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中共三門峽市委舉行新聞發佈會,全面介紹解讀市委八屆三次全會有關情況和會議精神,並回答記者提問。
新聞發佈會現場 攝影 張朝峰
三門峽市委常委、秘書長、市委新聞發言人郭鴻勳表示,三門峽市委八屆三次全會是在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深入貫徹落實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調研三門峽講話指示精神的重要節點,在深入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戰略、加快建強省際區域中心城市、奮力實現“兩個確保”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在三門峽發展歷史進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
郭鴻勳介紹,全會聽取審議了三門峽市委書記劉南昌代表市委常委會所作的講話,審議通過了《關於全面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實施意見》《三門峽市創新發展綜合配套改革方案》。全會的主要精神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增強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的歷史自覺、歷史主動,明確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的主要目標、重點舉措,加強對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的組織領導。
據三門峽市委副秘書長、市委政研室主任孔利亞介紹,5月19日至20日,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調研三門峽時提出“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創新驅動,努力實現資源型城市向創新型城市蝶變”這一重要指示。為貫徹指示要求,三門峽市委專題會議研究,決定以市委全會形式對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進行部署。三門峽市委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籌備,突出戰略前瞻、科學把握重點,強化工作協同、高效務實推進,堅持開門問策、集中各方智慧。經過各方的共同努力,三門峽市委八屆三次全會取得了圓滿成功,會議講話和相關文件明確了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引領資源型城市蝶變的前進方向和實踐路徑,必將引領激勵全市上下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奮力譜寫加快建強省際區域中心城市的新篇章。
創新平臺建設是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關鍵一環。三門峽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周長青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近年來,三門峽市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核心位置,推動各類創新平臺快速發展,全市創新平臺體系初步形成。三門峽市積極推動省級雙創基地、智慧島雙創載體、省級金屬新材料産業集群發展壯大,促使創新資源有效集聚,促進創新成果轉化和共享,對三門峽市經濟高品質發展形成了有力支撐。創建國家創新型城市,離不開營商環境。三門峽市積極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行動,打造了“贏在天鵝城”營商環境品牌,全市營商環境水準穩步提升。
全面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三門峽市有哪些基礎和優勢?據三門峽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張坤士介紹,國家創新型城市指標體系中,三門峽市多項在全省排名前列,具有較好的創建基礎。三門峽市的工業基礎雄厚、産業集聚度高、龍頭支撐強勁,土地指標、要素價格、宜居指數比較優勢明顯。三門峽市科技部門將圍繞高品質建設創新平臺、凝練創新課題、匯聚創新人才、培育創新金融、孕育創新文化、營造創新環境,多措並舉、紮實推進,確保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工業是三門峽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壓艙石”,三門峽市工信部門如何助力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工作?三門峽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薛蒲生表示,該局堅持産業、工業“兩業”為基,深化工業企業對標提升、“三大改造”全覆蓋攻堅、産業鏈提升、“頭雁企業”培育、“專精特新”倍增、企業家創新精神培育“六大行動”,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創新活力和創新實力。
三門峽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翟海燕表示,為進一步助力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該局加大投入,完善保障增動力,2022年安排科技創新人才支出3億元;創新方式,育強主體添活力,在已有政府投資基金基礎上,參與組建河南省數字經濟和生物醫藥新材料兩隻省級政府引導基金,加大創新支持力度;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服務提效力,研究制定了相關政策,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
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人才是基礎、是保障。三門峽市人才工作服務中心主任張燕説,三門峽市委人才辦錨定“2025年基本建成區域人才高地的近期目標、2035年建成全省重要人才中心的遠景目標”不放鬆,持續優化人才發展生態、千方百計匯聚高端人才、大力吸引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創新方式激發人才活力,深入實施“崤函英才計劃”,紮實推進高端人才“千百”工程、高素質勞動者“5251”工程,吸引集聚一流創新人才,為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創新離不開金融的支持。三門峽市金融工作局黨組書記、局長馮鐸表示,為助力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該局在間接融資方面,做好項目精準對接;在直接融資方面,以成立企業上市服務中心為契機,全力實施“企業上市倍增計劃”;在優化金融服務方面,發揮市金融服務中心作用,努力實現“線下一站辦、線上一網辦”;完善配套支持政策,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增信作用,為科創企業提供信貸支持,進一步優化金融環境,為科技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文 侯林峰)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