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平頂山市郟縣:廣闊天地新作為 綠色崛起萬象新
2020-12-07 17:06:42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萬慶麗責編: 石麗敏

  原標題:綠滿郟縣 綠秀郟縣 綠美郟縣 綠富郟縣 郟縣 廣闊天地新作為 綠色崛起萬象新

平頂山市郟縣:廣闊天地新作為 綠色崛起萬象新

綠美郟縣

平頂山市郟縣:廣闊天地新作為 綠色崛起萬象新

眼明泉森林公園

平頂山市郟縣:廣闊天地新作為 綠色崛起萬象新

享譽全國的郟縣紅牛

平頂山市郟縣:廣闊天地新作為 綠色崛起萬象新

郟縣鑄鐵鍋生産車間

平頂山市郟縣:廣闊天地新作為 綠色崛起萬象新

高速、高鐵交會

平頂山市郟縣:廣闊天地新作為 綠色崛起萬象新

(供圖 申清傑、李利國)

  “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生活方式,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韆鞦。“我們將堅定不移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堅持新發展理念,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縣域治理‘三起來’,堅持生態立縣、産業強縣、文旅富縣、實幹興縣,以黨的建設高品質推動縣域經濟發展高品質,推進‘厚重’郟縣、實力郟縣、文明郟縣、幸福郟縣建設翻開新篇章。”郟縣縣委書記丁國浩説。

  近四年來,郟縣打響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國土綠化人民戰爭,累計完成造林23萬餘畝,向著綠滿郟縣的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加快了傳統産業轉型升級,一批綠色化企業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中流砥柱;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掀起高潮,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種綠——營造美麗生態築牢綠色根基

  昔日的“濯濯童山”眼明寺萬畝山區,如今已是郟縣眼明泉省級森林公園,已通過4A級景區評審考核,被群眾稱讚為“百姓後花園”。春夏之際,欒樹、辛夷等高大樹種鋪出滿目蒼翠;秋冬之時,雪松、白皮松等常綠樹種勾出條條綠綢。

  步入眼明泉省級森林公園,會發現一片片公僕林、園丁林、天使林、榮譽林等分佈其間。而這背後是一段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故事:一期1000畝縣級公益林基地建設過程中,全縣黨政機關、幹部群眾和社會各界採取捐款、捐樹、捐建、義務植樹等方式,在短短一個月時間,種植各類樹木21種、8萬多株;今年以來,在社會各界助力下,公園新造林4500畝、瀝青道路15.8公里、停車場面積11200平方米,安裝太陽能路燈270盞,新建遊客中心1座、公廁8所、亭子3座、觀景平臺1個。

  不僅僅是眼明泉的蝶變,在郟縣,綠色發展理念體現在方方面面。“我們主攻荒山綠化,建設森林郟縣;構建生態水網,實現以水潤郟;強化面源管控,推動土質改良;持續植綠造林,改善空氣品質,讓郟縣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努力實現綠滿郟縣、綠秀郟縣、綠美郟縣、綠富郟縣,讓綠色成為郟縣的最亮麗底色。”郟縣縣長王景育説。

  抓國土綠化就是抓生態文明建設、抓高品質發展、抓民生改善、抓形象提升。郟縣把國土綠化放到關乎全縣長遠發展和民生福祉的高度,以建設“森林郟縣”為目標,于2017年開始,深入推進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做足綠色文章——

  在礦山,實施“區內修復、區外補償”。按照“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在對礦區復土復綠的同時,把外延500米納入義務植樹區,為荒山披上“綠裝”。四年來,全縣礦山治理及生態補償近3萬畝,成為全國礦山修復的樣板。

  在鄉村,實施荒山造綠、通道植綠。在村旁、路旁、水旁、宅旁“四旁”進行綠化,在閒置地建設特色公益林,宜林荒山每年植樹5萬畝以上。目前,全縣已成功創成國家級森林鄉村14個、省級森林鄉村15個。

  在縣城,見縫插綠、拆墻透綠。漫步在縣城的大街小巷,道路兩旁的行道樹成了美麗的風景線,優美舒適的城市環境讓人心曠神怡。城在林中,綠在城中,以綠“蔭”城,城市越變越美麗。

