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落實一號文件看河南應有擔當
2022-02-24 08:59:55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張雨晴責編: 石麗敏

  2月22日發佈的中央一號文件,已是連續第19年聚焦“三農”。一號文件釋放了哪些新信號?河南省應該在哪些方面發力?記者進行了採訪。

  一號文件突出“穩”和“實”

  穩字當頭,先穩糧食。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突出一個‘穩’字。”河南省現代農業産業技術經濟評價體系首席專家張道明表示,糧食生産是夯實“三農”壓艙石的基礎,尤其在當前疫情形勢不明朗、各國限制糧食出口、世界經濟增長乏力的情況下,穩住糧食生産就穩住了經濟大盤,就穩住了信心、穩住了預期。

  “今年的一號文件也很實。”張道明表示,中央一號文件標題直接出現年份的情況很少,2022年出現了,就是一個很重要的信號,凸顯了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需要做的重點工作,突出了年度性任務、針對性措施和時效性導向。

  一號文件的“實”體現在方方面面,比如2022年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産能提升工程來保證重要農産品供給,並用較大篇幅提出了多個具體措施與路徑。

  中央有部署,河南有行動。

  “去年我們在新鄭市城關鄉試驗了100畝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效果還不錯,玉米平均畝産526.9公斤,大豆平均畝産118.5公斤,基本實現了玉米不減産、多收一季豆。”鄭州市農技推廣站站長楊科算了一筆賬,按照當前玉米和大豆價格,扣除種子、農藥、化肥、機播和機收成本,每畝可新增收益400元左右。

  不過楊科也坦言,這個收益只是試驗田的數據,要大範圍推廣,還需要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增加新型經營主體和增強社會化服務組織投入力度,成立專家技術團隊,圍繞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在全省多點開展示範。

  “擴大大豆生産,是中央安排我省的一項重要任務,不能討價還價。今年我省要發展100萬畝大豆玉米帶狀複合種植,要儘快把種植任務落實到具體地塊,選擇適宜種植模式和品種,提前調配所需種子,分區抓好技術培訓,改裝現有機具,降低勞動強度和投入成本。”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高端平臺賦能種業創新

  “大力推進種源等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進種業領域國家重大創新平臺建設。”當中國工程院院士、河南省農科院研究員許為鋼讀到中央一號文件這句話時,精神尤為振奮。

  身為神農種業實驗室小麥領域首席科學家,許為鋼太知道種業國家重大創新平臺的“含金量”了。環顧其他省份,湖北、四川和海南都在全力建設種業省實驗室、爭創國家實驗室或者分支機構,河南稍有懈怠就會落後。

  “目前,神農種業實驗室試驗田已經建成,配套的實驗大樓也在裝修,硬體建設穩步推進。”許為鋼説,神農種業實驗室小麥、玉米、花生、芝麻等植物育種中心研究隊伍框架基本確定,動物研究中心結合實際情況也在加快推進。

  對於神農種業實驗室和國家生物育種産業創新中心的關係,許為鋼介紹,神農種業實驗室以理論創新和技術創新為主,國家生物育種産業創新中心以産品創新為主,二者相互結合,打通種業創新鏈和産業鏈。

  以重塑“三農”領域省實驗室、實施創新平臺建設為依託,我省推動種業振興“路線圖”明確:加快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啟動聯合良種攻關,打造種業企業陣型,加快建設育制種基地。

  “直播帶貨”首次寫入一號文件

  2020年,直播帶貨破圈而出。兩年後,“促進農副産品直播帶貨規範健康發展”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

  直播帶貨有多火?光山縣電商“巧媳婦”王德梅對此感觸頗深:從只有一個人的直播間到十余人的寶媽主播團隊,日出單量最高達12700余件,不僅自己掙了錢,還讓更多寶媽多了一條增收致富的門路。

  “直播帶貨已經成為農民的新時尚、新農具和新工具。”張道明説,不過,當前直播帶貨亟待規範和提升。

  首先是生産標準化程度不高。農民傳統種植習慣難以改變,分級包裝意識不強,導致適宜“直播帶貨”的品種不多。其次,冷鏈運輸存在短板。農産品屬於生鮮産品,比如靈寶蘋果剛從山上摘下來好吃,如果冷鏈運輸跟不上,在路上耽擱幾天,口感和品質就會大打折扣。要擴大農産品銷售半徑,冷鏈運輸必須跟上。最後,直播行業監管不夠,不乏假冒偽劣和以次充好的産品,違法成本較低,造成行業無序競爭。

  針對冷鏈運輸的短板,河南省正在破題。2022年,河南省聚焦優勢特色産業,著力打造集生産、加工、流通于一體的産業鏈條,實施農産品産地冷藏保鮮設施項目建設,將高品質建設1500個冷藏保鮮設施。(河南日報記者 劉曉波 實習生 夏一涵)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