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南陽市鎮平縣:“農+”模式助力鄉村振興
2022-11-29 19:38:45來源: 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 張雨晴責編: 胡曉萌

  日前,在南陽市鎮平想念食品有限公司全自動化車間裏,小麥源源不斷地涌入擁有智慧收儲、氮氣存儲等功能的倉庫和掛麵生産車間,自動化生産線開足馬力、高效運轉,一箱箱掛麵通過企業的銷售網絡銷往全國各地。

南陽市鎮平縣:“農+”模式助跑鄉村振興_fororder_生産車間一角 供圖 鎮平想念食品有限公司

生産車間一角 供圖 鎮平想念食品有限公司

  近年來,鎮平縣大力推進産業融合,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注重一産連接二産和三産,推動一二三産融合發展,打破産業界限,延伸産業鏈,提升價值鏈,力爭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産業,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全力發展“農+工”

  “真正的好掛麵是‘産’出來的,也是‘種’出來的。”鎮平想念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常旭東説,近年來該公司通過多種方式把産業鏈前伸,建立了30萬畝優質糧源基地,與河南省農科院等科研機構合作,推廣適合本地區的優質小麥品種,以高於市場價的價格收購優質麥,既保障了糧源品質,又帶動了農民增收。

  鎮平縣鼓勵糧食龍頭企業與農民合作組織、種糧大戶等形成緊密聯結的利益共同體,通過“訂單糧食”“土地託管”“土地流轉”等方式,降低種植風險,提高農民收入。

  鎮平縣依託鎮平想念食品有限公司等工業化龍頭企業,轉變提升農業生産方式、經營方式、組織方式,做好貯藏、加工、包裝、行銷後期服務,延伸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拓寬增收鏈,著力打造一支生産規模化、管理標準化、行銷品牌化的農業龍頭企業集群。

  積極推進“農+網”

  “去年我們的紅薯成了‘網紅’産品,通過電商平臺銷售22萬單110萬公斤。今年我們還要再加把勁,爭取創出新紀錄。”在鎮平縣晁陂鎮,被稱為“紅薯哥”的李晶幹勁十足地説。

  與紅薯一同“觸網”的,還有香菇、木耳、粉條、香油、掛麵等農産品。近年來,鎮平通過搭建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優勢,實現“工業品下鄉”和“農産品進城”的雙向流通,“農+網”開始深度融合。該縣目前擁有各類網店、電商企業3萬家,電子商務年交易額突破180億元。

  為了激發電商創業者的熱情,鎮平縣成立高規格的電子商務工作班子,建立電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健全全縣電商考核評價體系,先後制定出臺了《鎮平縣電子商務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等文件。該縣財政安排2000萬元電子商務發展專項引導資金,支持電商重點項目建設,細化稅收、人才等産業扶持政策。

  鎮平縣創新培訓方式,採取“送課下鄉”“上門講課”模式,助力各企業培訓“電商能人”,各鄉鎮培訓“電商輔導員”,各行政村培訓“農村電商帶頭人”,形成電商人才網絡格局和電商人才梯次隊伍,累計培訓電商人才1萬餘人次。同時,該縣下發了《鎮平縣創建淘寶村淘寶鎮助力鄉村振興工作實施方案》,通過規劃引領,催生一批網店、網商、“網紅”,積極創建淘寶村和淘寶鎮,帶動全産業鏈擴大就業,實現全鏈條稅收增加。

  鎮平縣縣委書記艾進德説:“我縣410個行政村全部設立了電商服務點,電商産業已經成為銜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抓手。”

  著力打造“農+遊”

  鎮平縣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和自然資源,大力發展以休閒觀光為主的都市農業和鄉村旅遊産業。通過特色餐飲留遊客、配套設施樂遊客、農事體驗引遊客,該縣各鄉鎮紛紛依靠各自特點優勢,做活生態觀光農業,打造鄉村文化旅遊品牌。

  鎮平縣以打造“田園綜合體”為目標,以現代農業、休閒旅遊、田園社區為一體的鄉村發展模式,全力打造假日旅遊、節會旅遊經濟新亮點。該縣順應農村供給側結構改革、新型産業發展,大力發展城市近郊生態休閒遊,實現由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的逐步轉變。同時,該縣積極探索“旅遊+扶貧”模式,突出本地特色,依託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鄉村觀光休閒旅遊,拓展農民脫貧致富渠道。

  鎮平縣通過農旅結合,一二三産業互動,激活鄉村生態優勢,走出一條生態農業帶動農村經濟、助推鄉村振興的發展路子。(文 王小軍 胡少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