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鄭州銀行賈愛軍:中小銀行也能做好開放銀行
2020-11-11 13:50:59來源: 大河網編輯: 高椏責編: 石麗敏

  作為國內首家A+H股上市城商行,鄭州銀行率先佈局開放銀行,該行信息科技部總經理賈愛軍分享了對開放銀行的探索與思考。

  近年來,從互聯網金融,到金融科技、區塊鏈,再到開放銀行、API經濟,傳統市場格局被跨界的互聯網企業打破,銀行、保險、證券、電商等在市場服務生態鏈中的角色不斷變化,互聯網企業的服務也從快捷支付向消費金融等不斷延伸。

  互聯網的Web API技術開始為眾多傳統企業所用,成為傳統企業走向互聯網+的“連接器”。基於API模式的開放銀行已成為引領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新路徑,借助標準化的API來豐富對客服務,並加速企業業務的發展及客戶觸及率的提升,同時以此也衍生出API生態系統,構成多方企業共創發展模式。在此背景下,各家銀行對開放銀行的探索持續加速。

  鄭州銀行率先佈局開放銀行

  2019年,對開放銀行關注已久的鄭州銀行正式啟動了開放銀行的建設工作,長亮科技憑藉在開放銀行領域的先進技術成功中標,成為該項目的主要服務商。目前,已將鄭州銀行的“五朵雲”、支付、理財、融資、身份識別、生活類等90多個服務進行了標準化的輸出,其中“五朵雲”通過開放銀行的API嵌入鄭州銀行商貿物流銀行平臺,實現了信息流、商流、物流、資金流的“四流合一”。

  借助開放銀行“連接器”,鄭州銀行已接入了“一網通”、“鄭好辦”等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真正做到以客戶為中心,讓企業少跑腿、零跑腿。

  通過開放銀行與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對接,鄭州銀行還實現了保函辦理流程線上化,真正改變了傳統辦理保函的模式,有效解決了線下辦理保函週期長、效率低等問題。

  引入先進的前後端分離和微服務技術

  鄭州銀行開放銀行項目主要採用前後端分離和微服務技術:

  前端包括H5服務、開放門戶介面、綜合運營介面,以基於開源Vue框架的web技術為主體;

  後端包括服務網關(API Gateway)、開放服務、開放門戶後端、綜合運營後端,以基於Spring Boot框架Java技術為主體;

  基礎設施和中間件有服務註冊中心:Zookeeper/Erueka,消息隊列RocketMQ,分佈式緩存Redis, 分佈式對象存儲Minio,全文搜索Elasticsearch;

  數據庫可使用oracle、MySQL及其相容版本、DB2、OceanBase等;

  作業系統使用Liunx。

  打造銀行開放式金融的全新模式

  通過開放銀行的建設,鄭州銀行實現了完整的銀行金融服務與企業級運營能力的共享開放及快速輸出,打造了銀行開放式金融全新模式:

  1.增加外部合作企業類型和數量,提升業務量

  進一步降低了外部企業與行內系統對接的技術門檻和複雜度,使更多企業可以方便快速的完成系統對接。在同等的項目週期下,即降低了企業的成本,同時也擴大了業務覆蓋範圍,提升了業務拓展速度。

  2.引流獲取潛在客戶,提升客戶活躍度

  逐步拓展更多外部合作企業,借助更大的互聯網使得銀行金融業務能夠更廣泛更高頻地呈現在客戶眼前,掌握用戶入口,快速引流客戶,豐富銀行的基礎客戶來源,逐步發展成線上外部客戶轉化成銀行實體客戶的有效途徑。

  3.提升業務場景下的用戶體驗

  用戶在生活辦公場景下,需要切換不同的應用,操作若干步驟才能完成業務流程,不夠順暢自如。通過搭建API開放平臺體系,第三方應用可以訪問更豐富的API並嵌入適用的SDK,在整個業務場景中交互更清晰簡潔,用戶體驗顯著提升。

  4.進一步的數據分析與精準行銷

  開放銀行結合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構建用戶行為及需求分析模型,廣泛聚合銀行內外部數據,進行深入挖掘,實時動態感知用戶行為事件,精準匹配差異化的産品和服務,從而實現與用戶的長期共贏。

  隨著金融科技迅速發展,開放式金融生態已是大勢所趨,也是銀行進行數字化轉型和零售轉型的必經之路,鄭州銀行提早佈局,構造全新開放的商業生態,技術創新和業務賦能雙管齊下,加速全面實現數字化轉型目標。(作者 賈愛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