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行走河南 讀懂中國】 科技視野下 夏代人這樣生活
2022-06-28 09:45:19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張雨晴責編: 胡曉萌

  原標題:科技視野下 夏代人這樣生活(行走河南 讀懂中國)

【行走河南 讀懂中國】 科技視野下 夏代人這樣生活

褐陶鬶。受訪者供圖

【行走河南 讀懂中國】 科技視野下 夏代人這樣生活

瓦店遺址出土的灰黑陶甕。受訪者供圖

  “2022夏文化論壇——多學科視野下的夏文化探索”6月26日在許昌禹州市落幕。近年來,多學科融合、科技考古越來越多地介入夏文化的探源與研究中。通過動物考古學、植物考古學、環境考古學、冶金考古學等科技考古視野,展開了一幅夏代人的生活畫卷。

  夏代是什麼樣的氣候?

  龍山晚期到夏代,是中華文明起源的關鍵時期,當時人們生存的環境是什麼樣的?

  論壇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張小虎以新密古城寨為例,介紹了龍山晚期中原地區的生存環境。

  考古發現,新密古城寨東護城河中段與常見的以人類文化遺存為主的壕溝堆積不同,下部堆積呈現出明顯沉積特徵,接近於湖沼沉積,是自然環境信息的良好載體。經過孢粉、植物遺存分析,古城寨遺址龍山晚期整體氣候溫暖濕潤,龍山時期之後,氣候逐漸乾旱化。遺址周圍分佈有以櫟為主的落葉闊葉林,還有亞熱帶樹種化香樹、南酸棗,植被具有暖溫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特點。

  禹州瓦店遺址周圍分佈著櫟落葉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竹林等,表明瓦店遺址在龍山時代氣候溫暖濕潤,處於亞熱帶與暖溫帶生態過渡地區。

  登封王城崗遺址周圍分佈著大量的闊葉櫟木林、其他闊葉樹種和竹林,具有亞熱帶氣候特點,説明當時亞熱帶的北界比現在偏北。

  到了夏代晚期的二里頭文化階段,古城寨的氣候趨於乾旱化。數據分析顯示,從龍山到二里頭,氣候逐步由溫暖濕潤向幹冷轉變。

  夏代人的主要口糧是什麼?

  復旦大學的李唯對漯河地區的龍山文化遺址開展碳、氮穩定同位素研究,同時結合其他動植物考古研究成果,認為漯河地區二里頭文化時期的生業經濟形態可以概括為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農業和家畜是生業經濟的主體,人類食物來源多樣。農業以旱作農業為絕對主體,並且以粟為主、黍為輔,大豆也是必要補充,稻的比重很小。家畜包括豬、狗、黃牛、羊,其中,豬是人類的主要肉食來源,羊包括山羊和綿羊。

  豬和狗主要以主人的殘食餵養。牛的圈養程度很高,羊的圈養程度較高,均被大量喂食小米作物的秸稈類副産品。

  鹿類動物在先民食譜中佔有重要地位,除了大量來自野外狩獵之外,可能也存在餵養行為。

  中原地區龍山至二里頭文化時期生業經濟形態既有繼承也有變化,整體趨向統一和規範,並且規範化趨勢很可能從核心區向週邊區推廣。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藍萬里介紹了河南夏文化相關遺址的生業結構分析,認為龍山至二里頭時期,河南地區的農業生産延續古代中國北方以粟黍為主的旱作農業傳統,並向多元化方向發展。稻作已經相當普及,大豆的栽培進一步強化,小麥開始出現並日趨重要。粟稷稻麥豆“五穀”的傳統格局已經形成。研究還顯示,先民對野生植物資源的利用程度相當高,他們應該還大量採集種植食用塊根塊莖類植物如山藥、蓮藕,以及堅果類如橡子、菱角等。

  通過科技分析,不僅能知道古人吃什麼,還能判斷他們飲食結構的變化、人口的遷徙。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周立剛副研究員介紹了中原地區夏文化遺址人群的多種同位素研究結果。通過對郾城郝家臺、葉縣余莊、禹州瓦店等三個龍山到夏代遺址人群開展的穩定碳氮同位素和鍶氧同位素分析,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

  檢測的余莊遺址4名個體在異地出生,且可能來自同一地方,2名女性成年後遷入本地並生活若干年。1名女性成年後遷往他處,去世前較短時間內又遷回本地。瓦店遺址存在兩種截然不同食譜的群體,外來人口比例較高。郝家臺遺址的分析表明,一個群體幼年都不生活在本地,成年以後群體性遷徙到此處,印證了有關專家認為此處為軍事據點的説法。

  周立剛説,人群遷徙的原因尚不清楚,但為研究史前婚姻、文化交流提供了新啟示。

  夏代人體質怎麼樣?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孫蕾借助科技手段,揭示了夏代人的體質情況。

  孫蕾的研究材料包括郾城郝家臺、淮陽平糧臺、焦作府城、葉縣余莊、西平上坡、禹州瓦店、偃師二里頭、尉氏新莊等遺址出土的人骨。

  根據瓦店、郝家臺、平糧臺人骨研究,從龍山開始,中原人群一方面繼承仰韶文化核心區域的人群顱面特徵,另一方面表現出與山東大汶口文化居民的較大相似性。到二里頭時期,中原人群更多具有北方、西北方人群的特點,反映出此時中原人群與北方、西北方人群的交流、融合更顯著。

  在7個遺址出土的人骨中主要觀察到牙齒生前脫落、齲齒、牙釉質發育不良、牙結石等牙齒疾病。相較于男性,女性飲食中的碳水化合物佔較大比重,多數未成年人及哺乳期女性的飲食中可能長期缺乏肉食,可能連新鮮的植物性食物也不能充分獲得。

  龍山晚期至二里頭人群具有較高的嬰幼兒死亡率,多處遺址的未成年個體常常出現貧血和壞血病的病理表現,顱骨內壁也多觀察到曾經患有腦膜炎,可見,龍山晚期至二里頭人群多在兒童時期患有營養缺乏類疾病,推測與營養不良有關的體內感染是其死亡的主要原因。

  龍山至二里頭人群的下肢上發現高比例的跪踞面,説明人群中存在普遍的跪坐習慣。多數骨骼上發現了退行性關節炎、施莫爾結節,説明生前曾長期從事高強度勞動。

  兩性的身高在不同遺址差距較大,龍山時期女性最高身高在168釐米左右,男性最高能達175釐米左右;二里頭時期女性最高身高在155釐米左右,男性最高在170釐米左右。(河南日報記者 張體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