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河南省麥收重心將轉至黃河以北
2023-06-06 08:52:51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張雨晴責編: 石麗敏

  原標題:我省麥收重心將轉至黃河以北(全力以赴戰“三夏”)

河南省麥收重心將轉至黃河以北

6月4日,光山縣北向店鄉何寨村稻禾田農業合作社農民駕駛插秧機在田間插秧,一派忙碌景象。 謝萬柏 攝

  6月5日,焦作市溫縣黃河街道張莊村的一片麥田裏,4台大型收割機正來回穿梭,開足馬力搶收小麥,收穫後的小麥隨即被送到晾曬點晾曬。

  當前全省夏收攻堅戰已進入決戰階段。記者從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截至當日17時,河南省已收穫小麥5278.6萬畝,約佔全省小麥種植面積的61.9%,日投入聯合收割機5.6萬台。其中,信陽、南陽和駐馬店麥收基本結束,週口、平頂山大頭落地,洛陽、漯河、鄭州進度已過半,商丘、開封和許昌已進入集中收穫期。6月5日至7日,全省小麥搶收重心將轉移到黃河以北地區。

  “目前,我們正加大農機精準調度力度,組織引導豫南農機有序向黃河以北地區轉移。同時,做好農機手作業保障服務,堅決打贏與天氣搶跑小麥搶收戰。”河南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承啟介紹,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當前實行挂圖作戰,定目標、定時間、定地塊、定責任,搶收任務具體落實到縣、到鄉、到村、到地塊、到農機手,努力確保豫北地區小麥儘早搶收到手。

  黃河以北尤其是豫北地區小麥搶收為何如此重要?

  5月下旬以來,連陰雨與河南省豫南小麥成熟期高度重合,拖延了豫南麥區的機收進度,此時,豫北地區小麥還處於灌漿後期,受影響並不大。全國小麥第一縣滑縣、打造“中國第一麥”的延津縣都位於豫北地區,確保2023年夏糧産量穩定,豫北是重中之重。

  豫北地區不僅是河南糧食主産區,還承擔了小麥良種繁育的任務。河南省種子田60%以上分佈在黃河以北的焦作、新鄉、安陽、鶴壁和濮陽5市,保障用種安全,豫北同樣是重中之重。

  “保不住今年的種子,明年夏糧生産就沒有基礎和保障。”王承啟説,對種子田,要優先收割、優先烘乾、優先收儲,全力以赴優先保種子。要全力抓好豫北5市小麥備案繁種田收儲,其他地區也要千方百計克服困難,抓緊做好搶收工作,確保全面完成2023年小麥種子搶收與收儲任務。

  夏收連著夏種,這場連陰雨拖延了麥收進度,給搶墑夏種創造了條件。截至6月5日,全省夏播面積2929萬畝,佔秋作物播種面積的33%。糧食作物已播2322萬畝,其中玉米1902萬畝、水稻310萬畝、大豆42萬畝;花生已播468萬畝;瓜菜已播118萬畝。信陽、南陽夏播已過半。(河南日報記者 劉曉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