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蟬鳴入耳 天鵝常棲 流水潺潺 風景如畫——美麗河南 群眾有“感”
2023-08-16 09:07:23來源: 河南日報編輯: 張雨晴責編: 石麗敏

蟬鳴入耳 天鵝常棲 流水潺潺 風景如畫 美麗河南 群眾有“感”

蟬鳴入耳 天鵝常棲 流水潺潺 風景如畫 美麗河南 群眾有“感”

近年來,南陽市綜合治理中心城區水系建設初見成效,穿城而過的白河“顏值”不斷提升,呈現出一幅幅水清、岸綠、河美的生態畫卷(8月15日攝)。高嵩 攝

  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個全國生態日到來之際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全社會行動起來,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範踐行者,身體力行、久久為功,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8月15日,首個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在浙江省湖州市舉行。當天下午,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召開媒體座談會,通報了河南省生態環境保護最新“成績單”。

  “近年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導下,全省各級各部門強化責任擔當、勇於攻堅克難,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攜手共治,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河南實踐,推動全省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不斷提升。”河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趙傑説。

  環境改善綠色發展

  “最近兩年,夏天蟬鳴聲聲入耳,讓人感覺回到了小時候。”信陽市民劉潔瓊説,如今空氣品質比以前好多了,切切實實感受到了生態環境的改善。

  “經過全省上下數年攻堅,環境空氣品質明顯改善,2022年PM2.5、PM10平均濃度分別比2014年下降42.7%、41.9%,優良天數比2014年增加59天。”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副處長李江説。

  這背後,是河南省始終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的總抓手,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推動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向好,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發展。

  一組數據印證了河南省綠色發展成效明顯:淘汰落後煤電機組近600萬千瓦,推動城市建成區158家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推廣新能源汽車86萬輛,完成“雙替代”548萬戶。河南省在全國率先完成燃煤電廠超低排放改造,大幅降低了工業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

  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

  隨著黃河流域環境品質持續改善和生態系統功能不斷增強,每年到三門峽棲息越冬的白天鵝達1.5萬隻。

  作為全國第一個朱鹮遷地保護地,董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無論是朱鹮人工繁殖還是野外種群重建都取得巨大成果,是重要的珍稀物種資源儲存庫和鳥類棲息繁衍的生態樂園。

  “我省將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納入《河南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經濟發展規劃》,目前正在制定河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河南省生態環境廳自然生態保護處處長黨鑫説。

  最新數據顯示,河南省共建立5類345處自然保護地,全省75%的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和80%的典型生態系統被納入自然保護區保護範圍。如今,豫東青頭潛鴨繁衍、豫西大天鵝成景、豫南朱鹮安家、豫北金錢豹常現、豫中大鴇過冬成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代表。

  美麗河南邁出新步伐

  路旁潺潺流水,房屋白墻灰瓦、院落乾淨整潔,坑塘水面波光粼粼,濱河步道風景如畫……週口市淮陽區鄭集鄉孟莊村昔日的“納污坑”變身為“景觀塘”“經濟塘”。

  集中式處理、分散式處理、資源化利用、生態化處理……淮陽區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七種路徑,先後入選全國《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示範案例》和全省《美麗河南實踐典型案例》。

  “全省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從2018年的17.9%提升至2022年的36.6%,今年年底要達到39%,農村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已覆蓋全省所有行政村。”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土壤生態環境處處長劉書強説。

  截至目前,全省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16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6個、省級生態縣45個,美麗河南建設邁出了堅實步伐。

  趙傑表示,將以全國生態日為契機,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增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河南。(河南日報記者 譚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