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等離子體環境模擬與研究系統。
變構態懸架火星車。 圖片由哈爾濱工業大學提供
浩瀚太空,再次刻下中國人的足印。北京時間2025年11月1日4時58分,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順利打開“家門”,歡迎神舟二十一號航天員乘組入駐中國空間站。這是中國航天史上第七次“太空會師”。飛行任務成功背後,是哈工大多項科研技術提供的“硬核”支撐。
聯合研製問天艙小機械臂多次支持航天員完成出艙活動、艙外航天服關鍵部件保障航天員生命安全、攻克空間站交會對接難題……載人航天工程這條問天之路上,每一道航天軌跡都留下哈工大人智慧和力量的烙印。
“十四五”以來,哈工大黨委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賀信精神,縱深推進人才培養、隊伍建設、科學研究、內部治理四項重點領域改革,一大批關鍵指標實現躍升、走在了全國高校前列。該校聚焦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戰略定位,佈局一批大項目、大工程、大平臺,不斷提升再造新一批“國之重器”硬核能力,取得了一批原創性、引領性成果。
2024年2月,該校牽頭建設的我國航天領域首個、東北地區首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裝置”正式通過國家驗收。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空間環境與物質作用基礎科學研究平臺,已成為支撐我國開展重大前沿探索的重器利器,已成功支撐中國空間站、嫦娥六號等十余項國家重大航天工程,累計為國內外科研團隊提供超過6萬小時的實驗服務。
同時,該校錨定國之重托,聚焦“真問題”建強“有組織”科研體系,以“大師+團隊”開展大兵團作戰,圍繞空間站建設、探月、探火等重大工程任務,推動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快速突破,助力航天強國、製造強國等強國戰略,以為國而“新”的膽識走出破局之路。
一批關鍵技術助力打造國之重器。
空間站機械臂是中國空間站系統四大關鍵技術之一。哈工大空間機器人實驗室技術抓總研製的問天艙機械臂項目,突破了靈巧操控等關鍵技術,圓滿完成支持航天員出艙、載荷安裝照料、空間站巡檢等共計60余次在軌任務。
在探月工程中,該校牽頭實施月面採樣關鍵技術攻關,聯合研製嫦娥五號、嫦娥六號鑽取採樣系統,助力嫦娥六號圓滿完成人類歷史上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任務,刷新了人類月球無人自主鑽取單次採樣量世界紀錄。
在火星探測領域,該校協助研製變構態懸架火星車,突破傳統輪式移動模式,助力祝融號實現我國首次火星表面巡視探測。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形狀記憶智慧展開結構技術解決了國旗長時間鎖定、低衝擊可靠展開的關鍵技術難題,使我國成為世界上首個將形狀記憶聚合物複合材料智慧結構應用於深空探測工程中的國家。小衛星研製連戰連捷,成功研製發射多顆衛星,累計自主研製發射小衛星36顆。
此外,新一代飛船輕質多尺度抗燒蝕防熱複合材料技術,為未來載人登月和行星探測等重大工程提供關鍵技術支撐;長時耐高溫陶瓷基透波材料及應用技術,解決了極端環境下透波材料“透波-承載”功能一體化的技術難題。
該校持續推動人才評價“破五唯”“立新標”,構建從原始創新到重大項目組織實施的完整鏈條,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高層次學術團隊不斷涌現,一批原創研究成果登上國際頂級學術期刊,“十四五”牽頭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99項,相比“十三五”增長175%。
新征程上,哈工大將牢牢把握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的實踐要求,主動扛起航天第一校“尖兵”重任,矢志打造新一批國之重器,為加快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産力勇當開路尖兵,再作卓越貢獻。(記者 趙一諾)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