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2020年河南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佈
2021-06-03 09:12:44來源: 大河網編輯: 萬慶麗責編: 石麗敏

  原標題:《2020年河南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佈 河南亮出這些“成績單”

  大河網訊(記者 劉楊)“環保衛士,鐵軍氣魄,攻堅克難我們永不退縮;向污染宣戰,為美麗家園,一往無前勇當守護者......”2021年6月5日是第50個世界環境日,6月2日,在鏗鏘有力的歌聲中,河南省2021年六五環境日主場宣傳活動在省生態環境廳拉開帷幕。

《2020年河南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佈

  發佈《2020年河南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優良天數245天增幅全國第一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2021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河南生態環境狀況如何呢?活動現場,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新聞發言人王朝軍發佈了《河南省2020年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用數據描繪出藍天、碧水和凈土保衛戰的成績單。

  2020年是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收官之年,王朝軍介紹,經生態環境部審核認定,河南省生態環境約束性指標全面完成,空氣和水兩項攻堅成效指標綜合評價結果均為“優”,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圓滿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目標任務。

  大河網記者從《公報》中獲悉,2020年,全省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83微克/立方米和52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別下降13.5%和11.9%;全省環境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為245天(不含濟源示範區),同比增加52天,增加幅度位居全國第一。鄭州市退出全國168個重點城市後20名;信陽、駐馬店兩市空氣品質級別達到良;全省9個縣實現空氣品質二級達標。

《2020年河南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佈

  全省地表水94個國考斷面,Ⅰ~Ⅲ類水質斷面73個,佔77.7%,同比增加9.6個百分點,好于國家下達目標20.3個百分點,無劣Ⅴ類水質斷面。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丹江口水庫陶岔取水口及總幹渠(河南段)水質持續達到II類及以上標準。全省土壤環境品質保持穩定,土壤環境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實現100%,建設用地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實現100%。

  此外,公報還詳細列舉了全省生態環境、輻射環境、自然生態環境等情況。以自然生態環境情況為例,《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已建立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11處(國家級3處、省級8處),總面積371萬畝。建立省級以上濕地公園(含試點)98處(國家級35處、省級63處),總面積184萬畝。全省已建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30處,面積1154萬畝,佔全省國土面積的4.6%。其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3處,面積671萬畝;省級自然保護區17處,面積483萬畝。

  “河南出彩環保人”傑出獎人物、十佳環保設施開放單位等獎項揭曉

  環境品質的持續改善離不開全省眾多“環保衛士”的努力,活動現場還公佈了“河南出彩環保人”傑出獎人物、2021年十佳環保設施開放單位、十佳公眾參與案例、環保“優秀創意作品”和“優秀攝影作品”等獎項,併為獲獎者頒獎。

《2020年河南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佈

  其中,大河網記者獲悉,尋找“河南出彩環保人”活動是由河南省委宣傳部、省生態環境廳共同主辦,于2020年9月啟動,宣傳推薦了一大批奮戰在一線的環保衛士,愛崗敬業的環保工作人員,以及踴躍參與生態建設和污染治理的社會各界人士。經過組織報名、事跡展示、網絡投票、專家評審等環節,確定了100名“河南出彩環保人”,其中20名為“河南出彩環保人”傑出獎人物。

  近期,河南省生態環境廳還面向全社會開展2021 年“‘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提升公民生態意識行動計劃”先進典型宣傳推選及“六五環境日系列宣傳創意作品徵集”活動,涌現了一批主題突出、形式靈活、富有特色的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先進典型和宣傳創意作品,經評審,中原環保股份有限公司五龍口水務分公司等2021 年河南省“十佳環保設施開放單位”、《“12369”發動千萬雙眼睛來監督》等2021 年河南省“十佳公眾參與案例”、《生態河南》等 41 件優秀創意作品、《悠悠南水情更長》等 25 件(組)優秀攝影作品獲獎。

《2020年河南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佈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