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河南:採取多種方式 確保受災學生秋季同步開學
2021-08-17 08:58:14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萬慶麗責編: 石麗敏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消息:河南省遭遇的特大洪澇災害,給許多學校造成了嚴重損失,當前河南地區學校受災情況如何?災後恢復重建有哪些具體安排?8月16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加快災後重建”系列第六場新聞發佈會。會上,河南省教育廳副廳長陳垠亭就相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原創】河南:採取多種方式 確保受災學生秋季同步開學_fororder_IMG_2352.JPG

發佈會現場

  21所中小學校受損極其嚴重 不具備正常開學條件

  據初步統計核查,河南省有7010所學校不同程度受損,直接經濟損失42.05億元。其中,中小學校(包括幼兒園和中職學校)6919所,直接經濟損失達到25.23億元;高校91所,直接經濟損失16.82億元。倒塌校舍1.5萬平方米,形成危房117.5萬平方米;毀壞教學儀器設備22.0萬套(臺)、課桌凳32.5萬套、圖書333.1萬冊。

  滎陽市、林州市、湯陰縣、淇縣、浚縣、衛輝市、濟源市7個縣(市)的21所中小學校受損極其嚴重,秋季學期目前不具備正常開學條件,涉及在校生1.68萬人,教職工1116人。

  多種方式安置師生 確保同步開學

  隨著開學季臨近,如何保障這些學校的學生和其他學校一樣同步開學上課?

  對此,陳垠亭表示,河南省教育廳和各地教育部門高度重視,已作了整體安排。針對受損嚴重的中小學和幼兒園,需要加固或重建、不具備正常開學條件的,各校將在當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的指導幫助下,積極通過維修改造、師生分流、租賃校舍等方式安置師生,確保所有受災學生秋季學期能與其他學校學生同步開學。

  “根據我們掌握的情況,滎陽市汜水鎮第一初級中學、林州市陵陽中學、衛輝市上樂村鎮第三中學等13所學校採取區域內分流學生方式進行安置;湯陰縣菜園鎮楊莊學校、淇縣高村鎮新鄉屯中心小學、衛輝市第三幼兒園等6所學校採取整合校內資源方式進行安置;衛輝市上樂村鎮曲律小學、濟源市實驗幼兒園等2所學校採取租用合適教學場地臨時週轉方式進行安置。比如,衛輝市上樂村鎮第三中學現有在校生255人、教職工22人,計劃暫時分流到臨近的第一中學臨時上課,待學校進行清淤、修繕、加固、鑒定後再對學生進行下一步妥善安置。”陳垠亭説。

【原創】河南:採取多種方式 確保受災學生秋季同步開學_fororder_IMG_2361.JPG

陳垠亭答記者問

  圍繞三個方面 有序推進災後重建

  據了解,目前河南省受災的各級各類學校正在圍繞三個方面有序推進災後重建工作:

  一是開展安全隱患排查與受損情況核查。河南省各地教育部門會同住建、自然資源等部門,邀請專業人士對受災學校的安全風險和隱患進行全覆蓋、拉網式排查,重點排查校園建築、儀器設備、附屬設施等各類隱患。河南省教育廳對各地各校報送的受損情況進行同步核實,做到邊排查邊核災,為災後重建提供依據。8月15日前,各地已經摸清學校校舍、附屬設施、儀器設備、圖書等受損底數,8月18日前將完成安全隱患集中排查,8月20日前完成受災學校校捨得安全鑒定工作。

  二是加快中小學幼兒園校舍設施恢復重建。目前各地在排查、核實、鑒定的基礎上,已經開始對一般受損的中小學校和幼兒園進行校舍清理、修繕和功能恢復,抓緊進行教學儀器設備、圖書資料的補充工作,力爭9月1日前能夠投入使用;受損嚴重的校舍將在鑒定基礎上確定安全等級,科學分類進行施工加固、拆除重建,確保滿足各項安全標準要求;徵用作為災民安置點的校舍在當地政府統一協調下,將儘快恢復教學用途;需要重建的校舍或校園將與目前正在進行的“十四五”教育事業發展規劃、城鄉中小學佈局規劃、學校基本建設規劃的編制有機結合起來,統籌做好恢復重建。

  三是搶修高校基礎設施和設備。據悉,高校受損嚴重的主要是一些配電、管網、圍墻等基礎設施和圖書、儀器、設備。針對這種情況,各有關高校正在抓緊對教學樓、學生宿舍、餐廳、圖書館、實驗室、體育場(館)等重點設施進行修繕,做好水、電、氣、暖、網等基礎設施的功能恢復,加快損毀教學儀器設備、圖書資料的清理、維護、修復和購置工作,確保開學後教育教學秩序基本正常。(文/圖 鄧高靖)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