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沿黃23家文博單位300件金玉文物來豫展出 家門口看三星堆不跑路
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12月20日,記者從河南博物院獲悉,“金相玉式——沿黃九省區金玉特種工藝瑰寶展”將於12月21日在河南博物院東臨展廳展出。
本次展覽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博物館協會、河南省文物局支持,河南博物院、青海省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等沿黃九省區院館協辦。
該展覽是自2019年“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成立以來首次聯合策劃和舉辦的專題展覽,展覽匯聚了沿黃九省區23家文博單位近300件金玉特種工藝文物精品,時代跨越近4000年。
黃河流域豐富的文物藏品承載著沿黃地區人民的共同歷史記憶,是黃河兒女智慧的結晶。“天時、地氣、材美、工巧”,黃河流域的匠人們癡于藝、良于計,以“金”“玉”為載體,不斷創新工藝,留下了諸多讓人嘆為觀止的藝術瑰寶。作為黃河文化重要物質載體的金玉特種工藝器,體現了東西文化的雙向交流,工藝技術的相互借鑒,蘊含著美美與共、和合共生的文化內涵。
展覽分“金玉輝映”“包金裹銀”“鏤金錯彩”“浮光躍金”“酌金饌玉”五個部分。
“金玉輝映”主要介紹金玉合器、嵌錯玉石工藝。金玉組合使金銅的光芒畢現與玉石的瑩質凝輝相映成趣,從銅與以綠松石為代表的廣義玉石的組合,到黃金與以和田玉為主的真玉及寶石的組合,古人的審美經歷了從神聖華貴之美到奢侈華麗之美的轉變。
“包金裹銀”主要介紹包金銀、貼金銀工藝。包鑲之美,使器物具有金銀之表。戰國晚期,受中亞草原遊牧部族影響的黃金裝飾特徵開始融入中原造型藝術之中。
“鏤金錯彩”主要介紹和展示嵌錯紅銅、金銀工藝。隨著鐵制工具的出現,以及人們審美的變化,鑲嵌技術從鑄鑲到嵌錯,從紅銅到金銀貴金屬,工匠們不斷突破技藝,鑄造華美之器。
“浮光躍金”主要展示鎏金銀工藝。鎏金銀是將金、銀等鍍于銅器等表面。我國的鎏金銀工藝約始於春秋晚期,戰國至漢極盛,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汞齊鎏金銀的國家。
“酌金饌玉”則是展示魏晉南北朝以後金玉特種工藝。魏晉南北朝時期以來,大規模的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加之唐代受拜佔庭、波斯、粟特等外來金銀器的影響,與自身特點相融合、創新,形成古代金銀器發展史上的巔峰時期。
本次展覽時間為2021年12月21日至2022年2月20日。據河南博物院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希冀通過此次“金”“玉”工藝主題的展覽來展示黃河兒女的創新活力和卓然智慧,讓觀眾在品鑒器物之美、技藝之美、匠心之美、文化之美的同時,感知中華民族的文化厚積與自信。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