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原創   |   Hello,河南   |   直觀中國  |   熱點專題    |   文旅   |   金融   |   國際播報   |   豫見國際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丨蘭考的“泡桐之歌”
2023-10-11 09:29:58來源:新華網編輯:萬慶麗責編:石麗敏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丨蘭考的“泡桐之歌”

在河南焦裕祿幹部學院對面

一棵參天大樹筆直挺立,華蓋遮蔭

這是1963年

焦裕祿親手栽下的泡桐樹

被蘭考人民親切地稱為“焦桐”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丨蘭考的“泡桐之歌”

在河南蘭考縣焦裕祿幹部學院門口,遊客從“焦桐”下走過(2017年8月9日攝)。新華社記者 馮大鵬 攝

地處九曲黃河最後一道彎的蘭考

曾經是個窮窩

黃河在這裡改道北流

留下一眼看不到頭的黃沙

20世紀60年代

飽受風沙、內澇、鹽鹼

“三害”困擾的蘭考

糧食産量下降到歷年最低水準

縣城火車站裏擠滿了外出逃荒的災民……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丨蘭考的“泡桐之歌”

河南蘭考一村莊的房屋被風沙掩埋(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在蘭考工作期間

焦裕祿帶領蘭考人民與“三害”抗爭

在蘭考貧瘠的土地上

種下成活率高、生長快的泡桐幼苗

也播撒下了“千頃澄碧”的希望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丨蘭考的“泡桐之歌”

焦裕祿在泡桐前的留影(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斯人已逝,“焦桐”長青

歷經半個多世紀

如今的“焦桐”挺拔偉岸,亭亭如蓋

漫漫黃沙化為萬畝良田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丨蘭考的“泡桐之歌”

生長在黃河河畔的泡桐

木質疏鬆、不易變形

是製作民族樂器的好材料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丨蘭考的“泡桐之歌”

20世紀80年代起

蘭考縣堌陽鎮徐場村村民就地取材

逐漸開始用泡桐學做樂器、開樂坊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丨蘭考的“泡桐之歌”

一棵棵防風固沙的泡桐樹

變成了當地人民的巨大財富

走進徐場村

入眼便是醒目的村標——

一把磚瓦砌成的巨型琵琶

快遞員正在將包裹裝車

一件件打包好的樂器即將送往全國各地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丨蘭考的“泡桐之歌”

村裏處處挂著售賣古箏、古琴的招牌

街道設計融入了民族樂器元素

沿街的宅院裏不時傳出琴瑟之聲

徐場村105戶村民裏

90余戶從事民族樂器加工製作

全村年産古箏、琵琶、古琴等樂器

超過10萬台(把)

村裏形成了

原材料加工、産品及配件製作、包裝為一體的産業鏈

曾經的國家級貧困村

已成為遠近聞名的樂器村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丨蘭考的“泡桐之歌”

在“善斫琴社”

90後制琴師徐冰

整衣焚香,手撫琴弦

為客人演奏了一曲《流水》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丨蘭考的“泡桐之歌”

今年,他已經做了幾百張古琴

一提到古琴,徐冰就打開了話匣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丨蘭考的“泡桐之歌”

“琴長三尺六寸五分,象徵一年365天;

肩寬六寸,謂之六合;

尾寬四寸,謂之四時。”

徐冰向客人介紹製作古琴所講究的“門道”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丨蘭考的“泡桐之歌”

隨後,他打開相機和電腦

通過網絡平臺直播古琴演奏

時不時在評論區和網友互動

徐冰説,通過直播能認識新客戶

他的琴最高可以賣到18萬元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丨蘭考的“泡桐之歌”

2022年,蘭考被評為“中國民族樂器之鄉”

全縣民族樂器産業産值達30億元

數萬人吃上“樂器飯”

當地圍繞“把強縣和富民統一起來”

積極利用泡桐種植資源

做強民族樂器産業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丨蘭考的“泡桐之歌”

目前,蘭考縣已建成民族樂器産業園

擁有民族樂器企業200多家

以泡桐為原材料的樂器産品暢銷海內外

民族樂器逐漸成為

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致富引擎”

助力蘭考鄉村振興走上新臺階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丨蘭考的“泡桐之歌”

一棵樹

承載了一種精神

深深紮根在幾代蘭考人心裏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丨蘭考的“泡桐之歌”

自1971年起,河南蘭考農民魏善民照顧了“焦桐”足足50年(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泡桐無聲,琴韻繞梁

久久回蕩著的是

黃河治理的生態之歌

樂器産銷的致富之歌

人民生活的幸福之歌

新時代中國調研行·黃河篇丨蘭考的“泡桐之歌”

監製:賴向東 唐衛彬

策劃:鄭衛 蘭紅光 林嵬

統籌:王聖志 王毓國 費茂華 邢廣利 張興軍 李安

記者:邢廣利 李嘉南

視頻剪輯:李嘉南

編輯:徐金泉 蔡湘鑫 尹棟遜 李夢馨 王靜頤

圖片編輯:劉欣 鮑菲菲 施思思 王諾

美編:穆問春 王靜頤

新華社攝影部 河南分社製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