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錦象嶼農産迎來一輛輛滿載豐收的運輸車。在富錦象嶼農産,942座現代化倉囤巍然矗立,智慧保糧系統能精準捕捉糧堆0.1℃的溫差變化,將儲糧損耗控制在1%以內。圖片由受訪單位提供
原標題:回眸“十四五”鏡頭裏的“十四五”·農業 全省糧儲完好倉容超4200億斤
◎“十四五”期間
47個省市級儲備糧承儲企業完成25.5億斤倉容升級改造,新建17.4億斤高標準倉容
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投資72.4億元開展64個中央投資建倉項目,覆蓋12個地市31個區縣
“十四五”期間,我省糧儲部門協同發力,以倉容擴建、技術革新、佈局優化為抓手,推動糧食倉儲能力實現質的飛躍,讓“中國飯碗”裝得更滿、端得更牢,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築牢龍江根基。
在省糧儲局的統籌推進下,全省倉儲設施持續升級。5年來,全省完好倉容達4209.8億斤,較“十四五”初期增加238.8億斤;低溫準低溫倉容達367.8億斤,新增148.4億斤,為糧食綠色保鮮提供堅實保障。通過實施糧食綠色倉儲提升行動,47個省市級儲備糧承儲企業完成25.5億斤倉容升級改造,新建17.4億斤高標準倉容,全面適配低溫綠色儲糧技術,實現省級儲備糧綠色生態儲存,成功實現從“儲得下”到“儲得好”的轉型。同時,省級政府儲備糧垂直管理體系的建立,讓10家國有糧食企業納入直接管理,實現“人、財、物、糧”全鏈條管控,確保儲糧安全。
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則以項目建設優化儲備佈局,為龍江糧倉添磚加瓦。“十四五”期間,累計投資72.4億元開展64個中央投資建倉項目,覆蓋12個地市31個區縣。伊春直屬庫的增設,五大連池、富錦、同江3個新庫區的建成,填補了區域儲備空白,讓儲備網絡更趨完善。項目全部竣工後,轄區標準倉房規模增長70%以上,中央儲備調節能力與安全保障水準大幅提升,與地方倉儲體系形成互補合力。
科技賦能讓倉儲監管更智慧高效。“數字龍糧”監管服務平臺實現658個庫區、8344棟倉房視頻監控“五個全覆蓋”,4.4萬餘個攝像頭織就“監管一張網”,累計處置30萬餘條風險預警信息,成為全國首個實現政策性糧食全時全域監管的省份。智慧化、數字化手段貫穿糧食存儲全流程,讓每一粒糧食都處於精準管控之下。(記者 宋晨曦)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