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週口市鹿邑縣趙村鄉胡山村黨支部書記郭玉華:農業種植托起群眾的“致富夢”
2022-07-27 18:28:44來源: 週口日報編輯: 張雨晴責編: 趙銀平

  原標題:郭玉華:農業種植托起群眾的“致富夢”

  一棵棵蜜瓜苗破土而出,在大棚內茁壯成長;一座座寬敞的糧庫內,金黃色的麥子堆得像小山丘……7月22日,在週口市鹿邑縣趙村鄉胡山村,記者見到該村黨支部書記郭玉華時,他正帶領家人冒著酷暑在自己的農業專業合作社裏忙活。

  郭玉華今年50歲,中等身材,皮膚黝黑,是典型的豫東農村漢子。“年輕時,我一直在外奔波,做過羊毛生意,養過羊,賣過羊肉,什麼苦都受過,什麼困難都經歷過。”初見郭玉華,從其快言快語中,便能感受到他是一個直爽、樂觀、做事執著的人。

  2020年5月,胡山行政村“兩委”班子換屆時,種植大戶郭玉華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胡山行政村轄8個自然村,有村民1130戶4135人、耕地3998畝,原有貧困戶51戶,現已全部脫貧。

  “當時,村裏除郭玉華的農業專業合作社外,沒有別的産業,很多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只有一些老人和兒童等在家裏留守,村裏要集資修路都拿不出錢來,郭玉華看在眼裏,急在心裏。”退休幹部牛慶才介紹説。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為富。群眾富了,啥事兒都好辦!”郭玉華説,2021年9月,他申請建立了百畝蜜瓜種植基地,蜜瓜大棚建好後,他開始找一些不太富裕的村民,並上門做工作,讓有勞動能力的老人到蜜瓜種植基地除草、澆水、施肥、採摘等,做些力所能及的雜活,以增加收入。

  劉純海曾是村裏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左手殘疾,至今未婚。郭玉華讓劉純海幹些拔草、採摘等較輕的雜活,每月為其發放工資1000多元,每天還管其吃飯,讓他的生活有了保障。

  村民范豐良平時好吃懶做,整天不思進取,其妻子殘疾。郭玉華得知情況後,多次找范豐良做思想工作,並安排其19歲的兒子去外地學習蜜瓜種植技術。培訓回來後,其兒子專門負責基地的蜜瓜種植技術指導,每月能領到三四千元工資。

  “看到兒子每月能掙幾千塊錢,我心裏琢磨,自己也不能閒著。之後,我主動找到郭支書,要求到他的蜜瓜種植基地幹活。現在,我每月也能領到3000多元工資。”提起郭玉華對自己的幫扶,范豐良很是感激。

  吳守用,40多歲,因酗酒成性,妻子一怒之下與其離婚。離婚後,兒子隨吳守用生活,女兒則隨妻子離家而去。面對拮據的生活,吳守用整天渾渾噩噩,喝了酒就睡覺,對生活也失去了信心。

  “郭支書找到我,多次給我談心,讓我上他們的蜜瓜種植基地幹活,剛開始我沒答應,後來看到許多村民都去他那兒幹活,我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去了。現在我一個月能領到兩三千元工資,收入增加後,心情也好了,酒也不喝了,生活也有了盼頭!”説起郭玉華,吳守用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27個蜜瓜大棚,用工多時需要七八十人,少時四五十人,其他農作物種植忙時用人更多,對跟著我們幹活的村民,每月發一次工資,不拖不欠。”郭玉華告訴記者。

  為讓外出務工的年輕人返鄉創業,郭玉華通過電話、微信與他們取得聯繫,動員他們返回家鄉創業,大力發展種植、養殖産業。今年25歲的李乾坤就是郭玉華勸説回鄉創業的年輕人之一。

  “書記帶頭種蜜瓜,我也跟著種了10多畝,沒想到收成這麼好!”李乾坤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畝蜜瓜能産6000多斤,除去成本凈賺1萬多元。如今,李乾坤成了村裏的致富能手,還當選為村“兩委”班子成員。

  “加入郭支書的合作社,種啥都回收,價錢還有保證。”李乾坤樂呵呵地説,2022年夏季,蜜瓜採摘後,在郭玉華的建議下,他又種植了油葵,目前長勢良好,預計又是大豐收。蜜瓜一年可以種兩季,油葵收完就可以種植冬小麥,算下來這一年的收入是他在外打工的10多倍。

  為廣開致富門路,帶領村民致富,兩年來,經過前期充分調研,郭玉華決定引進産量高、效益好的矮稈高粱。試種之初,他自掏腰包買來種子,動員村民一起種。大家對此將信將疑:“真能高産嗎?種出來賣不出去怎麼辦?”

  “不信我就先種給大家看。”郭玉華聯繫到貴州茅臺鎮的釀酒廠,在充分調研論證後,雙方簽訂了回收合同,當年郭玉華就種植了4000畝的矮稈高粱。“當年就獲得了大豐收!”郭玉華説,看到真金白銀的收入,村民們動心了。

  “種出來合作社包賣,賠錢了算我的!”郭玉華趁熱打鐵,提出村民可選擇以持股或領工資的形式參與合種。兩年間,他又自掏腰包擴種了800多畝,吸引了張汪洋、劉深圳等10余名農戶加入。

  書記示範幹,村民跟著學。兩年多來,胡山村的矮稈高粱從當初郭玉華帶頭種植的4000畝,發展到現在的1.3萬畝。蜜瓜、油葵、黃蜀葵、矮稈高粱、優質小麥……只要郭玉華點頭,胡山村村民什麼都敢種,大家的腰包鼓了,臉上的笑容也多了。

  2021年,經過郭玉華爭取,上級部門撥付一部分資金,村民自籌一部分資金,順利修通村裏的道路。眼下在胡山村,胡山蜜瓜、矮稈高粱正托起村民們的“致富夢”。

  郭玉華的兒子郭團結剛大學畢業就加入了父親的合作社。“每天早上6點就得起床,檢查完小型旋耕除草機後便去蜜瓜種植園。白天驕陽似火,有時候感覺自己選擇這條路是不是錯的。”累得汗流浹背的郭團結説,但是看到加入合作社的村民越來越多,收入越來越好,郭團結更加堅定了信心。郭團結説,能夠用在大學學到的知識為合作社出一分力,讓他感到很是自豪。

  “新農業種養模式,是推動農業産業結構調整、發展循環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一個有效途徑。”郭玉華胸有成竹地説,他準備再建設5個溫室大棚,發展反季節蜜瓜種植,並繼續擴大矮稈高粱、優質小麥種植規模,同時計劃利用農作物秸稈青儲發展養羊産業,首批准備養羊1000隻。

  相信在郭玉華的帶領下,不久的將來,胡山村能成功繪就村美、民富、業興、人和的美好新畫卷。(週口日報記者 侯國防 通訊員 于新豪)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