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2022年河南經濟工作回顧:堅定信心 穩中求進
2022-12-19 09:35:57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張雨晴責編: 石麗敏

  原標題:堅定信心 穩中求進——2022年河南經濟工作回顧

堅定信心 穩中求進——2022年河南經濟工作回顧

  又到年末歲初,中原大地,各行各業,一邊慎終如始應對疫情防控新形勢,一邊衝刺全年紅。

  在鄭州信大捷安的無塵灌裝車間內,一個個薄如蟬翼的晶片被注入“靈魂”後,將運到海外的汽車工廠,服務全球“智造”;

  在週口鹿邑縣引江濟淮主體工程項目工地上,工人還在加緊實施項目收尾工作,為河南省通江達海開鑿“近道”;

  ……

  2022年以來,受疫情影響,河南省經濟領域乃至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

  河南省委、省政府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帶領全省人民為推動經濟社會穩步發展夯實力、增動力、添活力。

  穩中有進夯實力

  穩中有進始終是主基調。前三季度河南省經濟發展“成績單”可圈可點:初步核算全省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長3.7%,較上半年加快0.6個百分點,高出全國0.7個百分點,增速在經濟體量前六大省份中僅次於山東,居第2位。

  經濟發展的韌性、潛力和底氣,主要來自一、二、三産業協調並進。

  ——看存量,“穩”字貫穿。

  農業豐收。2022年河南省糧食總産量1357.87億斤,位居全國第二,比上年增産49.03億斤,增長3.7%。

  工業增産。隨著“萬人助萬企”活動的深入開展,全省40個工業行業大類中,近七成行業呈現增長趨勢。1月至11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8%,穩住了産業鏈,延伸了價值鏈。

  服務業增效。隨著“一攬子惠企政策”直達快享,我省服務業持續復蘇,兩年平均增長5.7%,特別是信息服務業、物流服務業、科技服務業表現搶眼。

  ——看增量,“進”字添彩。

  2022年以來,河南省以每季一期的頻率,壓茬持續推進“三個一批”項目建設活動。一大批有含金量、含綠量、含新量的大項目落地,為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蓄勢儲能。

  在洛陽,洛陽龍海電子玻璃有限公司各條生産線開足馬力生産,一批此類“風口”項目正禦“風”而行;

  在焦作,300億級的鋰離子電池新材料産業集群已經形成,佔據了鋰電新材料多個細分賽道“C位”,産業轉型升級之路清晰可見。

  為了推動項目早開工、早投産、早達效,河南省大力實施項目推進打分制、定期觀摩制,推進項目建設的“馬達”動力始終強勁;為使項目快落地,河南省大力推行專項債、搶抓政策窗口期,確保項目建設“不差錢”。

  近兩年,“三個一批”項目累計投資數萬億元,一批標杆企業匯集中原,一批新興優勢産業鏈加速形成。

  改革開放增動力

  改革的步子永不停歇,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對內,向改革要活力。

  為了應對經濟下行壓力,河南省委、省政府深謀遠慮,拿出壯士斷腕的決心,讓開發區回歸經濟主戰場。

  焦作市率先向全國發出“招賢令”,為開發區選優配強領導班子的同時,積極探索靈活高效的用人機制。

  滎陽市先進製造業開發區通過加大簡政放權力度,推進項目審批流程再造,“跑一次”為上限,“不用跑”成常態。

  通過改革,河南省開發區“瘦身強體”,經濟發展活力迸發。

  ——對外,用開放尋新機。

  為了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河南省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積極參與全球産業分工。今年前11個月,全省外貿進出口總值7709.3億元,同比增長8%。

  “網上絲路”越織越密。第六屆全球跨境電商大會如期舉辦,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藥品試點在鄭州啟動,河南保稅物流中心園區2022年累計完成E貿易交易額超過200億元。

  “鋼鐵駝隊”更加壯大。2022年4月,河南省推進全省中歐班列統一命名、統一管理,旨在攥指成拳,打造更具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中歐班列國際品牌。

  “空中絲路”做大做強。2022年11月,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論壇在鄭州成功舉辦,為河南與歐洲合作注入了新內涵。

  “海上絲路”無縫銜接。近兩年,河南省大力發展內河航運,漯河港正式開港,信陽淮濱港開航,沙潁河週口—漯河段通航,週口中心港成功加入海河聯運港際聯盟,內陸大省實現了與“海上絲路”的無縫銜接。

  改革與開放如車之兩輪,不斷驅動著河南省經濟發展朝著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前進。

  創新發展激活力

  在平頂山市,河南真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車間內,首個國産新冠口服藥阿茲夫定片在流水線上顆顆入包,將被送往全國各地,守護人民群眾健康。

  因為防疫政策優化調整,抗擊新冠的藥物再次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作為我國首個自主知識産權口服抗新冠藥物,阿茲夫定的研發、生産均在河南。這既是我省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的生動實踐,也是我省創新成果服務全民的新突破。

  創新項目正在落地。2022年,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在鄭州落地了航天智慧製造産業園項目,今後“星辰大海”會有更多河南造;在平頂山,己二晴工業化生産項目正在加緊建設,河南省將打破國外對“己二晴工業化生産”技術的壟斷,掌握尼龍産業鏈的主動權。

  創新成果正在轉化。據了解,省重點産業知識産權運營基金平穩運行,上半年累計完成項目股權投資1.65億元,專利商標“貸”達22.88億元;創新服務活力無限,河南省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調研發現,在疫情影響下,河南省科技服務業仍呈逆勢增長。

  堅定不移走科技創新“華山一條路”,河南省一手抓創新人才,一手抓技能人才。

  “招才引智”工作開展5年來,共為全省招引碩士、博士及副高以上職稱人才9.4萬人。

  大力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河南省舉辦了第一屆職業技能大賽,實現了世界技能大賽金牌“零”的突破,“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號召影響了廣大青年。

  河南省經濟恢復的韌性依然強勁,河南省經濟穩定向好的態勢始終不變。

  2022年經濟工作接近尾聲,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做好經濟工作尤為重要。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帶領下,全省上下一定會提振發展信心,抓住關鍵環節,不斷推動經濟社會實現高品質發展。(河南日報記者 逯彥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