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世界環境日丨書寫美麗龍江新答卷
2023-06-05 10:07:14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劉才星責編: 趙瀅溪

  這是一份來自黑龍江的生態答卷:2022年,全省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95.9%,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優;全省地表水優良水體比例同比上升14.1%,增幅居全國第三,松花江幹流國控斷面水質歷史上首次全部達到Ⅲ類;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100%,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夏有涼風冬有雪,捧出綠色就醉人。”豐富的自然資源和良好的生態環境,已經成為龍江高品質發展的一張閃亮名片。作為生態大省,黑龍江省保護好這片黑土地上的大森林、大濕地、大湖泊,全力為子孫後代建設一個清潔的美麗家園。

  建設綠色龍江,實施生態振興,築牢祖國北方的生態安全屏障,我省勢在必行,也誓在必贏。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讓龍江綠水青山“顏值”更高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打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守護民生福祉的重要手段。

  七台河市,這座因煤而興的“煤城”,近年來告別了灰塵漫天的污染天氣,經過治理完成了華麗轉變——2022年,該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一。

  位於桃山區的桃山公園,藍天白雲與山林相互映襯,風景如詩如畫。50多歲的張振強來到公園裏散步。自小生活在七台河的他對空氣品質的改變感慨頗深:“這幾年,空氣越來越好了,在家裏開窗戶也不進灰了。現在提到七台河,沒人説是‘煤城’了。大家都誇環境特別好!”

  七台河市生態環境局局長王心浩介紹,七台河緊盯煤炭資源領域,在全省率先開展了焦爐超低排放改造和揮發性有機物治理和燃煤設施拉網式排查調查,徹底解決了長期困擾七台河市生態環境工作的難題。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

  近年來,黑龍江省聚焦“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通過狠抓環境污染治理,解決了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問題。

  因此,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品質實現了歷史性新改善。2022年,大興安嶺地區、黑河市、鶴崗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9.5%,牡丹江市地表水優良水體比例連續兩年排名全省第一……這一系列成績意味著我省正逐步加快實現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願景。

  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辦公室主任劉士奇説:“守護好龍江的綠水青山,是我們的職責和使命。我們將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大重污染天氣應對、水生態環境治理、土壤安全防護等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力度,不斷提升龍江綠水青山的‘顏值’。”

  推進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整改 讓天更藍水更清

  在齊齊哈爾市昂昂溪區雁溪湖,碧波盪漾,不時有附近的村民來到湖邊遛彎。“看這湖邊的鳥,已經很多年沒見到過了,現在又飛回來了!”勝合村村民吳志全説。

  曾經,這裡是一處散發著難聞氣味的納污坑塘,坑塘內的黑臭水體嚴重影響著周邊居民的生活。

  2018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期間,督察組提出納污坑塘污染環境問題。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對昂昂溪區納污坑塘黑臭水體環境污染問題掛牌督辦。

  齊齊哈爾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郭強介紹,為了將坑塘內的黑臭水體徹底整治,昂昂溪區在納污坑塘東岸建設了一個臨時污水處理站、兩座底泥堆場,並對昂昂溪區污水處理廠進行了改造,還在污水處理廠東側建設了日處理5000立方米的永久污水處理設施。

  “我們聘請專家對納污坑塘治理進行兩次論證,形成了一套成熟完整的治理方案。在保障坑塘內水質長期穩定、水質污染情況不再反彈的情況下,在坑塘周圍進行景觀建設,為周邊居民提供休閒娛樂的場所。”郭強説。

  昔日納污坑塘蛻變成為雁溪湖,美麗的生態景色又在昂昂溪區重現。雁溪湖是我省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的一個縮影。

  2021年12月3日至2022年1月3日,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在我省進行,黑龍江省將督察反饋意見分解為55項整改任務,2022年需完成整改的16項任務已全部完成,剩餘39項均按序時推進,轉辦的2330件信訪案件已辦結2163件,階段性辦結167件。

  劉士奇表示,黑龍江省將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問題整改作為重大民生工程,按照2023年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部署,黑龍江省將重點聚焦鞏固整改成果和開展整改攻堅行動,緊盯24項年度整改任務和167件階段性辦結信訪案件,加密與黑龍江省直部門會商對接,強化專家論證和技術支撐,合力推進問題解決。

  多舉措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 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在黑龍江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由於多年來對東方白鸛的保護與人工招引工作成效顯著,這裡被稱為“中國東方白鸛之鄉”。

  在保護區內,一隻東方白鸛在天空中扇動著翅膀,緩緩落在築起的人工招引巢中,這裡是它經過長途跋涉,遷徙到北方的“家”。

  黑龍江省保護區管理局科研宣教科科長朱寶光介紹,自1993年開始,保護區逐步探索開展東方白鸛人工築巢招引工作。針對東方白鸛喜歡在高大喬木上築巢繁殖生態學特性,保護區開始在島狀林中選擇適宜的樹木開始築巢招引。

  30年的東方白鸛保護之路中,保護區人工招引巢結構由原來的單一人工樹巢更新優化到鐵質三腳架招引巢,招引成功率逐漸提升。截至目前,保護區已經招引了741對東方白鸛在這裡棲息繁殖,並且成功繁育幼鳥2193隻,為全球東方白鸛物種保護貢獻了近四分之一種群數量。2022年,黑龍江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東方白鸛保護工作入選生態環境部生物多樣性優秀案例。

  近年來,隨著黑龍江省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力度不斷加大以及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國家級保護動植物陸續“現身”龍江。目前,黑龍江省擁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32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84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2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41種。

  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自然生態處處長李娟表示,2022年,黑龍江省制發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實施方案和責任分工臺賬,組建全省首批生物多樣性保護專家庫。今年,黑龍江省將修訂發佈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謀劃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黑龍江日報記者 吳玉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