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趙超陽。
全國低空經濟無人機行業産教融合共同體成立大會(資料片)。
無人機及相關設備。
學生們在實訓基地學習(資料片)。本文圖片均由受訪單位提供
原標題:産教融合 培養更多複合型“新農人飛手” 龍江職教 翱翔低空賽道
日前,在北大荒通用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實訓基地裏,一架大疆T100掠地而過。遙控器前,無人機飛手蘇雲昊、朱春雨正屏住呼吸操作機器。此刻,他們的身份已從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的學生轉變為無人機駕駛員與教練員——像他倆這樣年人均飛行超500小時、作業面積達12萬畝的“新農人”,北大荒生産一線已擁有近500名。他們從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走出,用智慧為農業插上科技翅膀。
從牽頭成立全國性産教融合共同體,到構建“空天地一體化”倣真實訓基地;從緊急馳援哈爾濱市阿城區滅蟲害,到培養出省級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趙超陽,黑土地上的職教故事,由此翻開“低空”篇章。
A
平臺為翼 聚勢而飛
“我們依託北大荒産教資源,優化課程體系,將建設‘空天地一體化’實訓平臺,培養懂技術、愛農業的複合型人才。”“我們以‘三海一核’特色佈局低空技術五大應用場景,將助力共同體成為行業高地。”“我們依託‘低空經濟+農業’模式,將整合智慧植保無人機研發成果,與共同體成員共建從技術研發到田間推廣的閉環生態。”“我們將依託肇東機場資源,推動無人機在農林作業、科普教育場景的規模化應用,構建産教融合生態鏈。”……今年7月,“全國低空經濟無人機行業産教融合共同體”正式成立。活動現場,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黨委書記鄭克斌、哈爾濱工程大學校長助理耿敬、東北農業大學副校長孫世鈞、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劉國馳這4位理事長單位代表在接受採訪時分別表示。
“我們要讓産教融合從‘紙上藍圖’走向‘實踐落地’。”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副校長劉再霄告訴記者,隨著國家低空經濟戰略的深入推進,學校敏銳捕捉到了産業發展機遇並率先邁出産教融合步伐。此次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牽頭,聯合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共同發起“全國低空經濟無人機行業産教融合共同體”,迅速吸引了全國近200家單位加入,覆蓋新疆、西藏、青海、內蒙古等地,相關成果獲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官網轉載,成為全國低空經濟産教協同的“龍江樣板”。
“如今,我校已與北大荒各農(牧)場、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等企業建立穩定合作,形成了‘需求導向—人才培養—技術服務—成果轉化’的閉環生態。”劉再霄説,作為理事長單位,學校積極發揮橋梁作用,已聯合另外兩所高校組成專家團隊,深入北大荒集團紅興隆分公司,圍繞無人機植保瓶頸、智慧農機需求等議題開展實地調研,為後續合作精準奠基。並與哈爾濱工程大學、東北農業大學一起,組織專家為北大荒智慧農業“把脈開方”。
B
注重實訓 育才興農
“在教學中,我們打破傳統課堂邊界,構建‘教室+實訓場+田間地頭’立體化教學場景,並量身定制課程內容。為零基礎學員夯實無人機原理、飛控系統操作等基礎技能,為有經驗的從業者開設無人機測繪與遙感、精準植保等進階課程。”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低空農服裝備技術應用專業群的帶頭人柴煒告訴記者,自2017年開設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起,學校同步推進“技能培養+技術服務+標準制定”,八年時間,871名畢業生、494名現代農業工匠從這裡起飛。
2019年,阿城區豐收鄉出現玉米黏蟲災害。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教師李石和高文昊接到求助後,帶上專業飛防設備連夜馳援,5天完成2562畝農田滅蟲任務。近年來,這樣的實戰服務在學校已成常態,全校師生累計作業20萬畝,航測航拍百餘次,承接黑龍江省軍區全省無人機與反無人機民兵骨幹集約專修訓練,為全省各軍分區培訓民兵教練員;為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培訓114名無人機駕駛員,助力農業保險查勘效率提升3倍;為北大荒集團紅興隆分公司40名基層農技骨幹開展低空經濟專題培訓,推動國防和農業不斷向智慧化邁進。
截至目前,學校參與編寫國家級無人機團體標準3項、黑龍江省團體標準1項、北大荒集團企業標準5項,這些標準為無人機農業植保、低空應急救援等場景提供了科學規範,為農業植保和低空應急救援提供操作依據。
C
錨定賽道 喜報頻傳
黑龍江省第十三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無人機操作員賽項第一名、黑龍江省數字化應用技術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無人機裝調檢修工賽項冠亞軍、黑龍江省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國賽精選項目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賽項銀牌、2025年全國職工職業技能競賽無人機裝調檢修工技能比賽銀牌……近三年來,學校以黑龍江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趙超陽命名的工作室喜報頻傳。在其帶動下,學生團隊在國家級、省級技能競賽中獲獎20余項,教師團隊獲省級教學成果獎6項,研發的7項無人機相關實用新型專利成功轉化,為低空經濟技術創新提供“職教方案”。此外,學校還聯合黑龍江省無人機行業協會承辦“黑龍江省數字化應用技術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暨全省農業林業無人機操作員職業技能競賽”,搭建行業交流競技平臺。2025年9月協辦的黑龍江省“鄉村振興杯”職工技能比武競賽中,學校為農作物植物保護等賽項提供技術支持,吸引全省13個市(地)和北大荒集團、森工系統111名選手參賽,以賽事為紐帶,推動低空技術在鄉村振興中落地生根。
“我們要在智慧農業、黑土保護等領域開展聯合攻關;2026年實現年培訓5000人次目標;在低空物流、應急救援等新場景探索制定行業標準。”站在低空經濟蓬勃發展的新起點,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校長劉玉峰明確了學校將從“低空+農業”深化計劃、“人才賦能”升級計劃、“標準引領”拓展計劃三大方向著重發力。
黑土地托起螺旋槳,龍江低空職教正蓄勢騰飛。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把課堂搬進機庫、把作業寫進田間、把標準推向全國,為現代化新龍江培養越來越多的複合型“新農人飛手”。(盧爽 記者 蔣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