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公園一隅。
健身休憩。
象棋口袋公園。
開門見綠、抬頭賞景,花鳥為鄰、綠意環繞……在哈爾濱,越來越多的市民發現,曾經閒置的邊角地、街頭綠地,如今變成了精緻靈動的口袋公園。這些小巧的綠色空間不僅提升了城市“顏值”,更成為居民休閒娛樂的“幸福驛站”。
近年來,哈爾濱市把口袋公園建設作為推進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舉措,通過“織補”“繡花”等建設手法,利用城區邊角地、閒置地等離市民最近的地方,已建成137座口袋公園,並針對周邊人群的需求,融入功能相宜的公共服務設施,切實提升城市公共空間品質,讓“推窗見綠、出門即景”的理想生活願景觸手可及。
見縫插“綠” 實現城市微更新
“以前這裡是一片雜亂的空地,現在變成了小公園,有座椅、涼亭,還有漂亮的花草樹木,老年人散步、聊天方便多了!”近日,家住南崗區愛達盛錦小區的市民張大爺,對家門口新建的和諧遊園讚不絕口。這個佔地5270平方米的口袋公園,如今已成為周邊居民日常休閒的好去處。
“小而美”的口袋公園是豐富城市綠化景觀的重要方式。近年來,哈市以“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為目標,結合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拆違等工作,優先選取城區邊角地、閒置地等“留白”空間整治“美顏”,全力打造精緻口袋公園。在因地制宜改造更新綠化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周邊居民的需求,落實適老化、適兒化和無障礙改造,讓百姓既“賞綠”又“享綠”。
10日,記者來到位於南崗區永興路與鐵晶街圍合區域的一處口袋公園——凱旋遊園,700余平方米的彩色廣場點綴著造型簡約的休閒座椅,植被蔥鬱,市民在園內悠閒漫步。
據了解,該口袋公園原場地因周邊小區開發,遺留大量建築垃圾,成為城市閒置空間。去年,南崗區城管局充分挖掘綠化潛力,設計以“城市生態修復與活力重塑”為核心理念,將此片空地升級改造成口袋公園,為周邊居民提供了一處親近自然、健身休閒的場所。如今,市民孫瀟每天都會來此晨練:“以前下樓沒處去,現在家門口就有小公園,環境好,心情也好。”
哈爾濱市南崗區城管局綠化科科員莽崑崙介紹,在此處口袋公園建設中,不僅精心佈局功能設施,還依循原有地形地勢塑造了富有層次感的立體景觀。在樹木栽植上,採用生態優先與景觀營造相結合的設計手法,構建多層次植物群落,栽植雲杉、花楸、山杏、連翹、紫丁香等鄉土樹木,通過植物花期、葉色與季相變化營造四季景觀,完成從城市廢棄場地到兼具生態與休憩功能綠地空間的改造升級。
因需而動 構建“一園一品”
近年來,哈爾濱在建設口袋公園過程中,充分挖掘市民生活需求,將社區活動、文化展示、科普教育等功能融入口袋公園建設中,進一步釋放口袋公園價值。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道裏區北安街與安道街交叉口的一處以象棋為主題的口袋公園。該公園佔地630平方米,以中國象棋的棋局為設計靈感,巧妙結合鏤空與實體造型。公園內,棋子元素被巧妙運用,搭建出休閒亭、石鼓、石凳和棋盤,為市民提供寬敞的休閒空間。
“這裡原來是城市更新改造後剩的一塊空地,我們的初衷是利用這種狹小區域,開展口袋公園建設。”道裏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園內大大的“相”字是一個隱形手機充電站,可供休閒者就地充電。敞開式的結構使公園成為一個“沒有圍墻的棋牌室”,將文化娛樂、健身休憩和鄰裡社交融為一體。
在道裏區,與象棋口袋公園功能類似的還有一處位於群力融江路附近,佔地面積6000平方米的消防口袋公園。它集消防科普宣傳、休閒娛樂於一體,設置了消防知識科普區、消防裝備展示區、消防歷史長廊區、親子互動區、拍照打卡區、標識標誌區六個區域,為向市民普及消防知識提供了宣傳陣地。
提質增量 家門口擁抱“詩和遠方”
口袋公園作為一種面向公眾的小型、多樣化且具備遊憩功能的綠化活動場地,對城市環境有著顯著的改善作用。它能有效緩解城市熱島效應,增強城市的整體生態功能,並且很好地滿足高密度城市中心區居民就近休閒的需求。2025年預計完成10個口袋公園建設。
“目前,哈市在口袋公園數量和建設標準上還有需要提升之處。”哈爾濱市政協委員劉仁輝建議,哈市園林部門應明確口袋公園建設標準,細化口袋公園服務內容,制定相關政策,積極引導此類公園的建設和發展。充分挖掘冰城特色,將綠色生活方式及文化理念巧妙地引入口袋公園,在園內適當引入一些符合社區特點的主題文化,增加公園的趣味性,引導居民健康生活。
“要使每一個口袋公園在規模、形態和功能上都能與周圍的城市空間融合發展,成為市民美好生活的空間依託。”劉仁輝建議,立足城市的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基底,因地制宜建設口袋公園體系,使其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運營、維護,在拓展城市綠色公共空間的同時,成為展示城市文化底蘊的窗口。(文/記者 劉瑞 攝/記者 蔣國紅)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