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正陽縣抓住農時,開展麥收工作。高萬寶 攝
6月9日,永城市演集街道韓寨村農民正在搶種玉米。孫海峰 攝
6月7日,在西平縣二郎鎮張堯村高標準農田示範區麥田裏,十幾臺收割機一字排開,“同臺”競技,全國糧食作物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河南西平分賽區比賽在這裡舉行。
“減少機收損失就是增加糧食産量,科學減損就等於綠色增産。”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省農機技術中心主任淩中南一語中的。
不僅是機收減損,河南省在糧食儲存等環節也通過運用新科技等降低糧食損耗,更好地保障糧食安全。
■糧食損耗不容忽視
機收減損到底有多重要?滎陽市新田地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傑感觸頗深。
李傑在蘭考、新鄭、鄢陵等地託管了11萬畝土地,種植的是優質強筋小麥新麥26。
“我今年跟農機合作社簽的有協議,機收減損效果好的要獎勵。”在蘭考一塊試驗田裏,李傑通過改進機收方法,每畝地減損效果非常明顯。
“今年全省小麥種植面積超過8500萬畝,根據去年河南夏糧總産量計算,河南夏糧機收損失率降低一個百分點,就等於增産7億多斤小麥。”淩中南感嘆道。
不久前的全省“三夏”生産會要求各地採取有效措施,提高機收品質,降低機收損失。舉辦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活動正是河南省推動糧食收穫減損的重要一環。
糧食損耗的發生不僅在收穫環節,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的數據顯示,我國糧食在儲藏、運輸和加工環節每年損失量達700億斤。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我們要減少“舌尖上的浪費”,更要把好源頭關,減少收割和儲存環節的糧食損耗。
■機收損失受哪些因素影響
如今,機收成為河南省小麥主要收穫方式。2021年“三夏”期間,全省投入農機410萬台(套),聯合收割機19萬台以上,全省8500多萬畝小麥,十多天即可完成大規模機收。
農機在改變“三夏節奏”的同時,機收造成的糧食損失不容忽視。相關調查顯示,因為機具、速度、方法等原因,有的機收糧食損失甚至高達10%。
“當前小麥在良種良法的配合下,畝産已經達到比較高的水準,要進一步提高糧食産能,從糧食減損環節著手是一個重要抓手。”河南省農機技術中心農業機械推廣處處長夏放表示。
機收損失受多重因素的影響,比如有些品種成熟時麥穗自然開裂,機收時肯定容易掉籽。
跟成熟度和地塊也有很大關係。俗語講: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丟。“現在農民不願意過早收割,一是沒有晾曬場地,二是九成熟收割,小麥籽粒含有水分,售賣時容易被壓價。”河南省農業農村廳農機管理處處長黃全意坦言,小麥聯合收割機單次作業面積普遍較小,小面積種植,地塊分散,收穫作業存在路徑多次折返等現象,容易造成小麥田間收穫損失增加。
在操作層面,機收操作不規範,過於追求收穫速度也會導致糧食損失增加。國家小麥産業技術體系機械化崗位科學家、河南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教授王萬章説,機手在使用小麥聯合收割機作業時,掉頭轉彎次數頻繁,邊轉彎邊收割,或者通過減小油門的辦法來減速,都會造成小麥機械收穫籽粒損失率增大。
■多管齊下減少糧食損耗
“三分機器,七分使用”,機手的操作熟練程度對於機收減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三夏”期間,河南省農機技術中心專門印製了《豫見豐收顆粒歸倉》的小冊子發放給農機手,針對不同場景給出了機收減損的“小竅門”。
比如通常情況下,要保持勻速前進,當小麥稠密、早晚及雨後作物濕度大時要降低作業速度;留茬高度要在15釐米以內;撥禾輪轉速一般為收割機前進速度的1.1至1.2倍,不宜過高;倒伏嚴重的作物要採取逆倒伏的方向收穫等。
“當前,我國小麥機械化收穫急需小麥低損收穫關鍵技術,比如收割機智慧測控設備,可監測小麥聯合收割機的技術狀態,調整相關作業參數,減少小麥機收損失。”王萬章認為,在具體機型上,需要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小麥收割機,以及具有作業狀態感知、智慧化控制技術的智慧化小麥收割機械技術裝備。
夏糧收穫了,如何科學儲糧?
“以前遇到惡劣天氣,兩名保管員要用搖把手動關窗一個多小時才能將倉房窗戶全部關閉;現在糧庫開關窗實現了智慧化自動化,只需點擊滑鼠,就可在短短幾分鐘內關窗。”興隆糧庫副主任代永説。他所在的興隆糧庫是全省首批智慧化糧庫試點單位。
“同時,保水通風、環流熏蒸、糧情檢測、氮氣氣調等綠色儲糧新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改善了存儲條件,提高了糧食的庫存品質。”代永説,據統計,智慧存儲的損耗4年只有0.5%左右。
截至2020年年底,像興隆糧庫這樣的智慧化糧庫,全省已建成365個,均已實現與省級平臺互聯互通。
2016年至2020年,河南省共投資87.39億元,用於推進高標準糧倉、綠色倉儲設施、應急能力建設。截至2020年年底,河南省擁有氣調儲糧倉容204萬噸、低溫準低溫儲糧倉容369萬噸;建立的智慧化管理平臺,實現了動態遠程監管、糧庫在線監控,確保庫存糧食數量真實、品質良好、儲存安全,有效提高糧食應急保障能力。(河南日報記者 劉曉波 李若凡)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