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保護非遺項目 弘揚打鐵技藝

2018-08-31 10:20:50  來源:鄭州晚報  責編:趙瀅溪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3

  “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鐵錘擊打燒紅的鐵胚,火花從鐵胚上飛濺出來,映照著整個屋子,將原本陰冷灰暗的環境變得明亮又炙熱……

  8月29日,記者來到中牟縣韓寺鎮大洪村興隆崗打鐵匠張東成的家中。張東成正在專心致志地燒鐵,為鄉親們定制蒜耙。張東成今年57歲,中牟縣韓寺鎮大洪村興隆崗人,從祖輩開始就以打鐵為生,可謂是鍛打世家。張師傅17歲時跟隨父親學打鐵,至今已有40年。張師傅臂力驚人,30多歲時可單臂舉起110余斤重的火斫。

  新密拉煤學手藝 打鐵技藝代代傳

  打鐵是一種原始的鍛造工藝,這種工藝雖然原始,但很實用;雖然簡單,但並不易學。打鐵起源於五代,已有2000多年曆史,鐵器打造場所叫鐵匠舖。中牟縣的打鐵技術是從清朝中期發展起來的,至今已有200多年曆史。

  打鐵盛行于20世紀80年代之前。鐵器與傳統生産方式相配套,有鋤頭、斧頭、柴刀、鐮刀等農具,菜刀、鍋鏟、火鉗、剪刀、鉤子等傢具,還有建築用的鐵釘、門環、門插等。這些看似簡潔、質樸、粗獷、稚拙的器具,卻是出自鐵匠之手的地地道道民間藝術。

  韓寺鎮大洪村村民張世通,1877年生,因家境貧寒,他推著自製獨輪車到新密大禹溝拉煤做生意時,看到當地一家製作棗孤釘的生意很好,就學來了這門手藝。村裏人稱他為小爐匠,他會製作棗孤釘,村裏蓋房釘椽子、做車用的鎦子都用得上。當時農民沒有錢都用糧食兌換,在村裏很吃香,後來他把打鐵手藝傳給兒子張有錘,五代人相傳至今。

  張東成説,自己是“門裏滾”,17歲開始和兄弟們一起跟父輩們掄大錘,但只有自己堅持了下來。2003年,父親張俊生去世,張東成下狠心自己買了空氣錘,買完空氣錘家裏只剩下35元錢。張東成能吃苦,有股鑽勁和韌勁,在道具製作方面有所創新,他製作的菜刀,方圓百里聞名。現在他製作的農具和生活用具仍在中牟各鄉鎮銷售。

  打鐵先得本事硬 趁熱打鐵看火候

  一句老話叫做“打鐵還須自身硬,繡花要得手段巧”。有人説,沒有力氣不能打鐵,沒有膽量不敢打鐵,沒有吃苦精神不願打鐵。“天下餓不死手藝人”,雖苦,也有人學打鐵。

  傳統打鐵工具有鐵匠爐、風匣、手錘、砧子、大錘、磨石等。打鐵鋪也稱“鐵匠爐”。屋子正中放個大火爐,爐邊架一風箱,風箱一拉,風進火爐,爐膛內火苗直躥。要鍛打的鐵器先在火爐中燒紅,然後移到大鐵墩上,由師傅掌主錘,下手握大錘進行鍛打。右手握小錘,左手握鐵鉗,在鍛打過程中,上手要憑目測不斷翻動鐵料,使之能將方鐵打成圓鐵棒或將粗鐵棍打成細長鐵棍。

  在鐵匠手中堅硬的鐵塊融合他的智慧演變成各種形式的器皿、工具等。別看鐵器很粗糙,製作工序可不簡單,要經過選料、鍛打、定型、淬火、冷卻、鏟磨、拋光等多道工序。打出一把好的鐵器,選料、火候、捶打等非常重要,既是體力活兒,又是技術活兒。

  “趁熱打鐵”這話很有道理,鐵燒熱了以後才能根據需要打成不同形狀。為了“搶紅”,鐵器處於出爐通紅狀態下,就要舉錘拼命打。打鐵看火候,撒網看潮候。如果火候太嫩,打出的刀易卷刃;如果火候老了,打出的刀易崩豁子。只有火候剛剛好的鐵器,打出的刀才鋒利無比,既不卷刃也不崩豁子。

