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龍江    |     直觀中國     |     高端訪談    |     原創     |     名企品牌     |     龍遊天下
龍江“高校星火館”點亮科普之光
2025-10-16 09:26:19來源: 黑龍江日報編輯: 朱建輝責編:

龍江“高校星火館”點亮科普之光

哈工大中心國之重器廳展出的科技模型。

龍江“高校星火館”點亮科普之光

老師為學生講解科學原理。

  原標題:從實驗室到公眾生活 龍江“高校星火館”點亮科普之光

  當高校實驗室的精密儀器走出象牙塔,當博物館的珍貴藏品與公眾生活相遇,科普便不再是深奧的知識宣講,而是通俗易懂的科學啟蒙。日前,中國科協青少年科技中心公佈高校科普品牌示範工程(高校星火館)入選高校名單,由黑龍江省科協推薦的我省8所高校憑藉各具特色的科普平臺入選。其中,黑龍江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3所高校入選試點高校,齊齊哈爾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齊齊哈爾醫學院、黑河學院5所高校入選建設高校。近日,記者走進部分入選“高校星火館”,探尋高校將科教資源科普化的創新路徑和成功實踐。

  硬核科技化身趣味課堂

  在人來人往的中央大街上,哈工大中心別具特色,吸引外地遊客和學生們不由自主地走進去一探究竟。作為全國高校首個在主要城市核心商業區建設的大學精神文化形象展示平臺,中心集中展示了哈工大的科研成果和傑出人才培養成就。

  近日,記者走進哈工大中心,看到參觀者正在聚精會神地看著傑出人才廳裏的校友展示,這裡張貼著許多優秀校友的照片以及他們科技報國的感人故事。

  走進國之重器廳,可以看到嫦娥五號著陸器上升器、火星車、紫丁香系列衛星等高科技展品。參觀者可以通過圖文展示、實物模型、空間互動等方式近距離感受展品帶來的科技魅力。

  哈工大課堂展廳是哈工大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這裡會不定期地舉辦青少年科普活動。在近期舉辦的揭秘電池技術與水循環奧秘的課堂上,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與化學學院副院長、教授杜春雨為小朋友們帶來了生動的科普講座。杜春雨以“我們的生活如果沒有電會怎麼樣?”這一問題為引,將小朋友們的思緒帶入到充滿想像的“電世界”。杜春雨説:“希望這門課能引領大家在未來發揮無限創意,研製出能量密度更高、更能引領生活變革的電池産品。”

  小學生張騏(化名)是哈工大中心的常客,也多次參加過“哈工大課堂”活動。每次來到哈工大中心,張騏都會與下棋機器人玩一盤三堆棋遊戲。最近,張騏學習到了一些和計算機有關的知識,她説:“我了解到了陳光熙爺爺在哈工大創建新中國第一個電子計算機專業的艱苦歷程,聆聽著陳光熙爺爺跨越一個世紀的愛國情與報國夢,我的內心被深深觸動。”

  哈工大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建設高校科普品牌示範工程(高校星火館)項目的主要展示平臺,哈工大中心已累計接待遊客超300萬人次。舉辦各類品牌科普講座410余期,舉辦的“哈工大課堂”活動吸引超1670萬青少年參與。

  今年9月是首個全國科普月,為了配合“高校星火館”的建設,哈工大中心舉辦了多場“哈工大課堂”活動,講座內容涵蓋神舟飛天、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等一系列國家重大科技探索活動背後的關鍵知識和科學方法,並舉辦強國系列科普講座,為提升公眾科學素養貢獻力量。

  解鎖寒區“水科學密碼”

  在黑龍江大學校園裏,藏著一處專為“寒區水利”而生的科普基地——寒區水利科普教育基地。這裡整合了水利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寒區地下水研究所等核心平臺,1120平方米的空間裏,一流科研儀器與特色實驗裝置整齊排布,成為公眾尤其是青少年探秘寒區水科學的“零距離課堂”。

