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産業創新 30余名院士專家為洛陽經濟發展“把脈”

2018-08-31 11:49:05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8月29日,為期兩天的“2018聚力産業創新院士洛陽行”活動在洛陽啟動。本次活動由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河南省科技廳,洛陽市政府等共同舉辦,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30余位院士、專家齊聚洛陽,圍繞洛陽新材料、先進裝備製造、高端石化、冶金等技術需求和産業發展,進企業、開座談、設論壇,為洛陽科技創新引領産業轉型出謀劃策、指點迷津,助推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建設和經濟高品質發展。

 調研企業,高端視角觀察洛陽製造

  8月29日上午,30余位院士、專家分組到洛陽市部分重點企業和科研院所參觀調研。

  【焦點圖-大圖(頁面標題:30余名院士專家為洛陽經濟發展“把脈”)】【 移動端-焦點圖】【圖説2】【河南在線-文字列表】聚力産業創新 30余名院士專家為洛陽經濟發展“把脈”

院士專家參觀

  新材料、化工和冶金組先後來到中船重工725所,洛鉬集團和黎明化工研究院,走進生産車間、研發實驗室,與企業、科研院所負責人進行親切交流。院士們表示,洛陽新材料産業體系形成了很好的基礎和態勢,要繼續發揮資源優勢、産業基礎優勢和科研創新優勢,著力發展重點領域,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建設新材料國家高技術産業基地。

  【焦點圖-大圖(頁面標題:30余名院士專家為洛陽經濟發展“把脈”)】【 移動端-焦點圖】【圖説2】【河南在線-文字列表】聚力産業創新 30余名院士專家為洛陽經濟發展“把脈”

院士專家參觀

  先進裝備製造組先後來到中信重工、中國一拖集團和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等企業生産一線實地調研。了解到這些企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院士們指出,要站在建設製造強國的高度解決洛陽製造存在的問題;要不斷引入技術,不斷加大科研投入,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要從技術落地、市場需求的角度認真規劃科研項目,保證技術可應用、項目能落地。

  諮詢座談,高端對話聚焦轉型升級

  8月29日下午,院士諮詢座談會在洛陽市會議中心舉辦。河南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李亞,河南省副省長霍金花,省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劉炯天及中國工程院秘書長陳建峰院士,中國科學院原副秘書長、學部主席團原秘書長沈保根院士等出席座談會,會議由洛陽市委副書記、市長劉宛康主持。

  【焦點圖-大圖(頁面標題:30余名院士專家為洛陽經濟發展“把脈”)】【 移動端-焦點圖】【圖説2】【河南在線-文字列表】聚力産業創新 30余名院士專家為洛陽經濟發展“把脈”

河南省副省長霍金花(中)發表講話

  霍金花表示,洛陽是河南省創新資源比較集中,體系比較完備,成果比較顯著的城市,在先進裝備製造、新材料、化工和冶金等産業領域擁有一定優勢。“十三五”以來,洛陽加快構建現代創新體系,積極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確定了提升産業創新能力,打造中高端産業集群等六大戰略任務,洛陽的發展走到了歷史的新起點。洛陽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充分借助各位院士專家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招才引智的橋梁作用和研判謀劃的智囊作用,以更高的標準、更大的力度,謀劃好和推動洛陽的工作。在推動科技創新,增創發展新優勢,引領河南高品質發展上再立新功,為中原更加出彩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焦點圖-大圖(頁面標題:30余名院士專家為洛陽經濟發展“把脈”)】【 移動端-焦點圖】【圖説2】【河南在線-文字列表】聚力産業創新 30余名院士專家為洛陽經濟發展“把脈”

院士、專家研討

  諮詢座談會上,院士們圍繞産業創新,有針對性地對企業諮詢開展指導,幫助企業提升創新能力院士們表示,將充分發揮智庫的決策諮詢作用,精準把握洛陽産業創新發展需求,提出有指導性、前瞻性和切實可行的建議,同時圍繞洛陽企業技術需求,積極對接,助力企業攻關核心關鍵技術、提高核心競爭力,爭取實現與洛陽高起點、多領域、全方位的科技合作,為洛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強大智力和人才支持。

  【焦點圖-大圖(頁面標題:30余名院士專家為洛陽經濟發展“把脈”)】【 移動端-焦點圖】【圖説2】【河南在線-文字列表】聚力産業創新 30余名院士專家為洛陽經濟發展“把脈”

座談會現場

  會上,來自高新技術企業、新型研發機構等的200多名企業代表就技術突破、産能模式、轉型升級等企業發展中的存在的問題與院士們進行了探討交流,併發布了有關産業領域的技術需求,對接院士創新資源,推動前沿科研成果落地轉化。(文/圖 王婷 李萌)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