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哈爾濱90後女孩楊璐:我願成為中央大街陽臺上的“音樂風景”,與你美麗邂逅
2023-04-07 10:02:07來源: 生活報編輯: 劉才星責編: 趙瀅溪

  “曾經,你站在陽台下看風景;如今,看風景的人也成了陽臺上的風景。音樂裝飾了你的城市,站在陽臺上的你,也裝飾了別人的夢……”

哈爾濱90後女孩楊璐:我願成為中央大街陽臺上的“音樂風景”,與你美麗邂逅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20年前,在繁華的百年老街——中央大街上,一曲悠揚的音樂吸引了小楊璐的目光,順著樂聲,她羨慕地看到二樓陽臺上有人正穿著禮服在演奏,優美的旋律、優雅的演奏者給年幼的她留下了深刻印象。20年後,學習音樂的她也站上了中央大街的二樓陽臺,穿著禮服演奏起了悠揚的樂曲……

  哈爾濱的浪漫和優雅,讓這座城市屢上熱搜,其中,中央大街的陽臺音樂表演功不可沒。近日,記者在楊璐表演結束後,聽她聊起了音樂、城市以及她的夢想與熱愛。

  “其實我的專業是琵琶 小提琴是選修的”

  大大的眼睛、甜美的聲音,28歲的楊璐是個美麗的姑娘,被網友和朋友們親切地稱呼為格格。“格格是我的小名,大家都這樣叫我,我就用它來做網名了。”楊璐告訴記者,她從小就特別喜歡音樂,不到6歲就開始學習琵琶,“我小時候就對音樂陽臺印象深刻,覺得既浪漫又優雅,很羨慕在上面表演的人。沒想到有一天我也能站在陽臺上為大家表演。感覺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兒時的夢想,特別有成就感。”

哈爾濱90後女孩楊璐:我願成為中央大街陽臺上的“音樂風景”,與你美麗邂逅

楊璐在音樂陽臺演奏

  楊璐大學時學的是音樂表演專業,畢業後她成了一名初中音樂老師。“我對音樂有著太多的熱愛,所以除了琵琶之外,還利用業餘時間學習了古箏、架子鼓、吉他、小提琴等樂器,其實我的專業是琵琶,小提琴是選修的。”楊璐不僅自學多種樂器,還獲得過多個國內國際獎項。

  “-35℃環境下表演 小手指僵了一週”

  2022年,楊璐經朋友介紹開始了中央大街陽臺音樂表演。“其實每逢‘哈爾濱之夏’時,我都會參加一些音樂表演活動,比如在防洪紀念塔附近搭臺的表演。”楊璐向記者介紹,中央大街上有很多陽臺,但表演時間一般都在夏天,只有她表演的這個陽臺春夏秋冬都有表演。

  冬季裏一首《如願》被楊璐嫺熟地演奏而出,熟悉的旋律引得圍觀群眾鼓掌歡呼,大家通過楊璐和其他同伴的表演看到了哈爾濱的浪漫、優雅和美麗,也愛上了哈爾濱這座音樂之都。而在這熱鬧場面的背後,是楊璐僵了一週的小手指。“我記得那幾天特別冷,大概有-35℃,我一直戴著露手指的手套堅持演出。”楊璐告訴記者,一首曲子下來,她的手指被凍得麻木,“最嚴重的時候,一週的時間,我的小手指都沒有知覺,僵了一週,我只能一直通過按摩來緩解。”冬天表演,楊璐經常會感冒,有時甚至是剛好沒幾天又開始打噴嚏,但是為了喜愛她的人們,她一直堅持表演。“好多人都是在網絡上知道這個音樂陽臺的,他們特意在假期‘飛’來打卡,我不想讓大家有遺憾。”説到這裡楊璐有些靦腆,“大家非常熱情,會在下面為我駐足、歡呼、鼓掌。我非常感動,尤其週末人群密集的時候,讓我有一種高光時刻的感覺。”

  “網友和遊客的關心 讓我覺得特別溫暖”

  楊璐平時就喜歡用短視頻記錄生活,她在音樂陽臺的表演也同樣用短視頻和直播的形式向網友們展現。“我做短視頻大概有一年多的時間了,粉絲從最初的幾百到現在的1萬多。”楊璐一邊説一邊給記者展示手機上收到的溫暖留言,“格格,身體好點了嗎?”“我們都想你了!”“注意保護自己的身體,我們等你回來。”原來前段時間,楊璐因病休息了一段時間,而她的粉絲們一直在關心著她,讓她感覺特別溫暖。

  2022年冬天,像往常一樣表演的楊璐,突然發現直播間裏涌進了很多網友,“從一開始的幾十人到幾百人,最後我的直播間有幾千人。”楊璐説,原來那天她上了同城熱搜榜第一,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越來越多的網友開始關注她。“我曾收到過網友寄來的一包暖寶寶,他不知道我的名字,也不知道我的電話,於是把暖寶寶寄到了音樂陽臺,寫著格格收。”楊璐告訴記者,她至今也不知道這位網友是誰,只能通過地址判斷是外地的小夥伴,“還有很多小夥伴給我送熱飲,特意來看我就是為了給我加油,我覺得天氣是冷的,人心是暖的。”

  “同事和學生都成了我的粉絲”

  漸漸地,哈爾濱音樂陽臺表演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和關注,而楊璐也得到了更多的關注。“有一次表演,我看到我的學生在陽台下面,和我對視後,他笑得可開心了。其實我們學校離中央大街挺遠的,他們仍會特意來看我。”不僅如此,學生們還在她發佈的視頻裏驕傲地留言:“這是我的琵琶老師!”

  這學期開學後,有一次,一個班的同學下課時來到辦公室,每人手裏都拿著筆和本,他們是特意來找楊璐簽名的。“我當時一愣,然後他們班的一個同學説看見我的直播了,有那麼多人關注我,他們想要簽名。”不僅學生們視楊璐為偶像,就連她的同事也成了她的粉絲。

  “很多人通過網絡、中央大街音樂陽臺認識並關注到我,我也因此收穫了很多新朋友,除了開心,更多的是感動。”楊璐表示,“感謝家鄉哈爾濱這座充滿文化藝術氣息的城市,帶給了我諸多溫暖,給了我一個實現夢想的機會。”生於愛樂之城的楊璐,終於有一天,讓自己也活成了這座城市的音樂風景,與無數的市民和遊客,通過音樂美麗邂逅。(生活報記者 劉維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