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河南省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小康。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新生活體現在哪?大別山下,紅色旅遊方興未艾,革命老區煥發新生機;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告別土房子,奔向好日子。
新奮鬥從哪啟航?豫東平原農業提質增效,種地也要追求高收益;豫西丘陵瓜果飄香,增收致富從未離農民這麼近。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一年間,河南省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
完善監測機制
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2月底,衛輝市孫杏村鎮張武店村村民老楊搬進了政府修繕的新房。受2021年水災影響,他家的房子屋頂出現裂縫漏水,他缺乏勞動能力無力維修,被納入防返貧監測對象,當地政府對他家的房子進行了徹底修繕整修。
因為水災,2021年下半年,衛輝市有1784戶4963人像老楊一樣,被納入防返貧監測對象。
河南省堅持把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關鍵舉措,在做好日常監測的基礎上,針對洪澇災害影響,明確了因災需要納入監測對象的7種情形,對易返貧致貧人口發現一戶納入監測一戶,做到應納盡納、精準幫扶、穩慎退出,大災之年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2022年元宵節,鞏義市首批285戶受災群眾領到了集中安置房的鑰匙,住上了新房。
生活向好,生産秩序也在恢復。受去年水災影響,浚縣3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範方損毀嚴重,小麥種得較晚。“目前溝、井、橋、路等基礎設施正在整修,針對小麥三類苗實施科技壯苗行動,澆水、施肥,同時噴施葉面肥和植物生長調節劑,促使弱苗早發快長。”浚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董文全説。
河南省堅決防止因災返貧致貧,抓好應急救助、及時恢復生産、加快災後重建,截至2月底,全省需恢復重建的5311個扶貧項目竣工率達95.63%,計劃6月底前全面竣工。
興産業促就業
促進脫貧群眾增收致富
在丘陵山區,幹點啥能讓老百姓腰包鼓起來?
洛陽新安縣磁澗鎮禮河村的回答是種櫻桃。“禮河村的3000多畝櫻桃全都是大粒櫻桃,全村櫻桃收入去年突破2000萬元,戶均收入兩三萬元。”禮河村黨支部書記張三説,村裏引進天興農業生態園,脫貧戶和土地流轉戶可優先在生態園打工,他們還組建禮河“櫻嫂”導遊團,打響了“禮河櫻桃”品牌。
新縣田鋪大塆則發展起了鄉村旅遊。春光明媚,村前的曬場上,圓形的竹筐裏曬滿了豆腐、蘿蔔幹,“老家寒舍”裏擠滿了遊客,店主韓光瑩又開了一家小店專營當地美食。越來越多的村民看到商機返鄉創業,“不秋草竹編”“時光小院酒吧”……各種特色民宿和創客店舖生意興隆。
一年來,河南省實施田園增收、養殖富民、鄉村旅遊等産業發展十大行動,將銜接資金用於産業發展的比例提高到57.87%,發展壯大鄉村特色産業,帶動脫貧群眾增收。
“發展産業是脫貧的根本之策,去年全省共投入115.07億元銜接資金髮展脫貧地區主導産業,累計已培育省級以上龍頭企業970家。”河南省鄉村振興局局長郭奎立表示,通過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脫貧戶(監測對象)+金融”等有效模式,實現龍頭企業做兩端、脫貧群眾幹中間,完善利益聯結機制。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鞏固重在監測兜底,拓展則需向産業和就業發力。
“有證沒證就是不一樣,過去沒有技術只能掏苦力,現在有證了可以挑活幹。”嵩縣城關鎮楊嶺村村民郭乾鎖參加了嵩縣諾舟職業培訓學校的焊工技能培訓班,手持焊工證,每天工資300元左右。
郭乾鎖實現“打工自由”,得益於河南省正在開展的“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與此同時,河南省依託與廣東等五省的勞務協作機制,推廣“就業幫扶直通車”,對有外出意願的脫貧勞動力實行點對點、組團式勞務輸出。2021年全省脫貧人口、農村低收入人口外出務工236.4萬人,較2020年增加30.98萬人,公益崗位安置就業62萬人。
做好易地搬遷“後半篇”文章
接續推進鄉村振興
河南省聚焦全省858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25.97萬搬遷人口,多措並舉促進就業增收、強化社區治理,努力把安置點建成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新支點、鄉村振興的新起點、城鄉融合的新亮點。
13萬名有勞動能力的搬遷群眾基本實現就業。安置點新設或合併設立居(村)委會、居(村)民小組451個,新成立基層黨組織229個,派駐安置點第一書記260人、工作隊260個,配備社區工作者2806人。
易地搬遷做好“後半篇”文章,要穩步推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河南省委、省政府印發《關於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推進銜接工作的時間表、路線圖。依據各縣(市、區)的區位條件、資源稟賦、産業基礎、發展水準等實際情況,我省將107個縣(市、區)劃分為30個示範引領縣、43個整體推進縣、34個鞏固提升縣,分類推進鄉村振興。
春節過後,淅川縣九重鎮鄒莊村村委會副主任鄒會彥比以前更忙碌了。“鄒莊村作為鄉村振興示範村,目前正在提升人居環境和基礎設施,利用毗鄰渠首的生態優勢,發展草莓大棚等特色農業産業,村民收入未來三年內要再翻一番。”
清豐縣馬莊橋鎮趙家村黨支部書記趙玉甫也定下了發展的“小目標”:在原有650座溫室大棚的基礎上延長香菇産業鏈,打造集種植、育種、加工和旅遊觀光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
一個個富有特色的村莊,拼接成了河南省鄉村振興的多彩版圖。(河南日報記者 劉曉波 實習生 夏一涵)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