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堅強電網“鼎”立中原(把這些字寫在中原大地上)
11月7日,河南電網“5站22線”(特高壓豫南換流變電站、中州換流站、南陽站、靈寶換流站、邵陵調相機站及相關22條線路)年度集中檢修圓滿收官。經過系統性“體檢”與“治療”,這些河南電網的“心臟”與“脊梁”將更強勁地輸送電能,確保今冬明春電力能源可靠供應,為千家萬戶的生活保駕護航。
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出能源高品質發展的壯美藍圖,作為能源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電力行業關係國民經濟命脈和社會穩定,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和保障。
疆電入豫、青電入豫等一批特高壓工程建成投産,500千伏電網從“兩縱四橫”梯形結構向“鼎”字形骨幹網架跨越升級,全省縣域220千伏變電站全覆蓋……近年來,河南省各級電網建設持續加強,河南電網網架結構、配置能力、整體功能實現跨越提升,主網供電卡口、配網發展滯後突出難題有效解決,為中原更加出彩注入強勁動力。
大電網日益堅強
在河南大踏步邁向現代化的進程中,電力發展始終走在前列。2012年,河南省全社會用電量2748億千瓦時,2021年達到3647億千瓦時。用電量規模“量”的增長,背後是能源供給保障能力“質”的提升。
——電網“大動脈”貫通四方,主網骨架越發強壯。
自2014年1月天中直流輸電工程建成投運以來,駐南交流工程、青豫直流工程等特高壓工程陸續在中原大地上建成投運,隆起了河南電網的高度。河南省在全國率先跨入特高壓交直流混聯運行階段,目前擁有“兩交兩直”省間特高壓通道,“外電入豫”能力實現大幅提升。
河南電網地處全國聯網樞紐,資源配置優勢明顯。2022年3月,駐馬店—武漢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輸電工程開工建設;7月,南陽—荊門—長沙特高壓交流工程河南段全線貫通。這兩項工程投産後,將滿足全年各個時段河南省電力送出和受入需求,保障多直流匯入後華中電網系統安全運行。
——網架結構持續優化,“毛細血管”通暢無阻。
以特高壓交直流落點為支撐,河南省不斷完善豫中、豫北、豫西南、豫東南4個區域環網,省級電網發展更加協同。
48座500千伏變電站呈“鼎”字形覆蓋所有地市,較2011年增加23座;220千伏變電站366座,實現縣域全覆蓋,較2011年增加168座;110千伏變電站1393座,覆蓋所有産業集聚區,所有縣實現110千伏及以上雙電源供電。截至目前,河南電網在運110千伏及以上線路長度較2011年年底增長106.9%。
從高到低,層層承接,全省電力資源得以大範圍輸送。
供電保障更可靠
迎峰度夏是供電企業每年必經的大考。2012年以前,度夏期間河南省全網最高用電負荷4000多萬千瓦;10年後,最高負荷超過7700萬千瓦。
“在戰高溫、保供電關鍵時刻,我們堅決守住民生用電底線,千方百計保障全省人民防暑降溫安全可靠供電。”國網河南省電力公司有關負責人説,2022年迎峰度夏期間,外電入豫規模最高達1461萬千瓦、佔全省用電負荷近五分之一。
電網是關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直接服務於人民生産生活。
從2015年開始,河南省連續7年把農村電網升級改造納入重點民生實事,累計投資超1000億元。如今,全省35千伏變電站基本覆蓋所有鄉鎮,動力電覆蓋所有自然村,機井通電覆蓋平原地區所有農田。供電能力、設備狀況及智慧化水準等農網發展主要指標達到中部先進水準,戶均配變容量逐年倍增,村民的致富之路越走越寬。
盾構機、新能源客車、光通信晶片等産業的技術水準和市場佔有率居全國前列,高鐵軸承、光互連晶片關鍵核心技術取得新突破……堅強智慧電網,讓現代化河南建設動力十足,産業轉型升級明顯加快。
充沛的電能供應,高可靠性的供電保障,為農業生産提供了強力引擎,讓企業開足馬力生産,讓城鄉居民生活更加舒心。
綠色轉型加速度
目前,全省縣域電動汽車充電站及“十三縱十三橫三環”高速公路快充網絡河南境內充電站已實現全覆蓋;上半年,國網河南電力充電設施充電量2098.42萬千瓦時,同比增長77.84%。
終端用能清潔化改變的不只是城市交通,還有廣袤鄉村。從豫南到豫北,電力作為灌溉動力,讓糧食生産變得更加便捷、高效、省錢。多年來,國網河南電力出資建設配套的62萬眼機井,受益農田3200萬畝,每年可減少農民灌溉成本23億元。
越來越多的綠色元素正在能源轉型中融入電網的發展。2012年,全省風電、光伏裝機僅有54.85萬千瓦,如今,這一數字達到3884萬千瓦。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品質發展”“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
“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經濟—能源—環境’三方關係正在向‘新發展格局—新型電力系統—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同步演化。”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辛保安説,能源高品質發展以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為重要目標,新型電力系統是能源高品質發展的重要載體。
經濟發展,電力先行。充沛電能必將在城市發展、鄉村振興中留下鮮明印記,寫下生動注腳,在中原大地持續釋放發展動能。(河南日報記者 宋敏)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