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   輿情智庫
河南1009個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支持
2021-09-07 09:30:08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萬慶麗責編: 趙瀅溪

  原標題:今年1009個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支持 我省獲批項目實現“量質齊升”

河南1009個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支持

9月3日,平煤隆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效單晶矽電池片生産車間內,工人在忙碌。 河南日報記者 聶冬晗 攝

  日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佈了2021年度部分集中申報項目的評審結果,河南省獲批項目實現了“量質齊升”。截至目前,全省共有48家單位的1009個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支持,直接經費3.75億元,獲批項目數量已超過去年總數。

  近年來,河南省爭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工作不斷獲得突破。此次再創佳績,主要突破點在哪?背後的推動力有哪些?9月6日,記者採訪了河南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

  亮點一 重點項目體現學科優勢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我國支持基礎研究的主渠道之一,此次公佈的評審結果主要包括重點項目、優青項目、青年項目、面上項目等。

  在重點項目領域,河南大學、河南師範大學、河南農業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4家單位各獲批1項,直接經費1411萬元。

  “這些重點項目均是既結合當前國家重大需求,又把握世界科學前沿,針對我國已有較好基礎和積累的重要研究領域或新學科生長點,開展深入、系統的創新性研究工作。”河南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例如,河南大學獲批的項目重點研究黃河流域生態系統多功能性時空格局及其驅動機制,為全球變化情景下黃河流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態系統適應性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將助力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

  “這些重點項目能夠入選,得益於我省對資助基礎研究的大力推動。”該負責人介紹,為強化河南省優勢學科建設,2016年河南省政府批准設立了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形成了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河南聯合基金相配套的基礎研究資助體系。

  為了進一步加強對推薦項目的引導和管理,2019年,河南省科技廳與省財政廳聯合印發了《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管理辦法(試行)》及相關實施細則,正式完成了對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的“拓面提質”改革。

  亮點二 優青項目取得新突破

  另一個令人欣喜的新突破,是鄭州大學、河南師範大學和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等3家單位的5個項目,獲得了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這是自2012年以來獲資助數量最多的一年,其中,科研院所更是首次獲得該類別項目資助。”河南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也被稱為“小傑青”,是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的鋪墊性科技支撐基金。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與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之間形成了有效銜接,可以有效促進創新型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長。”該負責人説,國家優青項目主要支持具備5至10年科研經歷並取得一定科研成就的青年科學技術人員,鼓勵他們在科研第一線銳意進取、開拓創新,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基礎研究。

  據了解,2021年河南省國家優青獲得者分別是鄭州大學3人、河南師範大學1人、中國農科院棉花研究所1人。至此,河南省國家優青獲得者達到19人。

  亮點三 青年項目佔比超過半數

  除了在獲批數量和品質上取得新突破之外,2021年河南省獲批項目的又一大亮點是青年項目佔比超過半數,彰顯了河南省基礎研究領域的“青年力量”。

  據統計,2021年河南省獲批青年項目658項,直接經費1.58億元,佔2021年獲批資助項目總數的65.21%。

  “這不僅表明廣大青年科技人員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關注度和參與度越來越高,而且充分顯示了各依託單位培養和引進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成效。”河南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評價。

  自2019年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顯著加強了對優秀青年人才的培養和支持,河南省針對這一變化加強了省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資助工作,既為獲批項目數量快速增長提供了有力抓手,也為今後進一步爭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及重點項目儲備了一批新生力量。

  據了解,河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共設4類項目: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面上科學基金項目。其中前3類項目重點支持青年科技人才的科研啟動和持續成長,著力打造河南省的青年人才培養品牌,與現有的領軍人才、中原學者等人才類科技計劃項目,共同構成了河南省梯次遞進的人才培養體系。(河南日報記者 尹江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