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馬如鐵:中國“最美鐵路人”是這樣煉成的
2023-03-24 09:35:34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劉才星責編: 馮薇薇

   近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與中國國家鐵路集團聯合舉行的2022年“最美鐵路人”發佈儀式在中央電視臺播出,11名來自全國的鐵路職工獲此殊榮。

  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滿洲裏站值班站長馬如鐵站在領獎臺上,鮮花、掌聲紛至遝來,面對記者的採訪,他説:“這份榮譽是大家的!我是代表哈爾濱局全體職工來領這個獎的。”

  徹夜堅守,為了中歐班列的暢通

  時間回溯到2022年除夕之夜,邊城滿洲裏,氣溫已降到了零下39攝氏度,一天裏最冷的時辰到了……

  舉國歡慶的除夕之夜,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站滿洲裏站,正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運輸景象。機車穿梭的風笛聲,列車疾行的轟鳴聲,對講機裏的聯控聲,交匯在一起,響徹夜空。

  “報告,準軌西場168號道岔被雪蓋住了,信號不顯示!”還有幾個小時就要發車的一趟中歐班列,正在緊張的調車作業中。岔尖夾雪餅了,關鍵時刻的關鍵的位置,決不能“掉鏈子”。

  “好,我們馬上到!”滿洲裏站運轉車間二班值班站長馬如鐵把對講機揣進懷裏,抓起棉帽子,帶上兩個同伴,迎著風雪奔向故障現場。風力除雪機派不上用場,馬如鐵和兩位同事就用鉤鏟挖,用鐵鍬摳,一點點往外清除雪塊。為了防止再夾雪,道岔在來回扳動,就這樣幹了一個多小時,岔尖的冰雪終於被徹底清理乾淨。

  新年的鐘聲敲響,熟悉的風笛聲再次響徹邊關,一趟中歐班列駛出國門。徹夜未眠的馬如鐵,望著疾馳而去的列車,開心地笑了……

  從新學徒到“活地圖”

  1979年,馬如鐵出生在一個“鐵路世家”,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姥爺都是鐵路人。太爺爺為他起名“如鐵”,不但有鐵路的意思,更希望他能像“雄關漫道真如鐵”那樣長大後百煉成鋼。後來,馬如鐵不但進入了部隊大熔爐歷練,之後還成了一名優秀的鐵路人。

  回憶起自己上班後的第一個春運,馬如鐵至今記憶如新。有一天后半夜,馬如鐵跟著師傅張海鵬去給列車排風。他走在前面不停地彎腰作業,師傅緊隨其後,一邊叮囑一邊復檢。

  “停!車輛沒緩解!”跟在身後的張海鵬發現了問題。當時,室外氣溫已降至零下28攝氏度。張海鵬雙膝跪地,摘掉右手外層毛線手套,迅速將其套在風管口,緊接著低下頭對著風管口吹氣。一分鐘、兩分鐘、三分鐘……直到確認制動狀態轉為緩解,他才抬起頭。頃刻間,他嘴角邊的皮被冰冷的風管生生粘掉一層。“這裡是口岸,出現一丁點兒問題都可能影響到國家形象。”張海鵬不顧疼痛,厲聲訓斥。馬如鐵羞愧難當,愣在原地説不出話來。那一刻,師傅跪在地上的樣子深深刻進了他的心裏。

  從那以後,馬如鐵認認真真當起學徒,無論是“歸攏”鐵鞋,清掃道岔,還是當制動員的兩年,樣樣活幹得板正。每日穿梭在線群裏,馬如鐵一人懷抱好幾雙大鐵鞋,也不覺得累。每天走路都在2萬步以上,實在太費鞋了,他乾脆到車站對面挂馬掌的鐵匠舖,給自己的鞋“挂掌”,可是沒幾天還是被磨掉了。

  就這樣主動被師傅們“呼來喊去”,馬如鐵對站場地形地貌了解的一清二楚。工餘時間,他就背《技規》《行規》《站細》,默畫站場示意圖。一年後,滿洲裏站7個站場、34條調車線,哪條線有多長,哪個岔子夏季容易被水泡、哪個岔子冬天容易被雪埋,什麼地方有水坑……他瞭如指掌,成了同事們口中的“活地圖”。

  身上藏著兩件“寶”

  大家都知道,馬如鐵身上藏著兩件“寶”,一本翻爛了的“規章”,一本油漬漬的筆記本。

  為了能學到更多的業務知識,馬如鐵沒事就“溜進”調度臺,讓調車區長把怎麼安排作業的訣竅教給他;然後又跑去向信號員學習怎麼放車、怎麼排列進程……大家逗他:“‘十萬個為什麼’,你今天想問啥?”

  正因為這股學習的韌勁兒,馬如鐵多次在車站舉辦的調車表演賽上拿下前三名的好成績。2009年,他獲得了連結員全能項目第一名;2012年又拿下調車長全能第一名,被評為車站的先進生産者、優秀共産黨員。

  創立“五優先作業法”

  2016年12月,馬如鐵走上運轉車間二班值班站長崗位。到了2020年,面對中歐班列進口煤炭、礦粉品類集中到達,散堆裝貨物階段性積壓、站內保有量增加的難題,馬如鐵一有空就到現場琢磨,動態掌握班列開行方案和機車調配運用情況。不到一週時間,他終於摸清了情況,並向車間主動請纓,要領著班組骨幹成立 “特日調車組”。

  通過實地調研、走訪現場,馬如鐵發現只要取送車的調車作業進度能夠跟得上,每個換裝場區的換裝作業,一晝夜就可以多幹一到兩批。他向車間和站裏反饋情況,在與機務段協調後,交接班時間由原來的40分鐘縮短到15分鐘,每次試閘再提前5至7分鐘。

  與此同時,馬如鐵對班組接發列車和調車作業人員進行“大動員”,要求一切從速。

  功夫不負有心人,馬如鐵最終總結出“五優先作業法”,即對中歐班列優先解體、優先配送、優先挂運、優先編組、優先開行,真正實現了中歐班列安全暢通。10年來,累計從該站駛出國門的中歐班列近2萬列,滿洲裏站也實現了無一起因中方原因,影響班列正常開行的問題。

  馬如鐵説:“國門之下無小事,我們的一言一行、一鉤一調,都要體現中國標準、中國效率!”(韓玉皓 李敏 黑龍江日報記者 楊寧舒)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