  每年“世界水日、中國水周”,黑龍江大學的寒區水利科普教育基地總會變身科普樂園,海報展覽鋪開水資源保護知識畫卷,徵文活動徵集青少年對“水”的奇思妙想,科普講座則邀請專家拆解寒區水利奧秘。黑龍江大學寒區水利科普教育基地負責人戴長雷教授介紹,截至目前,寒區水利科普教育基地已接待500余名大中小學生開展研學實踐,超50場科普講座通過多渠道傳遞知識,累計惠及1萬餘人次,短視頻平臺發佈的系列科普視頻瀏覽量更是達到近百萬,讓寒區水利知識突破地域限制,走進更多人視野。

  支撐起這場科普盛宴的,是一支專業又熱忱的隊伍。戴長雷告訴記者,寒區水利科普教育基地共有32名兼職科普人員,均為水利領域專家,深耕凍土水文、寒區水災害管理、國際河流水文地理等方向。依託寒區水利科普教育基地平臺,“亞美寒區水文地理暨冰上絲綢之路踏察研討會”“水蘊大講堂”等系列會議接連舉辦。“近五年,寒區水利科普教育基地已經申請12項省、市科協科普項目,持續為寒區水利科普注入新活力。我們希望可以讓冰雪之下的‘水智慧’被更多人看見、讀懂。”戴長雷表示。

  在今年,黑龍江大學成為“高校星火館”試點高校。配合“高校星火館”的建設,黑龍江大學已正式對公眾開放寒區水利科普教育基地。為進一步激活科普活力,黑龍江大學還將開放物理演示與探索實驗室、黑龍江大學博物館以及國家甜菜種質資源中期庫等科普基地,持續向公眾呈現具有吸引力的科普內容。

  生動科普讓新材料“活”起來

  晦澀的科學知識可以通過生動的科普展示轉化為激發青少年敢於創造、善於創造的力量,哈爾濱工程大學的“材化未來”科普教育基地就是最好的例子。在“材化未來”科普教育基地舉辦的科技作品展活動上,10余件平時無法看到的前沿新材料集體亮相,成為全場焦點。從可提升牙科治療精度的“安齒特-新型多層複合鍍層金剛石車針”,到助力電子設備微型化的“智慧型焊錫-電子裝聯新材料”,再到能抵禦極端高溫的“鎳基高溫合金”與守護LNG船安全的“含銅耐腐蝕高錳鋼”,每件展品都配有專業講解,可以讓學生直觀感受材料科學對醫療、電子、能源等領域的革新力量。

  “互動體驗區是科技作品展活動中最受歡迎的展區。”“材化未來”科普教育基地副主任、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劉東平介紹,互動體驗區裏有很多可以讓學生參與互動的展項。其中,“繽紛泡泡”可以用特殊溶液吹起巨型泡泡,展現表面張力的奇妙;“水精靈”讓學生親手調配凝膠,見證化學反應的神奇;“大象牙膏”則以噴涌的泡沫,將氧化還原反應的能量感拉滿……在動手操作中解鎖科學樂趣。

  “我們舉辦科技作品展的意義不僅是為了讓青少年近距離觸摸專業前沿,讓‘新材料’從課本走進現實,更希望可以在他們心中種下‘用材料改變世界’的種子,為培養高素質材化人才奠定堅實基礎。”劉東平説。

  為推動“高校星火館”建設,今年哈爾濱工程大學還組織了E唯協會科創啟蒙、“材創時代,化夢未來”科技作品展等多項活動。

  全國科普月期間,黑龍江省科協組織開展“共探高校星火館”活動。依託高校舉辦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形成具有區域特色的高校科普工作格局。未來,“高校星火館”的建設將繼續打破圍墻、連結社會,讓科研之智持續滋養公眾科學素養,為建設科技強國注入來自龍江的鮮活動能。(文/王思琦 記者 彭溢 攝/王思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