  近四年來,郟縣累計植樹23萬餘畝,榮獲“全國生態建設突出貢獻獎先進集體”稱號,是全省僅有的2個縣之一;保持國家衛生縣城、省級文明縣城、省級園林縣城的同時,成功創建為國家園林縣城、首批省級森林城市。

  如今,步入“中原第一紅石古寨”郟縣臨灃寨,除了“行行綠樹映紅墻”外,還能領略到“一泓碧水繞古寨”的生動景象。“綠樹讓古寨有了生機,碧水為古寨注入了靈氣。”遊客常常這樣讚嘆。

  汝水南調潤鄉村。2020年年初,郟縣籌資2680多萬元,啟動水系連通及農村水系綜合整治工程,修建整治水利工程14處,實現北汝河右岸水系循環,惠及31個行政村4萬群眾。同時,該縣實施廣闊渠水系利用提質增效工程,形成貫通6個鄉鎮、長達35公里的綠色生態發展走廊,惠及101個村莊15萬群眾。

  此外,郟縣還投入近5億元,建成北汝河4座橡膠壩,總蓄水量1400萬立方米;投入4500萬元,對22座水庫進行除險加固修繕、岸坡整治;全力打造“五橫十三縱”水網體系,建設城市水系和城市濕地……以水“潤”城,讓城市活力不斷涌現。

  轉綠——發展低碳産業打造綠色引擎

  12月5日,郟縣長橋鎮東長橋村汝河灣,平頂山綠禾農業公司富硒採摘園內,百畝桃樹成排成行,桃樹下,肥美的大白鵝嘎嘎作唱。

  採摘園的主人是“全國種糧大戶”郭亞培,他從租種土地、規模化種植小麥和玉米起步,逐步探索發展綠色循環農業,通過把土地改良為2400多畝富硒田,生産出的黑小麥、黑小米、黑花生等綠色富硒産品暢銷省內外。在此基礎上,郭亞培又建起現代化農業莊園,吸引人們到此休閒、採摘、觀光。郭亞培還被稱讚為“新型職業農民的代表”。

  近年來,郟縣立足豐富的綠色農業資源,發展了一批競爭力強、附加值高的優勢農業産業,培育和壯大了一批起點高、效益好的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近日,在首屆中國牛·優質牛肉品鑒大會上,郟縣紅牛榮獲“高品質牛肉生産推介品種”和大賽最高獎項“綜合評價優勝獎”,而在之前,還入選了首批“全國特色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通過了農業農村部農産品地理標誌登記評審,品牌估值10.25億元。此外,該縣還在安良鎮、茨芭鎮、白廟鄉等地打造現代農業示範區,在李口鎮打造煙葉種植小鎮,推進農業與生態體驗、文化創意、觀光旅遊融合發展。

  除了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外,郟縣也致力於推進工業綠色化改造。初冬時節,郟縣産業集聚區環保包裝産業園內卻一派火熱,工人們正在趕制可降解的餐盒、托盤、口杯。這是中國首家集産品生産、配送、銷售、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包裝産業園,全部建成後將成為全國最大的包裝行業生産基地。

  近年來,郟縣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堅持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綠色發展之路,逐步規避傳統高耗能、高污染的産業,向産業發展低碳化、集聚化、智慧化方向發展,讓經濟社會發展成色更綠、含金量更足。

  2020年10月底,郟縣掛牌了全國唯一的鐵鍋(廚具)行業交易中心“郟縣渤海鐵鍋交易中心”,並榮獲“中國鑄鐵鍋之都”稱號。郟縣是全國最大的鑄鐵鍋産銷集散地,年産7000多萬口,佔全國的2/3以上,年産值近20億元,其鐵鍋産業集聚區也是“省級廚具産業園”。

  郟縣把産業集聚區作為綠色轉型平臺,規範園區企業向清潔、低碳方向發展,逐步擺脫了傳統發展模式的困擾,走出了一條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低碳環保型的統籌發展之路。其中,機械製造業以平煤機為龍頭,先後吸納煤神機械、艾通機械、鼎盛機械等配套企業20家,集聚優勢不斷顯現。

