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蘭烘焙協會組織會員舉辦蛋糕製作體驗活動。
組團參加中俄博覽會。
助農直播。
原標題:“呼蘭味道” 品牌飄香 呼蘭區集聚新動能解鎖農業發展新密碼
東北老式烤鵝、多味低脂糯玉米、經典主題喜糧、原漿白樺汁飲料、呼蘭好禮精品禮盒……今年年初以來,呼蘭區域內農副産品深加工企業新品扎堆亮相,産銷兩旺,憑藉純正原生態和綠色品質廣受青睞,持續擦亮“呼蘭味道”品牌。
呼蘭區地處北緯45°“黃金種植帶”,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物産豐饒。作為農業大區,近年來,呼蘭區委區政府依託得天獨厚的區位條件和資源稟賦,統籌域內農副産品深加工企業,多措並舉、多點發力,全面培育“呼蘭味道”品牌,推動綠色農産品深加工提質增效。
做優服務 激活品牌新勢能
呼蘭區錨定“呼蘭味道”品牌精塑戰略,聚焦中小企業需求,以“政企對接聯絡員、地域特色宣傳員、企業服務專員”角色,通過搭平臺、拓渠道、強服務,多維度激活品牌勢能,讓飽含呼蘭地域特色的優質産品從工業園區、鄉鎮街道、田間地頭走向廣闊市場。
“我們嚴格落實領導包聯企業制度,區級領導分行業包保企業,開展‘敲門行動’,定期入企聽建議、解難題。”呼蘭區工科局副局長劉勵説。依託黨政班子周例會機制,呼蘭區及時梳理解決企業發展問題。通過育企業提規模,興利米業、勝武食品等11戶骨幹企業經技術轉型、規模擴張等實現加速發展,新增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獲省市獎勵920萬元。同時,為老字號企業爭取政策扶持,推薦海農壹品、勝武食品等4家企業獲省市資金支持328萬元。
在品牌長效發展上,該區加快推動呼蘭馬鈴薯、韭菜、大蔥、雞蛋等農産品地理標誌向國家保護産品轉化,成立全市首家鵝産業協會和全省首家烘焙協會,發起“大鵝之鄉”“烘焙之鄉”創建;匯聚14家企業的101款産品,推出“呼蘭好禮”精品禮盒及旗艦店,與浙江旺源德等企業建立穩定合作,為品牌注入持續動能。
深耕培育 注入品牌新內涵
在呼蘭區繁華地段南二道街,“呼蘭老字號”展館及門店顧客進進出出,絡繹不絕,從今年年初開業以來,這裡成為市民和遊客選購本地名優特産的新去處。
呼蘭區通過深耕“老字號”與“哈優品”培育,為“呼蘭味道”品牌注入新內涵。在第五批“哈爾濱老字號”申報中,呼蘭區推動9家企業參與,5家成功入選,佔全市獲評企業近七分之一。截至目前,全區擁有“龍江老字號”3家、“哈爾濱老字號”5家,品牌梯隊持續壯大。“哈優品”申報工作中,21家企業參與評選,14家成功入圍,有效提升了呼蘭地域品牌的知名度與市場認可度。
今年1月,呼蘭區老字號協會成立,為33家會員企業提供政策解讀、市場推廣、展會組織等服務,搭建起資源整合與協作交流平臺,進一步激活了老字號品牌的區域集群影響力,為“呼蘭味道”品牌發展增添了新動能。
數字興農 拓寬品牌新市場
“福山騰飛牧業聚焦産品研發,推出《福山牌》東北老式烤鵝、鵝肝腸等新品,通過參加杭州沸點私域大會等國內大型展銷會,拓寬銷路、提升效益。”呼蘭區商糧局局長白麗楠對轄區企業發展瞭如指掌。呼蘭區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聯動,持續擴大“呼蘭味道”品牌影響力,讓區域特色産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呼蘭區巧借活動矩陣造勢,將品牌推廣與文化、生態、消費深度融合。依託蕭紅文化周、國家級生態原産地産品保護區授牌儀式、濕地露營藝術節等活動,借文化與生態IP傳播品牌故事;聯合舉辦“數商興農”助農直播,邀請網紅團隊帶貨,借力電商選品會等活動觸達更多消費者;創新與6家加油站合作植入展銷,舉辦“慶豐收”展銷會、首屆“6·18”電商節,組織百家企業攜千種産品走進步行街,讓“呼蘭味道”融入市井生活。同時,組織企業參與哈洽會、上海進博會、中俄博覽會等國內外展會,推動品牌“出海”;聯動各級媒體及新媒載體,全方位提升“呼蘭味道”的知名度與傳播力。
示範引領 賦能品牌新活力
“公司産品已拿到美國食品FDA認證、日本有機認證、韓國産品年檢。”奧利施農業董事長果融春介紹,目前,總投資500萬元、按照國際食品BRC體系認證改造的奧利施農業生産線已投入試運行,今年將全部達産。
呼蘭區聚焦農副産品深加工,通過推動企業裂變成長、延伸産業鏈條,持續為“呼蘭味道”品牌注入發展活力和動力,成效顯著。以奧利施農業為典型引領,全區農副産品深加工企業加速升級。谷多食品數字化生産線、福山騰飛牧業鵝熟食品深加工等超千萬元項目投産;依託鵝産業優勢引入1.03億元資本,建設集屠宰、加工、保鮮及鵝毛加工於一體的閉環産業鏈,文秀大鵝孵化養殖標準化基地完成擴建。
今年,呼蘭區夯實農業發展基礎,推進三大糧食作物單産提升,農作物實播207.58萬畝,打造全國綠色食品原料基地50萬畝,落實適度規模經營60萬畝、高標準農田30.4萬畝,種植蔬菜4.53萬畝、鮮食玉米4.2萬畝,發展小龍蝦養殖1667畝及4個冷水魚養殖提升項目。目前,已培育龍頭企業10戶,6戶企業申報省級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呼蘭寒地雞”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産品名錄。
上半年,呼蘭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4.8億元,同比增長5.7%。下一步,呼蘭區將通過編制農産品精深加工業發展方案、創新品牌推廣、整合優質資源,抓住“向北開放”機遇,推動“呼蘭味道”邁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文/攝 姜天琦 白銘波 王燦 記者 劉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