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三門峽靈寶市澗西區:人居環境整治出新彩
2022-05-06 13:59:51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張雨晴責編: 石麗敏

  國際在線河南頻道報道:近年來,三門峽靈寶市澗西區將人居環境整治與克服老城區基礎設施“短板”、文明城市創建和項目建設相結合,蹚出了一條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變廢為寶的人居環境整治新路子。

三門峽靈寶市澗西區:人居環境整治出新彩_fororder_道德經文化園 趙曉凡 攝

道德經文化園 攝影 趙曉凡

  澗西區多方發力,將弘農澗河西岸及新華橋至史平橋段的空閒地,打造成道德經文化園;將西華社區原隴海鐵路修建時的廢棄地塊,通過系列改造工程打造成垃圾分類主題公園;將車站路與弘農路交叉口西北角原有空地,打造成涵蓋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六大內容的安全教育主題公園。

三門峽靈寶市澗西區:人居環境整治出新彩_fororder_澗西區西華垃圾分類主題公園大門口 趙曉凡 攝

澗西區西華垃圾分類主題公園大門口 攝影 趙曉凡

  在整治城市環境時,澗西區利用城市邊角閒置建設用地和“打違治亂”後騰空的土地,建設西華機械車輛租賃市場。在建設過程中,該區充分利用房屋拆遷後的廢棄地坪壘砌石墩、護坡,用廢瀝青渣鋪設地面等,使建築垃圾“變廢為寶”,節約建設成本150余萬元。目前,建成的機械車輛租賃市場,每年為集體經濟增加收入80萬元。

  此外,澗西區組織人力物力,出動鉤機、鏟車、三輪車等大型機具,對西華社區一組居民房前屋後、垃圾分類主題公園東側、隴海線腳下的荒廢溝壕進行整治,騰空整修出一萬餘平方米的場地。該區將場地與垃圾分類主題公園、周邊村民果園和道路微景觀進行資源整合,打造集櫻桃採摘、系列兒童親子遊等為一體的綜合發展項目,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盤活壯大了集體經濟,增加了居民收入。

三門峽靈寶市澗西區:人居環境整治出新彩_fororder_西華社區歡樂谷 趙曉凡 攝

西華社區歡樂谷 攝影 趙曉凡

  下一步,澗西區將繼續狠抓能力作風建設,促進幹部更新觀念、轉變作風、提升能力,積極探索人居環境治理的新途徑,進一步提升轄區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文 侯林峰 張躍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