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道(仝瑞勤):在古城開封,一提到汴繡,大家就會想到王素花。作為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汴繡)代表性傳承人,86歲的王素花可謂是開封汴繡發展歷史的見證者,更是參與者、開創者。
在開封東郊有一個乾淨整潔的小院,這裡是王素花的家,也是她的刺繡廠和培訓學校。院內是兩層的小樓。在一樓展廳,墻上挂著、地上擺著的各種刺繡珍品琳琅滿目,讓人應接不暇。這裡有氣勢宏大的長卷《清明上河圖》《千里江山圖》,有古色古韻的歷史名作《韓幹牧馬圖》《韓熙載夜宴圖》,有栩栩如生的人物畫像《蒙娜麗莎》,還有雍容華貴的《夢幻牡丹》和活靈活現的各種花鳥蟲魚等。
汴繡起源於宋代,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汴繡繼承了宋繡的題材、工藝特點,借鑒了蘇繡、湘繡等繡藝的長處,吸收了河南民間刺繡的鄉土風味。繡品既有蘇繡雅潔活潑的風格,又有湘繡明快豪放的特點。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汴繡)代表性傳承人王素花在認真刺繡 攝影 仝瑞勤
從1957年進入開封汴繡廠,拿起繡花針,王素花在這個行當已經幹了63年。因長期低頭工作,頸椎受損嚴重,大個子的王素花看著有些駝背,右手大拇指關節異常凸起。但她卻笑呵呵地稱這是人生成就的見證。
人們稱讚她是“汴繡皇后”,而她卻自稱“繡花工”。長期刻苦鑽研和傳承創新,她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她的作品針法運用準確、針線細密、構圖嚴謹,繡面生動逼真、色彩過渡自然,層次分明、立體感強。同時,她傳授技藝、創辦企業,在發揚光大汴繡文化的同時幫助困難群體通過學習汴繡技藝過上幸福生活。
1959年新中國成立10週年前夕,河南省委、省政府決定繡出著名畫家張擇端的傳世之作《清明上河圖》,代表河南向國慶10週年獻禮。這個任務交給了開封市,最終落到了開封汴繡廠。進廠不久的王素花非常積極地接受了這個任務,和刺繡組的工友們緊鑼密鼓幹了起來。
《清明上河圖》刺繡作品局部 攝影 仝瑞勤
《清明上河圖》中有人物814個、牲畜83匹、船隻29艘、房屋樓宇30多棟、橋梁17座、樹木有180棵,將如此豐富的內容用刺繡的手法逼真的表現出來談何容易。
為了按時完成任務,王素花將被子抱進廠裏,三個半月沒回家;為更好地繡出《清明上河圖》的風采,她們在繼承和發展傳統宋繡針法的基礎上,挖掘民間平針刺繡技巧,創新滾針、反槍、拉練、悠針、蒙針等十余種刺繡針法;為使繡品更加逼真,她轉遍大街小巷尋找生活中的“活樣本”;為了繡好圖中的牲畜和船繩,她們到鄉下實地觀察毛驢、耕牛、駱駝等形態和毛色,跑到黃河岸邊觀察船工如何盤放船繩。
就這樣,經過100多天夜以繼日的苦幹,這幅《清明上河圖》繡品大功告成。王素花也因此被邀請進京參加國慶10週年觀禮。將舉世名作《清明上河圖》移製成繡卷,是王素花的一個創舉,也體現出宋繡工藝精細、層次分明、生動逼真的特點。
“汴繡就是我的生命,傳承汴繡技術和汴繡文化是我義不容辭的使命和責任,我要用自己掌握的技藝回報社會。”王素花説。從開封汴繡廠退休後,懷著感恩的心情,堅守著傳承的使命,王素花開辦了刺繡廠和刺繡技術培訓學校。
刺繡作品 攝影 仝瑞勤
王素花招的學生大多數都是農村貧困地區的女孩和城市下崗女工,包吃包住免費培訓。她為學員上課,手把手地教,把自己十幾年的藝術積累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員。她先後免費培養了2000多名刺繡工人,這些人大多數學業有成,一部分還成為了汴繡行業的骨幹力量。2010年,她又創辦了殘疾人福利刺繡廠,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老祖宗留下的刺繡工藝,我以此為基礎進行挖掘、繼承、發展、創新,經過60多年的時間,我掌握了這些技藝。我要把這些工藝、針法繼續傳承下去,把刺繡技藝發揚光大。”王素花説。她不僅在開封傳授汴繡技術,還到上海、深圳、大連等地講課傳授,同時還將汴繡藝術傳到了國外。
“幹到老,學到老”是王素花的口頭禪。為習得更多針法技藝,她遍尋“老物件兒”,將收藏的精美繡品展示在“宋繡藝術館”內,反復琢磨研究。王素花結合蘇繡、湘繡、粵繡、蜀繡的表現手法,不斷創新針法。
收藏館展廳 攝影 仝瑞勤
王素花要求每道工序遵循“平、齊、細、活、光、亮、靜”七字要求,總結出36種針法,為汴繡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參考標準。她還聘請全國著名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少卿及多名河南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成立汴繡研製基地,在汴繡傳統工藝的基礎上研究、創新,設計各種題材的繡品畫稿,研製開發出一大批新繡品。
“我現在雖然86歲了,可傳承繡花技藝的使命還沒有完成,我還要活一天、幹一天、傳承一天,直到拿不動針為止。”王素花説。她始終記著黨和國家的恩情,帶著匠心、愛心、恒心,行走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路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