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河南省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次專題會議召開
2022-11-01 09:30:51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鄧高靖責編: 胡曉萌

  原標題:樓陽生在省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次專題會議上強調 堅持人民至上 堅持動態清零 全力打好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 王凱出席

  10月31日,河南省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二十次專題會議召開,分析研判形勢,安排部署當前和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工作。河南省委書記樓陽生主持會議並講話,省長王凱作具體部署。

  樓陽生指出,要深入貫徹“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要求,保持戰略清醒,堅定信心決心,全力以赴打好打贏疫情防控殲滅戰,為改革發展、民生改善、安全穩定創造良好環境。

  一要堅持人民至上、動態清零不動搖。牢牢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因時因勢優化完善防控措施,做足今冬明春防大疫的思想準備、工作準備、力量準備、物資準備,堅決克服麻痹鬆勁、厭戰懈怠、等待觀望等思想,全面貫徹從嚴從緊從細從實工作要求,嚴格落實圈住封死撈幹撲滅具體打法,全力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二要堅持抓早抓小、以快制快不動搖。搶抓應急處置2小時、4小時、8小時、12小時、24小時五個關鍵節點,快封、快篩、快追、快調、快轉、快隔,爭分奪秒找出風險點、控住傳染源、阻斷傳播鏈。當前有疫情的地方,各項應急處置措施再聚焦、再加力、再提速,儘快實現社會面和隔離點“雙清零”;要加強改善對隔離點管理,切實做好心理疏導、個性化需求服務和各種保障工作;疫情得到控制的地方,要在確保能管住的前提下實行有條件、有秩序、有審批的放開,做到解封不解防,以“防得住”保障“放得開”。

  三要堅持常態常備、常抓不懈不動搖。築牢嚴密防線,始終紮緊“四個口袋”,織密“三道防線”,嚴格落實來豫返豫人員應報盡報、應檢盡檢、應管儘管,嚴格落實常態化高品質核酸檢測,嚴格落實場所碼全覆蓋、嚴查驗,守好大門、把好關口;強化監測預警,加強重點人群篩查管理,充分發揮哨點監測預警作用,為防控爭取主動;持續提升能力,配足採樣檢測力量,加快推進方艙醫院、集中隔離點、醫學觀察點建設,做到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無備。

  四要堅持重點防控、閉環管理不動搖。毫不鬆懈抓好學校、醫院、工廠、工地、養老機構、監管場所等人員密集場所的疫情防控工作,醫院嚴格執行防院感指南和操作規程,學校嚴格校門管理和校園內部分區分級管理,提高自身日常防控和應急處置能力。同時,加強人文關懷,對接受治療人員、隔離人員、封控管控區人員提供更為貼心的精細化服務,對一線防疫人員給予更多關心關愛。

  五要堅持科學防控、精準防控不動搖。既保持定力,對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牢牢堅持、抓緊抓實,又以變應變,針對病毒新特點、防控新要求,進一步完善優化防控措施,確保疫情防控更精準、更科學、更有效。

  六要堅持高效統籌、雙線嵌合不動搖。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是全省上下要共同做好的“必答題”,要持續強化雙線嵌合機制,落實“四保”措施,開足馬力,力爭交出好答卷。

  王凱強調,要儘快撲滅當前部分區域規模性疫情。堅持重點區域分級防控、重點人員分類施策、重點場所嚴格管控,做到該管的堅決管住、該放的有序放開。科學精準劃定風險區,不能因為有個別疫情燃點就長期無差別封控整個小區,讓城市逐漸恢復活力。壓實企業防疫主體責任,加強在崗員工生活保障,及時做好返鄉人員點對點管理服務,防止疫情擴散外溢。要強化隔離管控和服務保障。堅持以人為本,優化隔離方式,提升隔離能力,嚴格規範管理,千方百計保障好群眾基本生活和就醫需求,照顧好老年人和特殊困難群體,確保群眾的事有人問、有人管、有人幫。要提升應對規模性疫情能力。加強採樣人員培訓,加快定點醫院啟用、方艙醫院改造和醫學觀察點儲備,建立流調、核酸、追陽、消殺4支突擊隊,提升各地核酸檢測能力、救治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要加強科學預防引導。提升疫情“數治”水準,加強中醫藥干預,做好已上市特效藥品的藥效監測,強化宣傳引導和健康教育,增強群眾自我防護意識。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健全防疫生産雙線嵌合機制,推動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措施直達快享,持續推進重大項目集中攻堅行動,堅決兜牢民生底線,紮實做好安全穩定各項工作,確保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

  會議以視頻會議形式召開。各省轄市、濟源示範區、航空港區及各縣(市、區)設分會場。

  孫守剛、陳舜、江淩、曲孝麗、王戰營、陳星、安偉、顧雪飛、宋爭輝出席會議。(河南日報記者 馮蕓 馬濤 歸欣)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