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   輿情智庫
河南省初步建成技術先進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
2021-05-13 11:05:35來源: 大河報編輯: 萬慶麗責編: 石麗敏

  原標題:我省初步建成技術先進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全省鄉鎮覆蓋率100%強對流天氣預警時間提前至50分鐘

  影響河南省的主要氣象災害,你知道哪個是第一位嗎?乾旱居首位,暴雨洪澇次之。1978年以來乾旱和洪澇造成的農作物受災面積約佔農作物總受災面積的81%。

  根據了解,河南省初步建成氣象綜合觀測系統、突發事件預警發佈體系,24小時晴雨預報、高溫、低溫預報準確率達到90%、80.1%、82.1%,暴雨預警信號準確率提高至89%,強對流天氣預警時間提前至50分鐘。

  災害

  河南​省主要氣象災害:乾旱居首位,暴雨洪澇次之

  2021年5月12日是中國第13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防範化解災害風險,築牢安全發展基礎”。

  根據了解,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且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自然災害多樣性、突發性、極端性日益突出,放大效應、連鎖效應日益突顯。

  氣象災害佔全部自然災害的比例達到70%以上,氣象災害嚴重威脅著人民生命財産安全。氣象防災減災作為自然災害防禦鏈條第一環,是國家綜合防災減災救災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

  記者5月12日從河南省氣象局了解到,影響河南省的主要氣象災害有乾旱、暴雨洪澇、風雹、低溫冰凍、雪災、高溫、霧霾等,其中乾旱居首位,暴雨洪澇次之。根據統計,1978年以來乾旱和洪澇造成的農作物受災面積約佔農作物總受災面積的81%。2014年6至8月,全省出現1951年以來最嚴重夏旱,給農業生産、城市運行和人民生産生活帶來嚴重影響。

  河南省乾旱災害的空間分佈差異顯著,全省大致有5個不同類型的乾旱區,受乾旱威脅最大的是豫北乾旱區,主要以春旱為主;豫西淺山丘陵~南陽盆地~淮河以北乾旱區以伏旱為主;豫東平原乾旱區以初夏乾旱為主;豫西山區乾旱較輕。

  河南省暴雨洪澇高風險區主要位於週口、漯河、駐馬店、信陽一帶及商丘、南陽局部。另外,河南地跨4大流域,暴雨對黃河、淮河、海河流域防汛壓力較大。黃河流域地形複雜多樣,暴雨誘發的中小河流洪水等次生災害影響嚴重。

  另外,河南冰雹易發地主要分佈在西部山區及丘陵地帶,大風西北部多、東南部少,中部和東部平原則易遭強對流天氣帶來的龍捲風災害。寒潮冷空氣過程在豫北北部及淮河以南地區發生較為頻繁。河南省霧日數分佈總體來説是東多西少,中東部平原區和豫南大部是霧的多發區。

  提升

  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90%強對流天氣預警時間提前至50分鐘

  據河南省氣象局有關人士介紹,“十三五”以來,河南省氣象部門加快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全力提升氣象監測預報預警服務能力,充分發揮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作用,為保障生命安全、生産發展、生態良好持續貢獻氣象力量。

  初步建成氣象綜合觀測系統。建成了天基、空基和地基相結合、門類較為齊全、技術先進的綜合氣象觀測系統。現有地面氣象觀測站2662個,全省鄉鎮覆蓋率100%。建成了9部雷達組成的全省新一代天氣雷達網,初步建立了生態環境、農業、交通、旅遊等專業氣象觀測網。

  氣象預報預測能力穩步提升。初步建立從短臨、中短期、次季節、季節到年際,無縫隙客觀化預報預測業務體系,建成省市縣一體化預報預警業務平臺。

  同時,初步建立河南省突發事件預警發佈體系。建成河南省突發事件預警發佈系統,具備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的接收、處理和及時發佈能力,實現了省市縣三級縱向互通、橫向互聯、相互銜接、規範統一、多部門接入。

  整合建立了公眾共享平臺、短信、外呼、廣播、電視等12種發佈手段,實現預警信息多手段、多策略一鍵式發佈,形成多種渠道相結合、覆蓋不同地域、面向不同群體的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佈立體網絡,預警信息發佈能力顯著提升。

  “十四五”時期,河南省氣象局將以貫徹落實《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氣象強省建設的意見》(豫政〔2021〕41號)為抓手,大力推進氣象強省建設,重點實施精準化氣象防災減災工程、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佈工程、高標準農田氣象保障能力提升、中部區域人工影響天氣能力建設工程等八大工程,著力提升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水準,努力構建與新發展格局相適應的現代氣象業務服務體系。(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劉瑞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