  從綠色化到集聚化,再到智慧化,郟縣不斷推進産業轉型升級。重點發展以高低壓電器為引領的裝備製造主導産業,致力於打造全省最大的智慧電氣孵化基地。今年7月,郟縣人民政府與潤澤工惠驛家信息服務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産業大數據應用中心和智惠産業創新城項目。雙方共同建設産業大數據應用中心、集約化數智惠物流倉儲中心、工惠驛站——卡車司機普惠服務中心和智惠倉儲式購物體驗中心等板塊,將有力推動郟縣“四新經濟”快速發展,為建設“智慧郟縣”奠定堅實基礎。

  踐綠——建設美麗鄉村增強綠色福祉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12月3日,走進郟縣東城街道王家莊社區,只見葉犟河畔景色迷人。步行在蜿蜒曲折的體驗園小徑,農耕雕像栩栩如生,共享菜園裏青翠欲滴,特色壁畫向遊客訴説著王家莊的蝶變之路。社區裏衚同兩側是“黨建一條街”,各類革命影視海報繪在墻上,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網紅打卡地。葉犟河上新建的“蓮心橋”,不僅連通了河兩岸,更讓群眾幹部心連心。

  東城街道黨工委書記薛順國介紹,近年來,王家莊通過“雙違”整治、“一戶多宅”治理等,把人居環境整治與産業發展融合,拆除養殖場19座,打通“斷頭路”21條,拆除違建及老舊破屋126戶498間。不破不立。王家莊社區利用拆出的土地修建了園子、磚石鋪成了小路、木料搭建了亭子和長廊,還打造出農耕園、小花園和共享菜園等,吸引了不少周邊遊客光臨。

  目前,王家莊正打造集吃住行遊購娛于一體的“荷塘月色”主題美食廣場,包括鄉韻舞臺、童趣樂園、木屋民宿等項目,共提供50個就業崗位,目標打造完整的文旅産業發展鏈條,讓環境美起來、産業興起來、群眾富起來。

  近年來,郟縣堅持把農村土地管理工作當成一個“筐”,先後實施拆舊復墾、“雙違”整治、“一戶多宅”治理、宅基地超面積治理和規範城鄉建設秩序等“五步走”戰略規劃,既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又破解了耕地保護與發展用地的矛盾,為推動鄉村振興、統籌城鄉發展、提升鄉村治理能力找到了“金鑰匙”。

  2020年11月,廣闊天地鄉入選全國森林康養基地試點建設鄉(鎮)。該鄉打造了“蘇邱線文旅觀光帶”和“北汝河休閒農業循環圈”,綠化河道荒灘1300余畝,打造了佔地230畝的綠博農業産業園和佔地300畝的桃園農業科技園,全域森林覆蓋率達59%以上;建成了11座休閒廣場、遊園,各村康養健身設施日趨完善,群眾生活日趨豐富。“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古詩裏描繪的詩情畫意成為該鄉的真實場景。

  無獨有偶,享有“中國美麗休閒鄉村”美譽的姚莊回族鄉,2019年年底捧回了全省首批“森林康養小鎮”稱號,如今正在整鄉創建國家4A級景區,20公里的環鄉路、河道兩側,各色花木盡情地舒展著身姿,大大小小的巷道旁、家家戶戶的庭院內,竹子、桂樹、月季、石榴等鄉土植物點綴其間,不禁讓人感慨:車行姚莊一線天,花木果林在兩邊。

  美麗風景催生美麗經濟。2018年起,郟縣以三蘇園、知青園和部分鄉村為依託,與鐵鍋、金鑲玉等郟縣旅遊商品和燒雞、牛肉等地方特色小吃相融合,打造出半日遊、一日遊等線路,以及位於姚莊鄉的郟縣特色旅遊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十分受遊客青睞。每到節假日,周邊遊客絡繹不絕,旅遊産品供不應求。

  從綠滿到綠秀,再從綠美到綠富,放眼郟縣,一派生態田園好風光。一個昔日的農業大縣,如今成了“新時代中國最美鄉村旅遊目的地”,持續煥發著勃勃生機。(文 胡昌浩 肖應輝 王自行 黃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