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逐浪世界搶新機(闖勁·“十四五”河南答卷)

繁忙的中鐵聯集鄭州中心站。 河南日報記者 聶冬晗 攝

一輛TIR運輸車輛從國際公路運輸河南集結中心加速駛出,開往土庫曼斯坦。 河南日報資料圖片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徐聰 攝

一架運載跨境電商貨物的全貨機停放在鄭州新鄭國際機場。 河南日報資料圖片 聶冬晗 常炯 攝
初冬時節,天藍氣爽,中原大地活力涌動。
超市裏,來自泰國、馬來西亞等地的榴蓮山竹搶鮮上市,豐富著河南人的“果盤子”;開封綜保區內,“河南製造”排隊裝車,即將駛向全球市場;街頭巷尾,來自外國的網紅博主舉起鏡頭,向世界傳遞中原發展脈搏……一幅流動、鮮活的開放圖景鋪展。
開放,已成為中原大地最鮮明的發展底色。今年以來,河南以融入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為牽引,通過織密開放通道、拓展經貿網絡、優化制度環境,全力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循環樞紐、打造國內國際市場雙循環支點,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擔當作為。
激活發展動能 做大開放經濟
最近一個月,位於開封綜合保稅區的河南汴歐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接連接待了幾批外籍客戶。“我們的‘極寒版’皮卡能夠適應極端天氣環境,客戶非常認可,目前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該企業有關負責人説。
在湯陰縣,河南豫鑫糖醇有限公司成品倉庫內,自動打包機高效運轉,一箱箱麥芽糖醇整裝待發,即將出口至東南亞市場。“訂單排到了年底,根本忙不過來。”該企業負責人言語中透著喜悅。
企業的忙碌,折射出河南外貿的強勁脈動。今年,河南外貿頂住壓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前10個月,全省進出口總值突破7400億元,同比增長28.7%。“新三樣”産品出口增勢迅猛,市場佈局更加多元。越來越多的豫企在全球市場浪潮中奮勇搏擊、成長壯大,成為河南與世界交融交匯的生動寫照。
今年,河南省出臺一系列促進外貿增長政策,多方引育經營主體,實施千企百展拓市場行動,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力度,推動更多豫企“走出去”。今年前10個月,全省稅務部門共為8043戶出口企業辦理退(免)稅276.72億元,同比增長6.47%。
與此同時,一系列高水準開放活動讓河南成為匯聚全球資源的強磁場。
2025全球豫商大會上,信陽羅山大數據産業園等52個優質項目集中簽約;第十五屆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推動一批新質項目落子中原,安陽、鄭州港區等地簽約項目有序推進;
2025鄭州跨境電商大會、第十五屆中國—拉美企業家高峰會等國際性活動接連舉辦,聚焦産業發展前沿、精準對接國際市場,為河南積極融入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連結全球搭建高效合作平臺;
截至目前,河南通過各類招商活動引進世界500強企業和中國500強企業分別達到201家、192家。益海嘉裏、泰國正大等跨國巨頭持續在豫投資,比亞迪生産基地、寧德時代等大項目開花結果。
“開放活動不僅是招商引資的重要平臺,更是思想碰撞、交流的渠道與橋梁。”河南省商務廳有關負責人説,通過融入全球經貿網絡,豫企深度融入全球産業分工,在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中提升自身實力。
暢通立體通道 做強開放平臺
淩晨3點,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北貨運區依舊繁忙。一架盧貨航貨機平穩降落,歐洲的精密儀器靜待出倉;不遠處,來自馬來西亞的榴蓮已完成查驗,數小時後便可擺上北京、上海等地商超貨架。
機場海關監控室內,物流監控科關員杜薔緊盯著航空電子貨運信息服務平臺。螢幕上,貨物申報、放行等信息實時更新,條目清晰。“這套系統是國內首個運行的電子貨運平臺,讓貨物通關更透明、高效。”杜薔説。