  掌握火候,要靠鐵匠的眼力、經驗和天賦。但凡打鐵的,隨便拿起一把刀,就能看出那把刀火候的老嫩和深淺。一把刀打好了,打鐵師傅往往在上面刻上名號,既有區別於其他打鐵鋪的作用,也是對品質的一份自信和承諾。

  常年打鐵,張東成一年到頭總是穿舊衣服,他的手伸出來黑乎乎的,洗也洗不乾淨了。衣褲鞋子有許多大小不一的洞,那是打鐵時飛濺的火星燙的。對打鐵匠來説,被燙是家常便飯。張東成説,三伏天最難熬,臉上總是跟水洗一樣,最忙的時候一天干18個小時,身上的汗水把衣服都濕透了。

  平時農忙時,張東成得空就出去轉轉,看看哪家種了啥菜,銷量如何,包裝如何,希望自己再研發出一些工具,讓鄉親們省些力氣。比如裝菜撐口神器鐵架子,農民收完菜包裝的時候,再也無需人撐口,這樣可對半減少人工、提高效率;再比如苗棚內的火爐,經他改造過的火爐,有火小而無煙的優點等。

  張東成能夠根據顧客所需以及工具的特殊需求來定制。張東成很敬業,每年正月初十開業,直到臘月二十六,常年無節假期,無休息日。用他的話來説,心裏真正把打鐵當作了一門手藝、一門營生。

  打鐵技藝瀕失傳 亟須保護和弘揚

  打鐵起源於民間,服務於民間,和農業相融為一體,是為農民提供便利的一種技藝。打鐵技藝有兩大特徵:一是工藝複雜。包括取材、鍛打、裁剪、定型、鑲鋼、淬火、冷卻、鏟磨、拋光等12道工序;二是實用性強。適用小規模農業,適應周圍農産品的發展,不斷更新相配套的農具和生活用品。

  打鐵技藝具有四大價值:一是歷史價值。打鐵歷史悠久,見證了中國農業的發展歷程,一些作品已保存在博物館。二是社會價值。農具是農業發展進程的反映,反映了底層人民的勞動形式,具有重要的社會價值。三是經濟價值。打鐵産品中的農具主要是輔助農民進行田間勞作,部分農産品由於種植條件特殊,並不能完全實行機械化操作,如大蒜種植,就離不開蒜鏟,離不開蒜耙。四是民俗價值。打鐵産品的模型都來自於民間,張東成師傅主要製作鋤頭、鏟、鐮刀、斧頭等農具,菜刀、排骨刀、剔肉刀等廚具。

  在農耕年代,打鐵甚是熱門。隨著社會發展和時代變遷,更多人開始選擇價格更為便宜、購買更為方便的工業製品,越來越多的製造業擺脫了小作坊式單打獨鬥,變為大工廠流水線式的規模作業,打鐵這個行業也不例外。

  從最開始的鐵鋪到現在的鍛造廠,集中生産的鍛造廠嚴重擠壓各地鐵鋪的生存空間,現在流水線生産的東西又多又便宜,純手工由於人工成本的增加,産品價格稍貴,老百姓就不願意買了。

  打鐵是個又臟又累的苦力活,年輕人都知道這行既辛苦又不掙錢,不願意學這門精湛的手藝,鍛打手藝在我們的生活中漸行漸遠,鐵匠舖那響徹千年的“叮叮噹當”聲慢慢遠去了。

  談起這個行業,張東成説出了他的擔憂:“現在時代變了,能夠真正沉下心來做一件事的人越來越少。我也教過幾個學徒,但他們出師之後卻都轉行了。未來能夠將打鐵這項技能傳承下去的究竟有多少人,真的不知道。”

  打鐵技藝已列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

  張東成的兒子叫張賓,1986年出生,20歲開始跟隨父親學打鐵,早年學過電焊。為了傳承打鐵手藝,張賓已回家繼承。韓寺鎮將打鐵技藝作為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幫助張師傅制定發展規劃,計劃擴大生産規模,加大市場推廣力度,讓穿越千年的打鐵技藝得到傳承。希望打鐵能像打出的火星一樣,一直燦爛下去。(記者 張朝暉 中牟時報 馬沂峰 通訊員 李青敏 萬璐 文/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