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佈會現場 攝影 仝瑞勤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仝瑞勤):人窮志不能短,扶貧必先扶志。12月14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舉辦“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佈會之扶貧扶志專場。近年來,河南省堅持扶貧與扶智扶志相結合,累計培育貧困村致富帶頭人5.07萬人,讓貧困群眾從物質貧困中“走出來”,更從精神貧困中“站起來”,實現從“要我富”到“我要富”的轉變。
據悉,在推進扶貧工作中,河南省改變過去習慣的送錢送物的方式,深入細緻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鼓勵群眾靠自己辛勤勞動實現脫貧,靠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改進幫扶方式,採取以工代賑、生産獎補、勞務補助等多種形式,組織動員貧困群眾參與幫扶項目實施,多方面增加收入;成立由河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任指揮長,宣傳、廣電、扶貧、民政、教育、財政等14家單位為成員的扶貧扶志行動指揮部,堅持宣傳引導、氛圍營造、激發動力、文旅富民等多措並舉,不僅讓貧困群眾從物質貧困中“走出來”,更從精神貧困中“站起來”。
發佈會上,河南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曾德亞通報了5組最能説明河南省扶貧扶志成效的數據:全省累計培育貧困村致富帶頭人5.07萬人;2016年至2019年,貧困地區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9734.9元增加到13252.5元,年均增長10.8%,比全省農村平均水準高1.8個百分點;實現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省貧困村全覆蓋、縣級融媒體中心和“百姓文化雲”數字公共文化服務平臺全省縣(市)全覆蓋、鄉村學校少年宮實現全省貧困縣所有鄉鎮全覆蓋;實現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動態清零;截至目前,縣級以上文明鄉鎮建成率91.74%、文明村建成率57.23%。
終結絕對貧困問題,既需要物質生活脫貧,更需要思想領域脫貧。河南深化典型帶動,堅持以身邊人教育身邊人、帶動身邊事,廣泛開展“決勝小康 奮鬥有我”等典型選樹活動,挖掘推出“無臂羊倌”曹建新、“脫貧秀才”王萬才、“閨女書記”秦倩等先進典型,形成自力更生、勤勞致富的鮮明導向;持續深化脫貧題材文藝創作,精心打造《鄉村“第一書記”》《雪線》等影視劇,創作播出影片《駐村書記》、紀錄片《走進蘭考》等文藝精品,講好河南脫貧故事;堅持理論宣講與實際幫扶相結合,聚焦“怕”的情緒、“松”的思想、“躁”的心態等,統籌開展理論宣講、政策宣傳等工作,激發貧困群眾脫貧內生動力,實現從“要我富”到“我要富”轉變。
作為曾經的國家級貧困村,信陽市光山縣文殊鄉東嶽村在幫扶之下激發內生動力,不僅早已甩掉了“窮帽子”,實現脫貧致富和綠色發展,更在通往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跑出了堅實的步伐。脫貧攻堅戰打響以後,東嶽村通過宣講、先進人物評選活動等方式,激發全村幹部群眾創業熱情。楊長太便是其中一個典型代表,3年時間,他完成了從貧困戶、脫貧戶,再到致富帶頭人的“三級跳”。楊長太流轉村民土地,成立四方景家庭農場,種有機水稻,乘電商快車,把糍粑、粉條、大米、茶油等“光山十寶”賣到了北京,帶動村裏50多戶貧困戶增收脫貧。在脫貧攻堅戰中,河南還有更多的“楊長太”實現了從貧困戶到致富帶頭人的轉變。
為改變個別貧困群眾“坐等靠要”思想,鞏義市魯莊鎮創新實施“紅黃藍”研判觀摩機制,並被國家扶貧辦收錄為全國扶貧扶志研討典型案例。“紅黃藍”研判觀摩機制即對有勞動能力但不就業的貧困戶實行紅色預警,對未脫貧戶或有返貧風險的脫貧戶實行黃色督促,對穩定脫貧戶實行藍色跟蹤,通過分級晉位,實現靶向管理,提升脫貧攻堅成效。據悉,實施紅黃藍研判觀摩制度以來,魯莊鎮先後已有20戶51人由紅色預警轉變為黃色督促,再轉為藍色跟蹤;35戶74人由黃色督促進位為藍色跟蹤。目前所有貧困戶均轉為藍色跟蹤戶,家庭狀況明顯得到改善,實現穩定脫貧。
擺脫絕對貧困、實現全面小康,最終要落腳于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河南省始終把加快補齊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短板作為緊迫任務,統籌資源力量,持續加大資金、項目支持力度,注重推進硬體建設與提升使用效能相結合,不斷優化貧困地區文化供給能力水準;堅持文旅富民,充分用好文化興業、旅遊富民等有關政策措施,幫助貧困地區、貧困群眾拓展增收渠道、穩定就業收入。
2020年,河南省建成行政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46017個,建成率已達到99.97%,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成率更是達到全覆蓋。同時,河南省通過開展文藝院團“千戲送千村”、文化工作者“千人進千村”、民營文化企業“千企幫千村”等行動,激發貧困地區自我造血“強動力”。據不完全統計,2018至2020年,河南省在貧困縣、村和派駐“第一書記”村演出6024場,其中2020年演出1600余場,實現20個脫貧攻堅重點縣全覆蓋。截至目前,河南省累計投入1600萬元開展文化産業扶貧,捐贈資金279.5萬元,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511個,人均年收入1.5萬元。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等一系列重大政策出臺,文旅扶貧已經成為河南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生力軍。2020年以來,河南省以增強貧困群眾內生動力為目標,以“志智雙扶”為重點,以持續開展“三千行動”為抓手,充分發揮行業優勢,精準施策、多點發力,研究制定旅遊扶貧示範縣、鄉村旅遊特色村、休閒觀光園區、特色生態旅遊示範鎮等扶持政策,加大傳統村落、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紅色旅遊資源和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傳承保護力度等,以文旅融合發展助推河南省産業扶貧。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