在這裡工作了十年,杜薔見證了“空中絲綢之路”的成長。她電腦裏存著的貨運曲線圖,清晰勾勒出鄭州航空口岸的躍升軌跡。“十年前,鄭州航空口岸全年國際貨運量不足24萬噸,每天貨運航班也就5班左右。”杜薔説,今年截至10月22日,鄭州航空口岸國際貨郵量突破50.3萬噸,超過去年全年。
如今,鄭州航空口岸國際地區貨運量已連續8年居中部第一位、全國第五位。鄭州—盧森堡“雙樞紐”合作模式成功複製推廣至吉隆坡等地,成為河南融入世界的“高速通道”。
河南的優勢在區位,出路在開放。今年以來,這片內陸腹地瞄準樞紐經濟全面發力,將區位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發展紅利。
——夯實基礎,連接內外。
對內,強化區域聯動。米字形高鐵四通八達,“空高聯運”實現貨物“一步換乘”;至青島、寧波、連雲港等鐵海聯運班列開行,出海口搬到了“家門口”;週口港、賈魯河復航工程建設提速,河南駛向更遼闊的水域。
對外,織密立體通道。“空中絲綢之路”越飛越廣,貨運能力連年攀升;河南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16000列,河南製造直達歐洲腹地;跨境電商進出口年均增長11.9%,買賣全球更便捷;“水鐵公空”多式聯運加速發展,打開開放新空間。
——口岸提質,平臺聚勢。
口岸能級提升。日前,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成功擴區,成為中部地區首個成功擴區的綜合保稅區;開封、洛陽綜保區封關運營,鄭州獲批全國第四個重要國際郵件樞紐口岸,有效助力區域外向型經濟發展。
平臺功能更強。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多點開花,搶佔電子信息、新能源汽車、低空經濟等産業新賽道;目前,河南自貿試驗區區內企業累計突破15萬家,創新制度有效促進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和樞紐能級躍升。
推進制度創新 做優開放環境
“公司剛進口了一批農産品,用‘通關智選菜單’模式在貨物到達之前完成了申報,非常便捷高效。”鄭州信必達國際供應鏈有限公司外貿負責人説,這次順暢的體驗也讓他對拓展國際市場信心倍增。
圍繞外貿關注度較高的進出口商品申報、納稅、提離等問題,河南首創“通關智選菜單應用”,推出“通關+物流”組合模式,讓“外貿小白”也能輕鬆快捷辦理通關,極大降低了企業的人力和時間成本。
運行兩年,這張“菜單”已拓展至鐵路口岸、航空口岸、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等多種業務場景,累計為679家企業推薦最優通關模式4323次,提升通關效率20%。
今年,該項創新成果入選自貿試驗區第六批“最佳實踐案例”並獲全國推廣,成為河南自貿試驗區堅持創新的又一生動注腳。掛牌八年多來,河南自貿試驗區以制度創新為引領,已累計形成207項創新成果,其中16項在全國推廣,“通關物流組合申報智選模式”“整板貨物空陸聯運新模式”等3項案例入選全國新一批最佳實踐案例。
隨著改革進入“深水期”,制度創新難度加大。今年5月,河南出臺《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創新實施保障辦法》,從頂層設計上保護制度創新熱情。“這也是全國首部關於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工作的省政府規章,體現出河南在擴大高水準開放上的態度、決心和定力。”河南省物流學會會長、鄭州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李玉民説。
開放的氣度,也體現在日益頻繁的人文交流中。位於鄭州市金水區的正弘城內,“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標語在電子屏上格外醒目。“今年來商場購物的外國人明顯增多了,他們對中國電子科技潮品、瓷器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正弘城有關負責人介紹。
隨著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全面落地,遊在河南的“流量”正持續轉化為了解河南的“增量”。今年前9個月,河南省入境外籍旅客同比增長78.9%,國際“朋友圈”不斷擴大。
越開放,越發展;越發展,越自信。站在新的起點,河南正以更廣的視野、更實的舉措積極擁抱世界,向著建設內陸開放新高地大步前行。(記者 王歌)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