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鄉製造業“綠”中求效益(新時代 新征程 新偉業)
新型工業化,是綠色的工業化。“雙碳”目標下,製造業企業如何從“綠”中找效益,提升競爭力、挖掘新潛力?
7月20日,新鄉經開區,草木掩映之中,一處人工池塘裏群鴨嬉戲,金魚擺尾,好一幅動人的生態景象。這裡不是公園,而是國家級綠色工廠示範企業——新鄉化纖的企業廠區,池水是經企業處理之後排出的“廢水”。
“這些金魚和鴨子就是我們最好的‘監督員’,更是我們的‘宣傳大使’!”新鄉化纖負責人驕傲地説,正是企業的清潔排放,才會有這樣魚鴨戲水的風景!
在大眾印象裏,化纖行業是能耗大戶、排污大戶。然而,借助於設備更新、工藝創新,新鄉化纖企業形象煥然一新。
公司獨創的生物法處理廢氣技術,使得主要排放物硫化氫處理率達95%以上,二硫化碳處理率達85%以上;利用新區廠房屋面打造光伏發電項目,年均發電量803.3萬千瓦時,每年節約標準煤987.254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4500多噸;行業首創的酸性廢水回收技術,可實現日回收利用水量8500噸以上,每年減少排污547萬噸,同時減少新鮮水採水量419萬噸,該項技術在2022年被確定為“河南省工業綠色低碳轉型優秀解決方案”。
近年來,我國推動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新鄉企業的實踐證明,實現綠色化發展的關鍵在於創新。
在衛華集團車間內,涂裝六班副班長楊彥鋼早早來到全自動智慧化涂裝車間,按下啟動開關後,涂裝線整體送風、抽風裝置及廢氣處理設施聯動啟動,開始對一批新中式起重機梁盒進行涂裝。
該涂裝線實現了對廢漆霧捕捉率達95%以上、廢氣處理效率達98%以上,衛華集團也是國內第一個將大型設備在室內實行智慧化除銹、涂裝作業的企業。
作為一家裝備製造業企業,衛華集團不僅注重生産過程的綠色化,更是將綠色理念延伸到産品之中,推動産業鏈下游企業同樣重視節能減排。
由衛華集團自主研發設計的“新中式起重機”,在性能指標高於或與國際標準持平的前提下,相比傳統的起重機,“新中式起重機”實現了自重減輕25%、高度降低30%、綜合能耗降低20%,但整體價格遠低於國際水準,同時新産品還可以有效降低廠房高度、造價,大大提高了中國起重産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一些企業圍繞“節能”下功夫,還有一些企業則另辟蹊徑、變廢為寶。
位於輝縣市的孟電集團每年發電産生的二氧化碳有100多萬噸,而如今,過去的“廢氣”都變成了養料,成了蔬菜大棚裏的“營養品”。
“別看我們的蔬菜工廠只有50畝,它的年固碳足足有1400噸,再加上綜合節碳,年節碳固碳量可達2萬噸,相當於3萬畝森林每年的固碳能力!”水木九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曉慶説道。
孟電集團與該公司合作,聯手打造“碳中和蔬菜工廠”,通過成套的智慧化系統對過去各類排放物高效利用,實現工廠內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條件的精準控制,極大減少了廢氣排放,而由於番茄可以適應高濃度二氧化碳的特點,蔬菜工廠內的番茄有效産量達到了大田生産的30至50倍以上!
此外,河南心連心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將工業副産品“吃幹榨凈”;新鄉市首創環境能源有限公司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吃”的是五顏六色的垃圾,“吐”出的卻是源源不斷的能源……
企業的探索和實踐離不開新鄉市全方位為企業綠色化改造提供政策、技術支撐。近年來,新鄉市深入推進綠色製造體系創建工作,2022年、2023年分別培育創建綠色製造名單企業(園區)18家、15家,培育數量均居全省第2位。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創建綠色園區4家、綠色工廠45家,數量均居全省第2位。
新鄉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宋光旭説,下一步,新鄉將繼續聚焦工業領域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推動綠色工廠、綠色園區、綠色供應鏈建設;加大節能工藝技術推廣應用,推動工業企業用能清潔化、生産綠色化、排放低碳化,助推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加快製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和高品質發展。(河南日報記者 趙振傑 河南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袁楠 任娜 王永樂)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