵蝕溝治理等重點工作,全省上下同心協力,實現了見河長、見行動、見成效。

  在省總河湖長令中,清理整治河湖亂佔、亂採、亂堆、亂建“四亂”問題,是黑龍江省各級河湖長上崗以來的首件大事,也讓黑龍江省河湖長制一舉邁向從有名到有實,從有實再到有效的過程。

  2018年以來,全省共清理“四亂”問題2.2萬個,違建面積272萬平方米,清除松花江等江河圍堤7362公里。開展水污染防治專項行動,135個國控考核斷面優良水體比例達到70%以上,劣Ⅴ類水質斷面同比減少4個。2019年至2021年,黑龍江省連續3年獲得了國務院河湖長制督查激勵,是北方四省區唯一獲此殊榮的省份。

  青山龍江——十年龍江植樹造林117.5萬公頃

  秋日龍江,層林盡染。

  位於雞西市西部50公里的麻山林場,林長王玉和帶著領護林員們正在林子中認真查看樹木的生長狀態。“今年我們植樹造林面積超過50公頃,又有一片林子要長起來了!”王玉和笑著説。

  麻山林場所在的位置曾是個老礦區,這裡盛産煤炭、石墨、白灰岩等多種礦石,20世紀為我國的經濟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在開採礦産資源的同時,也給原本茂密的森林留下了些許傷痕。

  這些年來,在王玉和的帶領下,麻山林場加大造林撫育力度,拉線定點、刨穴整地、規範栽植、扶正踩實……每一項工作都有專人監管,專人負責。“經過這些年來的努力,如今林場經營面積3838公頃,其中有林地面積2898公頃,森林活立木總蓄積35萬立方米。”王玉和介紹。

  在完成既定的造林計劃外,麻山林場在2019年至2022年間利用林間空地,礦山廢棄地等林輔用地造林50余公頃,增加了有林地面積。在每年的造林檢查工作中,當年造林成活率達到90%,三年保存率達到85%,轉成林率達到100%。

生態版圖上的“三色”龍江

水天一色的扎龍濕地。

  林草興,則生態興。撫育造林、森林防火……黑龍江省10698名林長以及7.3萬名護林員守護著2100萬公頃的茂密森林,2021年,黑龍江省印發了《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實施意見》,標誌著黑龍江省林長制工作正式啟動。

  以“林長制”促“林長治”,省林長制辦公室先後印發了推進林長制的實施方案及相關工作制度,林長制制度體系初步形成,並於當年年底全面建立起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制,逐步構建起了現代高效的林草治理體系。

  生態建設,久久為功。自黨的十八大以來,黑龍江省累計完成營造林117.5萬公頃、完成草原生態修復治理26.7萬公頃、完成退耕還濕3.7萬公頃。全省近2000萬公頃天然林資源全面停止商業性採伐;對重點禁牧區草原全面實施禁牧計劃;10年來未發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災,未發生大面積林業有害生物災害,堅決築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文/攝 黑龍江日報記者 吳玉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